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互联网冲击 904394150804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5989800 类别: 图书 传记 人文/社会学家
开本:128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043941508047_7599
所属分类:图书>传记>人文/社会学家
商品详情

本店部分商品价格高于书本定价,溢价部分为商品运费,介意勿拍,给您带来不便非常抱歉!

书名:互联网冲击


作者:美杰伦·拉尼尔
译者:李龙泉 祝朝伟
出版日期年月
页码页
装帧:平装
开本

杰伦·拉尼尔具有多重身份——他不仅是书作者、虚拟现实之父,还是当代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同时,作为一个计算机科学家、音乐家和数字媒体先驱,杰伦·拉尼尔几十年来一直运用他的知识和经验来预测科技是以何种革新方式来改变我们的文化。
在《互联网冲击》一书中,关于网络技术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作者进行了卓有远见的预测。拉尼尔断言,数字网络的崛起会造成我们经济的衰退,并且摧毁中产阶级。如今,科技已经征服了一个又一个行业——从媒体到医药业,再到制造业。我们的就业形势和个人财富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但还有另外一种方法,能够让科技掌握我们的未来。在本书中,作者不仅展现了他的雄心壮志,而且也处处体现着他的人文关怀。拉尼尔指明了一条新信息经济道路——即使你是这个网络世界中的普通一员也能从中受益。

前言

部分 谁的世界
第章 我一定要告诉你:这是一个既明智又愚蠢的世界
第章 一个简单的想法: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第二部分 如何掌控未来
第章 一个计算机科学家眼中的金钱观
第章 收入与财富有何不同
第章 “海妖服务器”:未来财富之源
第章投资就是幽灵
第章 先锋“海妖服务器”

第三部分 世纪的前景
第章 我们都会面临失业吗
第章 从误用大数据到天马行空

第四部分 未来的市场
第章 市场和能级图谱
第章 自我陶醉

第五部分 未来由谁主宰
第章 迷失的故事
第章 谷歌为什么如此有黏性
第章 权力与财富的斗争
第章 网络化的世界

第六部分 权力与数字
第章 仅有抱怨是不够的
第章 永恒的权利

第七部分 互联网思维
第章 泰德·纳尔逊:构想数字世界

第八部分 数字时代的逻辑
第章 人本主义经济
第章 中产阶级的财富之路
第章 数字时代的身份
第章 技术进步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第章 大公司:市场经济的镇流器
第章 我们将如何挣钱、花钱
第章在哪里
第章 经济阿凡达
第章 信息的社会?
第章 大数据与现实问题
第章 恐惧心理:当你的隐私暴露,被黑客攻击之时
第章 一个商业权利的世界

第九部分 未来在哪里
第章 信息时代的社会契约
第章 谁将是未来商业世界的赢家

结语 我们期待的未来

杰伦·拉尼尔不仅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还是一位音乐家,因其对虚拟现实的研究而广为人知。杰伦拉尼尔创造并普及了“虚拟现实”这个术语,因其对行业所做出的贡献,他于年获得了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颁发的终身事业奖。
《时代》周刊将他评选为年“位具影响力人物”。《连线》杂志评价他是“从科技奇才跨界成为摇滚的人”。拉尼尔曾经和他的朋友共同创办过几家技术公司,如今已经分别出售给了、和。拉尼尔获得了多个荣誉博士学位以及其他头衔。

第 章 我一定要告诉你:这是个既明智又愚蠢的世界
未来,如何生存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信息是的,但由于经济总体大多与信息相关,因此只是一种并不存在的幻象。时至,我们仍旧可以认为,传播、媒体和软件的运作取决于信息的无形支撑,但随着 世纪技术的不断进步,事实终将证明我们此前对信息本质的认识是狭隘且缺乏远见的。这种狭隘的认识之所以广泛存在,是因为制造业、能源、以及运输等行业尚未实现自动化和网络中心化。
然而,大多数生产领域终将软件化。工业的目标很可能就是软件化,统摄未来所有的或许也是软件。软件可以代替人类充当司机,驾驶汽车, (三维)打印机可以神奇地打印出曾经需要制造的产品,重型机械可以完全自动地勘探并开采自然资源,机器人可以充当护士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相关例证会在下文中详细讨论),凡此种种,一旦变成现实,或许便会悄然开始。也许,数字技术的进步在 世纪还无力主导经济,但在未来,这一点有可能发生。
也许,技术的发展会降低生活成本,人们无须花费分文便能快乐地生活。什么金钱、工作、贫富差距、养老计划,没有人会为此忧心忡忡。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生活画卷啊,我对此却深表怀疑。
相反,如果我们按现状自由发展,那么我们很可能会进入一个失业严重的时期,相伴而生的将是政治和社会混乱。这种混乱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我们不能任由它塑造我们的未来。
因此,放眼未来,未雨绸缪,想想我们在高度自动化的时代该如何生活,这才是明智之举。
正视问题,还是缄口不言
多年来,我一直对数字技术与人类之间的格格不入表示不满。我热爱技术,当然也毫无疑问地热爱人类,但问题出在两者之间的关联上。经常有人问我:“那你会怎么做?”如果这是“我应该停止使用 吗”之类个人层面的问题,那就很好回答了,你自己决定就行了,我可不是什么好为人师的人。
然而,就经济学层面而言,我确实应该给个说法。数字技术不一定存在人类的力量,但人们对其进行大肆渲染,这不仅会在文化、心智以及精神层面上毫无意义地贬损自己,还会让我们付出物质代价。
对数字技术的推崇使人们变得一无所有,而这是可以避免的。从长远来看,技术的进步仅仅意味着失业者增加,或者终导致社会动荡,这是我们作茧自缚正在形成的迷局。但是,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能乐享自由、各得其所,这才是我们应该寻求的未来。
现在的数字设计没有考虑到人的特殊性。人在巨大的信息机器里仅被视为微不足道的部件,然而,事实上,人是信息的源泉或归宿,也是这部机器运转的意义所在。我的目标是描绘另一种未来,使人的特殊性能被正确对待。

这本书内容新颖,很多观点很犀利。拉尼尔不仅仅是对当今科技时代的主流观点提出了质疑,更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它。
——吴修铭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互联网研究专家

拉尼尔手上有太多东西了,但是谁也不想听他的。问题出在他不只 我们一点点。他简直生活在超前我们一个时代的波长上。
——戴卫·邦内尔 网络时代的预言家、和互联网杂志的创办人。

拉尼尔是我见过怪异的人,他有好多好点子。
——约翰·马科夫 《纽约时报》科技作家

拉尼尔站在业内人士的角度,用他的知识、智慧以及对人类的深切关怀来看待科技。我们正急需这样一本书!
——布莱恩·亚瑟经济学家、《科技的本质》一书作者

每个人都在抱怨网络,但除了杰伦.拉尼尔,没有人采取过任何行动。
——尼尔·史蒂芬森 科幻作家

《互联网冲击》不仅向我们阐释了数字经济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告诉了我们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值得一读!
——乔治·戴森 科技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