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平等与国家的作用:三大学派的比较研究》 冯杨 978751960120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效率、平等与国家的作用:三大学派的比较研究》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解读
一、市场效率与国家作用——奥地利学派的自发秩序理论
(一)知识分工、价格机制与市场的效率
(二)市场经济中的国家作用与政府干预
二、分配正义的幻象——奥地利学派的平等观
(一)分配正义VS币场效率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政府的作用
第二章马克思经济学的解读
一、市场效率、经济危机与计划调节
二、马克思论平等
(一)马克思对分配正义的批判
(二)马克思所构想的平等社会
三、平等、自由与人类解放
四、平等、自由与国家的作用
第三章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解读
一、市场效率与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
(一)市场效率、有效需求与国家干预——凯思斯的理论体系
(二)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二、收入分配、平等与国家的作用——凯恩斯主义思想的另一面
(一)平等和效率的相互促进——凯恩斯的解读
(二)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国家作用——新剑桥学派的发展
第四章几个重大问题的比较研究
一、政府干预——市场效率的增进者还是破坏者?
(一)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对凯思斯理论的批判
(二)马克思对政府干预的批判及其与凯恩斯和奥地利学派的异同
二、政府干预——实现平等的阻碍还是助手?
(一)平等、效率与政府干预的可能后果
(二)平等、自由与国家的作用
三、国家的本质及其作用
(一)国家的理性
(二)国家的本质及其目标
四、私有制与国家
(一)私有制与国家权力——奥地利学派的坚持与凯恩斯主义的背离
(二)私有制与国有化?——马克思的真实解读
第五章反思、批判与启示
一、市场、权力与理性主义
二、非理性与国家的作用
(一)“动物精神”与国家干预
(二)理性与启蒙的谬误——非理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拷问
(三)国家作用的再反思与三大学派的未解问题
三、平等、分利集团与国家的角色
(一)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分利集团
(二)分利集团、狭隘利益与共容性组织、共容利益
(三)分利集团、经济增长与制度僵化
(四)赤字财政、滞胀与政府的囚徒困境
(五)社会分化与不平等——21世纪资本论
四、关于现代制度建设的启示
(一)对“人性”的重新体认——现代制度设计的出发点
(二)市场经济与法治——现代制度建设的基础
(三)弱势群体、分配正义与国家权力——现代制度建设必须直面的问题
五、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国家与市场关系的重塑
(一)国家vs市场——传统框架的零和博弈?
(二)国家和市场——历史与现实的真实悖论
(三)国家和市场——新国家主义的启示与未解决的问题
(四)正和博弈的国家与市场——超越传统与新国家主义的框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那么,为了改善收入分配的格局,缩小贫富差距,政府干预是否就是最好的办法呢?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新剑桥学派的观点。如第三章所述,新剑桥学派继承并发扬了凯恩斯的平等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的症结就在于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的失调,因而提出了一系列政府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促进收入平等化,尤其是在征收遗产税、累进税和转移支付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新剑桥学派看来,只有解决了收入分配平等的问题,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才能实现。无疑,新剑桥学派的这些措施都仰赖于大量的政府干预,这一理论思维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作用,是否真的能在实现平等的同时促进市场效率和经济增长,新剑桥学派却缺乏进一步的考察和论述。实际上,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在现代国家的具体实施中一般都是用铸币税和通胀税为赤字筹资,这就间接地使公民手中的货币贬值,不仅无异于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而且造成了新的不平等。
ISBN9787519601201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作者冯杨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