《孙子兵法》教程 978711538609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本书显著特点
一是把孙子十三篇的内容从宏观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进行了介绍,既能从整体上把握《孙子兵法》结构,又能从具体的角度了解其精华思想。
二是把舍事取义的抽象概括的理论用大量的战例、故事、生活实践具体化。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 、“武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

作者简介

武警工程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室主任陈合理
多次组织学员参加陕西省高校数学竞赛和全国数学建模比赛,均获优异成绩。
和全室人员刻苦攻关,设计制作出两个多媒体网络课件,分获全国大赛一等奖和全军教学成果评比二等奖。

目录

目录

《孙子兵法》概述 1
一、《孙子兵法》的作者 1
二、《孙子兵法》形成的时代背景 8
三、《孙子兵法》内容特色 11
四、《孙子兵法》学术地位 16
第一章计篇 19
第一节 题解 19
第二节 原文与释义 19
一、原文 19
二、注释 20
三、译文 21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23
一、“兵者,国之大事”的重战、慎战思想 23
二、以“五事”“七计”为核心的庙算思想 23
三、以“选将”“造势”“运用诡道”为主的战争制胜思想 27
第二章作战篇 35
第一节 题解 35
第二节 原文与释义 35
一、原文 35
二、注释 36
三、译文 38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39
一、“举兵十万,日费千金”的战争经济观 39
二、“胜敌而益强”的以战养战思想 44
三、“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思想 45
第三章谋攻篇 48
第一节 题解 48
第二节 原文与释义 49
一、原文 49
二、注释 50
三、译文 51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52
一、以全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53
二、伐谋伐交,多种手段并用的全胜原则 56
三、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规律 60
第四章形篇 67
第一节 题解 67
第二节 原文与释义 67
一、原文 67
二、注释 68
三、译文 69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71
一、“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能动的制胜思想 71
二、“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原则 75
第五章势篇 86
第一节 题解 86
第二节 原文与释义 87
一、原文 87
二、注释 88
三、译文 89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91
一、军队作战力量的有效发挥必须掌握四个关键环节 91
二、“以正合,以奇胜”灵活制胜思想 95
三、要善于择人而任势 98
第六章虚实篇 102
第一节 题解 102
第二节 原文与释义 103
一、原文 103
二、注释 104
三、译文 106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108
一、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109
二、避实击虚,以实击虚的原则 111
三、兵无常势,因敌致胜 115
第七章军争篇 117
第一节题解 117
第二节 原文与释义 117
一、原文 117
二、注释 118
三、译文 119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122
一、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122
二、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126
三、军争的原则 126
第八章九变篇 131
第一节 题解 131
第二节 原文与释义 131
一、原文 131
二、注释 132
三、译文 133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134
一、通九变之利,知九变之术 134
二、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135
三、有备无患 136
四、忌之五危 136
第九章行军篇 139
第一节 题解 139
第二节原文与释义 139
一、原文 139
二、注释 141
三、译文 143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146
一、各种地形条件下的军队行动原则和方法 146
二、正确相敌的方法 146
三、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思想 147
第十章地形篇 150
第一节 题解 150
第二节 原文及释义 150
一、原文 151
二、注释 152
三、译文 153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155
一、地形有六,将之至任,不可不察 155
二、兵有六败,将之过也 159
三、为将之道,在于料敌制胜,知彼知己,知天知地 161
第十一篇九地篇 164
第一节 题解 164
第二节 原文及释义 164
一、原文 164
二、注释 167
三、译文 171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174
一、用兵之法,有九地之变 175
二、兵之情主速,攻其所不戒 179
三、利用人情之理,激励士气 181
第十二篇火攻篇 184
第一节 题解 184
第二节 原文及释义 184
一、原文 184
二、注释 185
三、译文 185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187
一、火攻之术 187
二、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 190
第十三篇用间篇 192
第一节 题解 192
第二节 原文及释义 192
一、原文 192
二、注释 193
三、译文 194
第三节 主要思想观点及启示 196
一、动而胜人,在于先知 197
二、用间不惜爵禄百金 198
三、用间有五,知者必成大功 199
ISBN978711538609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乔荣国陈合理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