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再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978730823483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5979162 类别: 图书 历史 史学理论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8234832
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史学理论>史学史
商品详情内容简介
本书以社会史的视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事件进行了重新解读和探索,以加深对近代铁路工人群体的认识,并对工人运动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有更准确的定位,从而在史学方法论上推进革命史与社会史的融合。具体内容涉及京汉铁路沿途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铁路工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力量成长、大罢工之各种触发因素的积聚、大罢工爆发后的各方反应与博弈、革命史视野下的罢工效应与百年符号流播等。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宏大背景:大罢工的舞台和环境
第一节京汉铁路的自主化过程
第二节京汉铁路沿线地理环境
第三节京汉铁路沿线社会环境
小结
第二章内在动因:铁路工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力量成长
第一节工作状况
第二节生存困境
第三节分裂性因素与早期反抗
第四节力量成长
小结
第三章外在动因:各种大罢工触发因素的积聚
第一节国内外罢工潮流的影响绪论
第一章宏大背景:大罢工的舞台和环境
第一节京汉铁路的自主化过程
第二节京汉铁路沿线地理环境
第三节京汉铁路沿线社会环境
小结
第二章内在动因:铁路工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力量成长
第一节工作状况
第二节生存困境
第三节分裂性因素与早期反抗
第四节力量成长
小结
第三章外在动因:各种大罢工触发因素的积聚
第一节国内外罢工潮流的影响
第二节灾荒的影响
第三节政治力量的介入
第四节
北洋政府的防控
小结
第四章即时反应:大罢工爆发前后的各方反应与博弈
第一节大罢工
第二节北洋政府的应对
第三节社会各界对大罢工的反应
第四节二七惨案后的救济工作
小结
第五章罢工效应:革命史视野下的后续效应与百年符号流播
第一节大罢工的社会效应
第二节“二七”符号的建构和传播
第三节政治符号与社会动员:“二七”纪念与近代中国革命
第四节新中国成立后“二七”符号的重塑和流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刘莉,女,年生,河南周口人。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史博士。研究方向是中共党史、铁路史。近年来在《中共党史研究》、《民国研究》、《江汉论坛》、《历史教学》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