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大转型:中国华融创新发展理论与实践 978750496038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战略大转型:中国华融创新发展理论与实践》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赖小民,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曾任中国人民银行信贷管理司副司长、中国银监会北京银监局局长、银监会办公厅(党委办公室)主任、首席新闻发言人等职。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证券化研究》、《后危机时代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选择研究》、《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等书籍,已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目前,兼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会副秘书长,北京金融学会副会长,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等社会、学术职务。

目录

第一篇理念创造价值
——由计划经济的笼子变成市场经济的新天地
第一章政策性使命:金融“安全网”和“稳定器”
第一节中国华融的诞生
第二节履行三大政策性使命
第二章商业化转型:路在何方
第一节十年大限:回归与转型之辩
第二节上下求索: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迷茫中谋转型,在困难中促发展
第三节国际经验:三条道路的选择
第三章道路决定命运:彻底走市场化路子
第一节商业化转型之路:市场化永续经营
第二节“五年三步走”发展战略和“12345”工作思路
第三节思路决定出路:一系列具有中国华融特色的、有效管用的市场化发展新理念引领“思想观念大转变”
第四节商业化转型的总路线:抓利润、防风险、带队伍、促发展
第二篇平台开辟天地
——由单一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变
第四章金融控股集团的中国道路
第一节综合经营是现实选择
第二节金融控股集团的“五种模式”
第三节中国金控集团发展中的问题
第五章形成综合金融经营模式
第一节综合经营和金融控股集团是中国华融的现实选择
第二节设立华融金融租赁公司
第三节组建华融证券公司
第四节组建华融国际信托公司
第五节成立华融置业公司
第六节控股华融湘江银行
第六章“一体两翼”战略优势:打金融业务“组合拳”
第一节“一体两翼”:中国华融现代金融企业架构
第二节“小马拉大车”到“一体两翼”发挥金融控股公司综合经营优势
第三节“一体两翼”的协同与协同效应
第三篇创新引领发展
——从“养不活自己”到“再造华融”
第七章做开市场,实施大客户战略
第一节变坐商为行商,全方位打响中国华融品牌
第二节大客户战略的“华融式”价值导向
第三节大客户战略的实施策略
第四节大客户战略铸造中国华融商业化品牌
第八章做强主业,强势回归资产管理业务
第一节从“给米做饭”到“找米下锅”:走出资产管理业务的困境
第二节中国华融母公司的业务定位:救助性金融
第三节对中国华融商业化转型主业定位的质疑及回应
第九章做大利润,业绩连年大幅翻番
第一节连续四年利润大幅翻番,五年再造“三个中国华融”
第二节领头羊:周伙荣引领广州办事处连年“拔头筹”,咸鱼翻身
第三节老先进:胡英引领杭州办事处“勇当先”,旧貌变新颜
第十章债转股资产市场化经营与做专业的股权资产管理者
第一节政策债转股资产向商业化经营的转变
第二节盘活做好股权资产做专业的股权资产管理者
第三节积极推动首钢集团资产重组,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赢
——首钢新钢案例分析
第四篇转制开启未来
——打造一流资产管理公司
第十一章改制引战:稳步推进三步走
第一节完成股份制改革,实现从政策性机构到永续经营的市场化企业
第二节依托股份制改革,打造治理规范、管控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第三节股份制改革的实施与从内到外的脱胎换骨
第四节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上市的必由之路
第五节上市的预路演——境外发债获A类国际评级和投资者高度认可
第十二章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外筑其形,内塑其神
第十三章“创新+稳健”:又好又稳科学可持续发展
第十四章打造一流的资产管理公司
附件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金融脱媒过程中,银行业地位将逐步下降,银行业盈利能力在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也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和考验。银行业需要进入证券业,允分利用证券业日益繁荣所蕴藏的业务机会,拓展非利息收入来源。从国内近几年的综合经营实践来看,主要是银行业在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包括参股或控股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反观证券业,它们在进入其他金融子行业方面鲜有重大的行动。除了资金实力不足以及体制性因素之外,其原因主要是,证券业在金融脱媒过程中是受益最大的金融子行业,它们进入“日渐衰落”的银行业的积极性并不高。银行业“进”、证券业“守”的现象同样发生在美国金融业金融脱媒过程中。
第三,参与国际竞争需要综合经营模式。国际竞争既会发生在国际金融市场,也会发生在国内金融市场。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实行混业经营,如果外围的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而国内金融机构不能,那么它们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允许金融业混业经营有助于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资金,更好地做大做强、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不断提高。要想使它们在竞争中不落下风,就需要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起点,允许它们像国外的金融机构一样,能够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单从参与国际竞争这一点来看,允许混业经营很难说具有经济合理性,但保持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有利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高我国金融业国际地位。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国外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将进一步进入国内市场。
ISBN9787504960382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赖小民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