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系统是否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甚至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处于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创新不断深化,银行系统也呈现交易复杂化、交易对手多样化、产品业务同质化、信贷业务表外化及关联性高度化等特征,这些变化使银行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只有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深入研究,全面评价银行系统性风险,才能找到应对之策进行有效监管。本书重点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非对称性特征,从而提出差异化监管的要求。研究内容涉及波动的非对称性、时变的动态相关性及不同市场状态下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等问题。首先,在对银行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本书使用GARCH类模型及其拓展模型对银行收益率序列的波动、银行间波动溢出状况及银行间相关性进行了详细刻画。其次,对非对称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序列的波动幅度是否存在对市场上利好、利空消息冲击的不一致,银行间波动溢出及相关性是否存在非对称现象,市场状态发生变化时银行间相关系数的变化等内容上。很后,本书将主要的非对称因素考虑在内构建了风险预警指标,并基于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相关特征的实证结果,围绕差异化监管内容进行了论证。本书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视角,有效地捕捉了系统性风险的非对称现象。通过非对称性的视角研究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状况,将研究过程中所有可能存在的非对称现象考虑在内,有助于更准确地构建风险预警指标、提供更精准化的监管要求;构建了更为及时、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基于以往对银行波动性与相关性的静态研究上,本书使用时变的条件相关系数构建了风险预警指标因子,与现有的静态指标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本书大量数据的实证结果能更充分地反映我国银行的风险结构状况,研究结论相较以往的研究更显客观性;基于实证结果设计了我国商业银行差异化监管框架,这为我国银行业实施差异化监管提供了更为详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ISBN | 7509650305,9787509650301 |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 王琳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