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必读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文选(22篇)
《论语》十五则
鱼我所欲也
劝学
庖丁解牛
运斤成风
邵公谏厉王弭谤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过秦论
出师表
陈情表
桃花源记
三峡
种树郭橐驼传
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记承天寺夜游
兰亭集序
滕王阁序
送东阳马生序
马说
爱莲说
项脊轩志
阿房官赋
陋室铭
诗词散曲(72首)
古诗
关雎
蒹葭
离骚(节选)
观沧海
涉江采芙蓉
白马篇
陌上桑
归园田居
饮酒
敕勒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游子吟
五言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春望
七言律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无题
游山西村
过零丁洋
五言绝句
登幽州台歌
登鹳雀楼
逢雪宿美蓉山主人
江雪
悯农
寻隐者不遇
塞下曲
乐游原
七言绝句
咏柳
回乡偶书
凉州词
出塞
芙蓉楼送辛渐
送元二使安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使至塞上
别董大
望庐山瀑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望天门山
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寻花
枫桥夜泊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乌衣巷
泊秦淮
山行
竹枝词
清明
夜雨寄北
泊船瓜洲
饮湖上初晴后雨
惠崇《春江晚景》
题西林壁
示儿
游园不值
石灰吟
己亥杂诗
词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忆江南(江南好)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雨霖铃(寒蝉凄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声声慢(寻寻觅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散曲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作品及作家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名句选
中国古代汉语常识简介
文摘
劝学 《荀子》 君子(1)曰: 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4),以为轮(5),其曲中规(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7)。故木受绳则直(8),金就砺则利(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1)。吾尝终日而思矣(1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3);吾尝而望矣(1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16),而闻者彰(17)。假舆马者(18),非利足也(19),而致千里(20);假舟楫者(21),非能水也(22),而绝江河(23)。君子生非异也(24),善假于物也(2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7)。故不积跬步(28),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29),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3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3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4)。 【注释】(1)君子: 指有道德有知识的人。(2)学不可以已: 求学不可以让它停止,即学习是无止境的。已: 停止。(3)青: 靛(diàn)青,一种染料。取: 提取。前一个“青”字是名词,后一个“青”字是形容词。于: 前一个“于”字当“从”讲,后一个“于”字表差比(即此胜于彼),相当于“比……还(更)……”。蓝: 蓝草,也叫蓼(liǎo)蓝,叶子可制染料。(4)中(zhòng)绳: 合乎墨线取直的要求。中: 符合。绳: 木工取直用的墨线。(5)輮(róu)以为轮: 把它弯曲成车轮。輮: 使直的东西弯曲。为: 成为。(6)其曲中规: 它弯曲的程度符合圆规取圆的要求。规: 圆规。(7)有(yòu): 通“又”,再。槁(gǎo): 枯干。暴(pù): 晒。挺: 直。然: 这样。(8)受绳: 用墨线量过。(9)金: 金属,这里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就: 靠近,这里指磨。砺(lì): 磨刀石。利: 锋利。(10)博学而日参(cān)省(xǐng)乎己: 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再三地对照检查自己。参: 再三,多次。省: 反省,检查。乎: 于。(11)知(zhì): 通“智”。知明: 明白道理的意思。(12)吾尝终日而思: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思考。尝: 曾经。(13)须臾: 片刻。(14)跂(qì)而望: 踮起脚尖来望。(15)见者远: 距离很远的人都能看见。(16)加疾: 加强。疾: 这里指声音激扬,宏大。(17)彰: 清楚明白。(18)假(jià): 凭借,利用。舆: 车。(19)利足: 脚走得快。利,快速。足,脚。(20)致: 达到。(21)舟: 船。楫: 桨。(22)能水: 会游泳。水,用在动词“能”后,活用为动词。(23)绝: 横渡。(24)生(xìng): 通“性”,指人的禀性、能力。(25)善假于物: 善于利用外物,这里指善于学习。(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土成为高山,(能使气候变化)风雨就会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这深潭里生长。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认识。焉: 于之,在这里。(27)神明: 精神和智慧。圣心: 圣人的思想。备: 具备。(28)跬(kuǐ)步: 半步。古人以跨出一脚为跬,再跨出一脚为步。(29)骐骥(jì): 骏马。(30)驽(nú)马: 劣马。十驾: 马拉着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功: 成功,效果。不舍: 不止。(31)锲(qiè): 用力刻。舍: 停止。(32)镂(lòu): 雕刻。(33)跪: 足。螯(áo): 第一对足,形如钳。(34)鳝: 黄鳝。躁: 浮躁不安。 0中国古代文学必读书文选(22篇)0【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但没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评析】《劝学》是一篇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议论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文章理性很强,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阐述观点的方法丰富而多变,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作者简介】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另外,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必读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文选(22篇)
《论语》十五则
鱼我所欲也
劝学
庖丁解牛
运斤成风
邵公谏厉王弭谤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过秦论
出师表
陈情表
桃花源记
三峡
种树郭橐驼传
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记承天寺夜游
兰亭集序
滕王阁序
送东阳马生序
马说
爱莲说
项脊轩志
阿房官赋
陋室铭
诗词散曲(72首)
古诗
关雎
蒹葭
离骚(节选)
观沧海
涉江采芙蓉
白马篇
陌上桑
归园田居
饮酒
敕勒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游子吟
五言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春望
七言律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无题
游山西村
过零丁洋
五言绝句
登幽州台歌
登鹳雀楼
逢雪宿美蓉山主人
江雪
悯农
寻隐者不遇
塞下曲
乐游原
七言绝句
咏柳
回乡偶书
凉州词
出塞
芙蓉楼送辛渐
送元二使安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使至塞上
别董大
望庐山瀑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望天门山
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寻花
枫桥夜泊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乌衣巷
泊秦淮
山行
竹枝词
清明
夜雨寄北
泊船瓜洲
饮湖上初晴后雨
惠崇《春江晚景》
题西林壁
示儿
游园不值
石灰吟
己亥杂诗
词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忆江南(江南好)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雨霖铃(寒蝉凄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声声慢(寻寻觅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散曲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作品及作家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名句选
中国古代汉语常识简介
文摘
劝学 《荀子》 君子(1)曰: 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4),以为轮(5),其曲中规(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7)。故木受绳则直(8),金就砺则利(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1)。吾尝终日而思矣(1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3);吾尝而望矣(1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16),而闻者彰(17)。假舆马者(18),非利足也(19),而致千里(20);假舟楫者(21),非能水也(22),而绝江河(23)。君子生非异也(24),善假于物也(2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7)。故不积跬步(28),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29),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3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3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4)。 【注释】(1)君子: 指有道德有知识的人。(2)学不可以已: 求学不可以让它停止,即学习是无止境的。已: 停止。(3)青: 靛(diàn)青,一种染料。取: 提取。前一个“青”字是名词,后一个“青”字是形容词。于: 前一个“于”字当“从”讲,后一个“于”字表差比(即此胜于彼),相当于“比……还(更)……”。蓝: 蓝草,也叫蓼(liǎo)蓝,叶子可制染料。(4)中(zhòng)绳: 合乎墨线取直的要求。中: 符合。绳: 木工取直用的墨线。(5)輮(róu)以为轮: 把它弯曲成车轮。輮: 使直的东西弯曲。为: 成为。(6)其曲中规: 它弯曲的程度符合圆规取圆的要求。规: 圆规。(7)有(yòu): 通“又”,再。槁(gǎo): 枯干。暴(pù): 晒。挺: 直。然: 这样。(8)受绳: 用墨线量过。(9)金: 金属,这里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就: 靠近,这里指磨。砺(lì): 磨刀石。利: 锋利。(10)博学而日参(cān)省(xǐng)乎己: 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再三地对照检查自己。参: 再三,多次。省: 反省,检查。乎: 于。(11)知(zhì): 通“智”。知明: 明白道理的意思。(12)吾尝终日而思: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思考。尝: 曾经。(13)须臾: 片刻。(14)跂(qì)而望: 踮起脚尖来望。(15)见者远: 距离很远的人都能看见。(16)加疾: 加强。疾: 这里指声音激扬,宏大。(17)彰: 清楚明白。(18)假(jià): 凭借,利用。舆: 车。(19)利足: 脚走得快。利,快速。足,脚。(20)致: 达到。(21)舟: 船。楫: 桨。(22)能水: 会游泳。水,用在动词“能”后,活用为动词。(23)绝: 横渡。(24)生(xìng): 通“性”,指人的禀性、能力。(25)善假于物: 善于利用外物,这里指善于学习。(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土成为高山,(能使气候变化)风雨就会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这深潭里生长。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认识。焉: 于之,在这里。(27)神明: 精神和智慧。圣心: 圣人的思想。备: 具备。(28)跬(kuǐ)步: 半步。古人以跨出一脚为跬,再跨出一脚为步。(29)骐骥(jì): 骏马。(30)驽(nú)马: 劣马。十驾: 马拉着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功: 成功,效果。不舍: 不止。(31)锲(qiè): 用力刻。舍: 停止。(32)镂(lòu): 雕刻。(33)跪: 足。螯(áo): 第一对足,形如钳。(34)鳝: 黄鳝。躁: 浮躁不安。 0中国古代文学必读书文选(22篇)0【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但没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评析】《劝学》是一篇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议论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文章理性很强,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阐述观点的方法丰富而多变,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作者简介】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另外,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ISBN | 9787302417316,7302417318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张美兰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