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千里岩岛-灵山岛地质特征与油气》 许红, 周瑶琪, 韩宗珠, 等 978703050050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南黄海千里岩岛-灵山岛地质特征与油气》可供海洋地质学、沉积地质学、岩浆变质岩尤其是榴辉岩岩石学、地球动力学和油气地质学专业,以及海岛地质学、旅游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灵山岛地质
第1章灵山岛地质概况
1.1地层格架
1.2地质时代厘定
1.2.1样品描述
1.2.2分析方法
1.2.3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1.2.4锆石微区微量元素特征
第2章野外露头剖面地质特征
2.1钓鱼台剖面
2.2灯塔剖面
2.3千层崖剖面
2.4船厂剖面
2.5老虎嘴剖面
2.6洋礁洞剖面
第3章典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特征
3.1液化角砾岩
3.2液化底辟
3.3液化砂岩脉
3.4粒序断层
3.4.1船厂剖面粒序断层
3.4.2老虎嘴剖面粒序断层
3.5软布丁构造
3.6环形层
3.7软双重构造
3.8地裂缝
3.9房顶砂
3.10负载构造、球枕构造
3.10.1负载构造
3.10.2球枕构造
3.10.3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形成机制
3.10.4负载构造、球枕构造触发机制探讨
3.11水下非构造裂缝
3.11.1水下非构造裂缝形态分类描述
3.11.2水下非构造裂缝形成机制
3.12滑塌褶皱
3.12.1灯塔剖面滑塌褶皱
3.12.2薄纹层滑塌褶皱
3.12.3负载—滑塌褶皱
3.12.4挤压褶皱
3.12.5洋礁洞剖面滑积岩
中篇千里岩岛地质
第4章南黄海千里岩岛地质特征与露头剖面调查
4.1千里岩岛地质概况及研究意义
4.1.1千里岩岛概况
4.1.2千里岩岛地质特征与榴辉岩
4.2千里岩岛地质露头核心区剖面调查与榴辉岩发现
第5章千里岩岛榴辉岩特征与成因机制
5.1榴辉岩岩相学特征
5.1.1金红石榴辉岩岩相学
5.1.2蚀变榴辉岩岩相学
5.2榴辉岩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5.2.1矿物化学特征
5.2.2矿物红外光谱特征
5.3榴辉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1主量元素特征
5.3.2微量元素特征
5.3.3稀土元素特征
5.3.4同位素特征
第6章千里岩岛构造属性、榴辉岩特征与成因机制
6.1千里岩岛构造属性
6.1.1榴辉岩是否经历了退变质过程
6.1.2榴辉岩的物质来源
6.1.3榴辉岩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6.1.4千里岩岛构造属性
6.1.5千里岩岛榴辉岩形成机制
6.2苏鲁地区榴辉岩系列锆石SHRIMPU—Pb定年与分布特征
6.3千里岩岛榴辉岩系列锆石SHRIMPU—Pb定年与成因机制
6.4陆陆碰撞动力学机制与盆山耦合关系
6.4.1陆陆碰撞动力学模式
6.4.2变质PTt轨迹估算
6.4.3俯冲折返模式的假设
下篇南黄海盆地油气地质
第7章下扬子两个地质剖面烃源岩特征及对于南黄海盆地的意义
7.1下扬子陆区古生界露头地质剖面调查
7.2地质调查剖面构造背景特征与意义
7.2.1南京幕府山寒武系剖面的特征
7.2.2巢湖平顶山南二叠系剖面的特征
7.3样品系统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测试及分析
7.3.1有机质类型
7.3.2有机质丰度
7.3.3有机质成熟度
7.3.4岩石物性
7.3.5结论
第8章南黄海盆地钻井地质特征
8.1南黄海盆地分阶段油气探井的特征
8.1.1自营普查勘探阶段(1961~1979年)钻井7口
8.1.2中外合作勘探阶段(1980~1998年)钻井9口
8.1.3新一轮油气资源补充调查阶段(1999年至今)钻井5口
8.2结论
第9章南黄海盆地白垩系
9.1南黄海白垩纪盆地研究意义
9.2南黄海盆地钻井岩心白垩系的特征和油气显示
9.3灵山岛白垩系地层岩石剖面特征和地质时代
9.3.1灵山岛白垩系地层剖面的特征分析
9.3.2南黄海盆地白垩系井—震资料分析和解释
9.3.3灵山岛深灰黑色泥页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9.4胶莱盆地早白垩世陆相地层及向南黄海海域延伸
第10章南黄海盆地侏罗系的地质特征
10.1区域地质概况
10.2南黄海周边区域侏罗系分布及特征
10.3南黄海钻井侏罗系地层特征
10.4南黄海侏罗纪石油地质特征
10.4.1中生界烃源岩特征
10.4.2侏罗系生储盖组合特征
10.4.3侏罗纪油气勘探前景
10.5侏罗纪地层在南黄海盆地的分布与构造意义
10.5.1侏罗纪地层分布
10.5.2侏罗纪地层发现的构造意义
10.5.3中生代陆相盆地演化探讨
10.6结论
第11章南黄海盆地前陆盆地分析
11.1区域地质背景
11.2前陆盆地系统及概念
11.3南黄海前陆盆地系统及特征
11.3.1楔顶沉积带
11.3.2前渊沉积带
11.3.3前隆沉积带
11.3.4隆后沉积带
11.4南黄海盆地前陆褶皱冲断带及其构造样式特征
11.4.1大型逆冲断裂体系构造样式
11.4.2不对称对冲构造样式
11.4.3“凹中隆”构造样式
11.4.4“上凸下凹”构造样式
11.5结论
……
第12章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及勘探
第13章上扬子区震旦系大气田发现突破对于南黄海盆地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ISBN978703050050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许红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