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研究 978710921115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研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2.3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1.3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3.3研究思路
1.4创新点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农业机械
2.1.2农业机械化经营
2.1.3模式
2.1.4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
2.2理论基础
2.2.1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2.2.2交易费用理论
2.2.3制度变迁理论
2.2.4产权理论
3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3.1兵团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3.2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3.3兵团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评价
3.3.1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2评价指标计算和标准确定
3.3.3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3.3.4评价结果
4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变迁
4.1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变迁的历程
4.1.1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分析(1954—1982年)
4.1.2家庭承包时期的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19831996年)
4.1.3农机产权改革后的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1997年至今)
4.2兵团三个时期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比较
4.2.1农机所有权与投资主体的比较
4.2.2农机管理的比较
4.2.3农业机械化经营收益分配的比较
4.3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变迁的经济学解释
4.3.1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变迁的诱因
4.3.2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变迁的方式
4.3.3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变迁的实质
5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现状与效率分析
5.1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分类
5.2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现状
5.2.1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现状
5.2.2农机户模式的现状
5.2.3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现状
5.3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效率分析
5.3.1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总体效率分析
5.3.2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与自购自用模式的效率分析
5.3.3兵团农机户模式与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效率分析
6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6.1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与兵团体制特殊性
6.2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6.2.1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缺陷
6.2.2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缺陷的制度成因
6.3农机户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6.3.1农机户模式的缺陷
6.3.2农机户模式缺陷的制度成因
6.4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6.4.1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缺陷
6.4.2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缺陷的制度成因
7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经验借鉴
7.1美国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
7.1.1美国的农业
7.1.2美国的农业机械化
7.1.3美国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具体模式
7.2法国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
7.2.1法国的农业
7.2.2法国的农业机械化
7.2.3法国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具体模式
7.3日本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
7.3.1日本的农业
7.3.2日本的农业机械化
7.3.3日本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具体模式
7.4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
7.5启示
……
8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9兵团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产权最主要的功能是激励与约束,正如菲吕博顿与配杰威齐所说:“一个不难接受的基本思想是,产权会影响激励与行为。”国营农机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将国有农机承包给机组进行经营,机组拥有了该农机的经营权,这个机组就形成了团队。在团队生产的条件下,如果仅仅观察总产出,就很难确定单个人对他们联合投入的产出的贡献。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两个人联合将一重物运上卡车时,我们只能观察到他们每天装载的总重量,却无法决定每个人的“边际生产力”,即每个人为搬动这件货物付出了多少力气。所以,团队生产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计量投入的生产率和报酬。机组作为团队,报酬是农机工人获取的工资,是整个机组经营利润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因此,机组报酬很容易计量。而计量投入的生产率时,由于农机自身的特殊性,农机作业不仅仅是单位时间内进行了多少作业量,这个很容易计量,但是其他的投入也是影响总利润的重要因素,单位面积耗油量的多少、维修费用的高低、作业质量的优劣等都将影响投入的生产率,这些却不容易计量。比如,在农机作业中,农机出现故障,无法作业,需要进行维修,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也耽误了农机的正常经营。
ISBN9787109211155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魏巍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