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与核算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与统计制度的
国家特色
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的一般方法
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案例研究:两大核算体系
的比较
第四节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第二章国民经济总体结构与账户体系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及其循环流程
第二节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1968年
第三节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2008年
第三章国民收人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生产总量核算
第三节 分配总量核算
第四节 使用总量核算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
第一节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与两个消耗指标
第二节 SNA式投入产出表(UV表)
第三节 投入产出模型与模型求解
第四节 投入产出系数的修订方法
第五章资金流量核算
第一节 资金流量核算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资金流量账户与资金流量表
第三节 资金流量表的分析与运用
第六章资产负债核算
第一节 资产负债核算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估价与调整
第三节 资产负债账户与资产负债表
第四节 国民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第七章国际收支核算
第一节 国际收支核算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的统计分析
第八章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分析
第二节 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分析
第三节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第四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第五节 社会总供需平衡核算分析
第六节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四)其他交易
如土地、地下资源、专利权、商誉等非生产资产的交易,不属于总产出的范围,把它们引起的金融交易也一并列入国民经济核算范围。
为什么国民经济核算要把所有经济活动都化成交易来处理呢?
第一,对经济活动核算的交易化处理,符合经济活动本身具有的“二维性质”①。任何经济活动,客观上都有着与其相对应的另一方面,比如供给与需求、来源与使用、投入与产出、储蓄与投资、资产与负债、转出与转入等等。因而,用交易来统一表现这种对应关系,具有其客观依据。
第二,核算的交易化处理与核算的基本形式——账户式平衡表相适应。活动的交易化处理,可以使每一次活动都按复式记账的方法记录在册,以保证核算体系的完整性和平衡性。也就是说核算的交易化处理是与账户法的借用直接相关的。这种做法使所有活动都能纳入账户表体系中。
第三,这是在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保持数据可比性的需要。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以粮食生产为例,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农民自产自用的比例是较高的,而在美国那样的国家里,农民自产自用部分却微不足道,如果只按真正的交易来统计两类国家的粮食总产出,与实际情况就会有很大出入,统计出来的数字实际上是不可比的,将农民自产自用部分也按交易处理,就是为了保持对比的一致性。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与核算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与统计制度的
国家特色
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的一般方法
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案例研究:两大核算体系
的比较
第四节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第二章国民经济总体结构与账户体系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及其循环流程
第二节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1968年
第三节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2008年
第三章国民收人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生产总量核算
第三节 分配总量核算
第四节 使用总量核算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
第一节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与两个消耗指标
第二节 SNA式投入产出表(UV表)
第三节 投入产出模型与模型求解
第四节 投入产出系数的修订方法
第五章资金流量核算
第一节 资金流量核算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资金流量账户与资金流量表
第三节 资金流量表的分析与运用
第六章资产负债核算
第一节 资产负债核算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估价与调整
第三节 资产负债账户与资产负债表
第四节 国民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第七章国际收支核算
第一节 国际收支核算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的统计分析
第八章国民经济核算分析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分析
第二节 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分析
第三节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第四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第五节 社会总供需平衡核算分析
第六节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四)其他交易
如土地、地下资源、专利权、商誉等非生产资产的交易,不属于总产出的范围,把它们引起的金融交易也一并列入国民经济核算范围。
为什么国民经济核算要把所有经济活动都化成交易来处理呢?
第一,对经济活动核算的交易化处理,符合经济活动本身具有的“二维性质”①。任何经济活动,客观上都有着与其相对应的另一方面,比如供给与需求、来源与使用、投入与产出、储蓄与投资、资产与负债、转出与转入等等。因而,用交易来统一表现这种对应关系,具有其客观依据。
第二,核算的交易化处理与核算的基本形式——账户式平衡表相适应。活动的交易化处理,可以使每一次活动都按复式记账的方法记录在册,以保证核算体系的完整性和平衡性。也就是说核算的交易化处理是与账户法的借用直接相关的。这种做法使所有活动都能纳入账户表体系中。
第三,这是在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保持数据可比性的需要。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以粮食生产为例,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农民自产自用的比例是较高的,而在美国那样的国家里,农民自产自用部分却微不足道,如果只按真正的交易来统计两类国家的粮食总产出,与实际情况就会有很大出入,统计出来的数字实际上是不可比的,将农民自产自用部分也按交易处理,就是为了保持对比的一致性。
ISBN | 9787509554579,7509554578 |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作者 | 杨廷干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