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河流分类及功能管理》适合从事河流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科技管理人员及地理科学、水文水资源、水利、水生态等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也适合对河流科学感兴趣的大众读者参阅。
作者简介
赵银军,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软件设计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助理,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科学出版社出版顾问。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河流分类、河流功能等。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教改项目及其他项目若干,参与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部。
目录
前言
1绪论
1.1河流及其特征
1.1.1河流物理特征
1.1.2河流化学特征
1.2我国河流现状
1.2.1基本概况
1.2.2开发利用
1.2.3存在的问题
1.3河流管理发展历程
1.3.1 国外河流管理发展历程
1.3.2国内河流管理发展历程
1.3.3河流健康理念的提出
1.3.4河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4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2.1河流地貌研究
2.2河流分类研究
2.3河流功能研究
2.4研究建议
3河流系统及其结构
3.1河流系统概念模型
3.2河流系统结构
3.2.1河流物理结构
3.2.2河流生态结构
3.3河流系统特征
3.3.1河流系统学特征
3.3.2河流系统伦理学特征
4基于结构特征河流分类方法
4.1分类、分区及原则
4.2河流尺度
4.3河流分类流程
4.4河流分类指标
4.5河流分类程序
4.6河流分类步骤
4.7分类结果
4.8分类方法特点
5河流功能理论分析
5.1河流功能认知
5.1.1河流结构决定河流功能
5.1.2通过“流”实现河流功能
5.1.3通过对需求的满足表现河流功能
5.2河流功能分类
5.2.1河流自然功能
5.2.2河流生态功能
5.2.3河流社会功能
5.3河流功能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比
5.4河流功能的影响因素
5.5河流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6河流功能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5.7河流功能特征
5.8河流功能表征与评估
5.8.1河流功能分类表征
5.8,2河流功能评估
6河流类型功能辨析
6.1河流类型与功能的关系
6.2河流类型的功能影响因素
6.3常见河流类型的功能潜力
7河流类型功能管理技术框架构建
7.1河流管理理念原则
7.2技术框架构建思路
7.3河流功能管理过程
7.4技术框架的构建
7.4.1定位管理策略
7.4.2设计管理活动
7.5技术框架的特点
8实例研究
8.1永定河河流分类
8.1.1区域背景调查
8.1.2识别结构断点
8.1.3河流分类
8.2永定河功能状况分析与评价
8.3基于河流类型功能的永定河管理对策
8.4本章小结
9结论与展望
9.1结论
9.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限制中蜿蜒粗粒河床河流功能潜力与限制低蜿蜒粗粒河床河流相似,只是此类型河流形态比较弯曲,发育有深槽、浅滩、急流、河漫滩等地貌单元,栖息地类型比较多样,河流栖息地功能潜力相对较高。
限制弯曲粗粒河床河流,常发育于高山/V形河谷,河道受河谷和基岩限制,纵向和横向行为能力弱,河道过水面积小,且不利于排洪,使得河流地貌、水文、行洪功能潜力较弱;河道弯曲,边滩、深槽、浅滩发育,河流物理栖息地类型多样,栖息地功能潜力较强;河流水位落差较大,水力发电潜力较大而航运潜力较小。
部分限制低蜿蜒粗粒河床河流,常位于丘陵地带,U形河谷,河床底质以漂石、鹅卵石、砂砾为主,河漫滩发育,河道部分受河谷限制,与限制型河谷背景河流相比,过水断面增加,侧向连通性、泥沙来源及冲刷能力都有所提升,使得其水文、地貌、行洪等功能潜力稍高;河道河漫滩、深槽、浅滩、纵向坝、沙坝、急水、长条形沙坝等发育,常见水生植物且河漫滩等植被覆盖高,为河流生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环境,河流水生生物丰富,使得河流栖息地、水产品生产功能潜力相对较高。
部分限制低蜿蜒细粒河床河流,河床底质以粉砂,黏粒为主,也常位于丘陵地带,U形河谷,功能潜力与部分限制低蜿蜓粗粒河床河流相似。
部分限制中高蜿蜒粗粒河床河流,常位于丘陵地带,U形河谷,河床底质以鹅卵石、砂砾为主,河漫滩大面积发育,过水通道增加,使得河流行洪功能潜力较高;陆域来沙量增加,河道在河谷限制下做横向运动,深槽、浅滩、凸岸边滩、长条形沙坝等发育,河漫滩植被覆盖率高,大量陆域有机质等进入河道,使得河流地貌、栖息地、廊道等功能潜力较高。河流形态自然,植被覆盖高,但娱乐开发需求不足,故景观娱乐功能潜力一般。
《河流分类及功能管理》适合从事河流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科技管理人员及地理科学、水文水资源、水利、水生态等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也适合对河流科学感兴趣的大众读者参阅。
作者简介
赵银军,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软件设计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助理,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科学出版社出版顾问。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河流分类、河流功能等。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教改项目及其他项目若干,参与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部。
目录
前言
1绪论
1.1河流及其特征
1.1.1河流物理特征
1.1.2河流化学特征
1.2我国河流现状
1.2.1基本概况
1.2.2开发利用
1.2.3存在的问题
1.3河流管理发展历程
1.3.1 国外河流管理发展历程
1.3.2国内河流管理发展历程
1.3.3河流健康理念的提出
1.3.4河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4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2.1河流地貌研究
2.2河流分类研究
2.3河流功能研究
2.4研究建议
3河流系统及其结构
3.1河流系统概念模型
3.2河流系统结构
3.2.1河流物理结构
3.2.2河流生态结构
3.3河流系统特征
3.3.1河流系统学特征
3.3.2河流系统伦理学特征
4基于结构特征河流分类方法
4.1分类、分区及原则
4.2河流尺度
4.3河流分类流程
4.4河流分类指标
4.5河流分类程序
4.6河流分类步骤
4.7分类结果
4.8分类方法特点
5河流功能理论分析
5.1河流功能认知
5.1.1河流结构决定河流功能
5.1.2通过“流”实现河流功能
5.1.3通过对需求的满足表现河流功能
5.2河流功能分类
5.2.1河流自然功能
5.2.2河流生态功能
5.2.3河流社会功能
5.3河流功能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比
5.4河流功能的影响因素
5.5河流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6河流功能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5.7河流功能特征
5.8河流功能表征与评估
5.8.1河流功能分类表征
5.8,2河流功能评估
6河流类型功能辨析
6.1河流类型与功能的关系
6.2河流类型的功能影响因素
6.3常见河流类型的功能潜力
7河流类型功能管理技术框架构建
7.1河流管理理念原则
7.2技术框架构建思路
7.3河流功能管理过程
7.4技术框架的构建
7.4.1定位管理策略
7.4.2设计管理活动
7.5技术框架的特点
8实例研究
8.1永定河河流分类
8.1.1区域背景调查
8.1.2识别结构断点
8.1.3河流分类
8.2永定河功能状况分析与评价
8.3基于河流类型功能的永定河管理对策
8.4本章小结
9结论与展望
9.1结论
9.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限制中蜿蜒粗粒河床河流功能潜力与限制低蜿蜒粗粒河床河流相似,只是此类型河流形态比较弯曲,发育有深槽、浅滩、急流、河漫滩等地貌单元,栖息地类型比较多样,河流栖息地功能潜力相对较高。
限制弯曲粗粒河床河流,常发育于高山/V形河谷,河道受河谷和基岩限制,纵向和横向行为能力弱,河道过水面积小,且不利于排洪,使得河流地貌、水文、行洪功能潜力较弱;河道弯曲,边滩、深槽、浅滩发育,河流物理栖息地类型多样,栖息地功能潜力较强;河流水位落差较大,水力发电潜力较大而航运潜力较小。
部分限制低蜿蜒粗粒河床河流,常位于丘陵地带,U形河谷,河床底质以漂石、鹅卵石、砂砾为主,河漫滩发育,河道部分受河谷限制,与限制型河谷背景河流相比,过水断面增加,侧向连通性、泥沙来源及冲刷能力都有所提升,使得其水文、地貌、行洪等功能潜力稍高;河道河漫滩、深槽、浅滩、纵向坝、沙坝、急水、长条形沙坝等发育,常见水生植物且河漫滩等植被覆盖高,为河流生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环境,河流水生生物丰富,使得河流栖息地、水产品生产功能潜力相对较高。
部分限制低蜿蜒细粒河床河流,河床底质以粉砂,黏粒为主,也常位于丘陵地带,U形河谷,功能潜力与部分限制低蜿蜓粗粒河床河流相似。
部分限制中高蜿蜒粗粒河床河流,常位于丘陵地带,U形河谷,河床底质以鹅卵石、砂砾为主,河漫滩大面积发育,过水通道增加,使得河流行洪功能潜力较高;陆域来沙量增加,河道在河谷限制下做横向运动,深槽、浅滩、凸岸边滩、长条形沙坝等发育,河漫滩植被覆盖率高,大量陆域有机质等进入河道,使得河流地貌、栖息地、廊道等功能潜力较高。河流形态自然,植被覆盖高,但娱乐开发需求不足,故景观娱乐功能潜力一般。
ISBN | 9787030502575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赵银军 |
尺寸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