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本:16开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3499082 |
所属分类:图书>传记>教育家 |
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张宗麟论幼儿教育 ·专著卷开本:开
作者:喻本伐 张汶军主编定价:
号:出版时间: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印刷时间:
版次:印次:
幼稚教育概论(年月日)
凡例
章绪论
一、幼稚教育之重要
二、幼稚教育之真诠
第二章吾国幼稚教育之由来及其现状
一、吾国创办幼稚园之略史
二、吾国有几多幼稚园,应有几多幼稚园?
三、我国幼稚教育之症结及其补救之方
第三章幼稚教育发达史略
一、初创期
二、改进期
三、猛进期
第四章幼稚生生活述略
一、幼稚生生理状况
二、幼稚生心理状态
三、幼稚生生活举例
第五章幼稚园课程
一、幼稚园课程之历史观
二、幼稚园课程之来源及其编制之举例
三、幼稚园课程之分野
第六章实行课程之历程
一、国庆纪念周之经过情形
二、最普通的几条教导原则
第七章幼稚教师
一、幼稚教师之任务
二、如何培养幼稚教师
三、幼稚教师之修养
第八章幼稚园之设备
一、幼稚园何以需要有相当之设备?
二、置办各种设备之标准
三、幼稚园应有几多设备之建议
第九章蒙养园、幼稚园及小学低年级
一、蒙养园与幼稚园之关系
二、幼稚生升学问题
三、普及幼稚教育谈
再版附言
幼稚园的社会(年月)
自序
章孩子们的社会
节孩子们的社会
第二节社会是什么
第三节本科的目标
第四节本书讨论什么
第二章天进幼稚园的孩子
节几个不同样的孩子
第二节几个孩子的家庭
第三节教师应该怎样呢
第三章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节什么是幼稚园活动的根据
第二节两张幼稚生的习惯与技能表
第三节实行的原则
第四章实施社会活动的原则
节教育学上的新趋势
第二节心理学上的根据
第三节几条实施的原则
第五章孩子们的家庭
节为什么孩子也要家庭
第二节孩子们怎样会感觉到他的家庭
第三节孩子们的家屋
第四节教师的准备
第六章孩子们的乐境
节导言
第二节孩子们的乐境
第三节教师的准备
第七章孩子们的世界
节幼稚生已经有的地理观念
第二节怎样扩大孩子们已经有的地理观念
第三节孩子们的山河
第四节各地的孩子
第五节教师用的参考书
第八章关于幼稚园社会活动的几个好机会
节导言
第二节婚、丧、寿庆
第三节节期、赛会期、纪念日
第四节展览会及其他
第九章幼稚园社会活动的试验报告
节预定的计划
第二节每天的记录
第三节应用的材料和参考
新中华幼稚教育(年月)
编辑大意
章认识幼稚园
节参观一个幼稚园
第二节参加幼稚生的活动
第三节与幼稚教师开讨论会
第二章幼稚教育的略史
节福禄培尔
第二节蒙台梭利
第三节中国幼稚教育略史
第三章幼稚园的儿童
节幼稚生的生理状况
第二节幼稚生的心理现象
第四章幼稚园的设备与布置
节幼稚园的布置
第二节幼稚园怎样置办设备
第三节幼稚园应该置办些什么设备
第五章玩具
节福禄培尔的恩物
第二节蒙台梭利的恩物
第三节应该置备怎样的玩具
第六章课程
节怎样厘订幼稚园的课程
第二节幼稚园课程应该怎样编制
第三节幼稚生究竟应该学些什么
第七章自然与社会
节幼稚生常常会遇到的事物
第二节怎样帮助儿童去和自然与社会发生关系
第三节几个设计的例子
第八章卫生
节幼稚生应有的卫生习惯、态度与常识
第二节幼稚生的心理卫生
第三节幼稚园应有的卫生设备
第四节幼稚园里最通行的几种卫生教育的方法
第九章故事
节幼稚园为什么常常讲故事
第二节故事的组织和种类
第三节幼稚生爱听什么故事
第四节怎样对幼稚生讲故事
第十章游戏
节儿童游戏的重要元素
第二节幼稚生最喜欢玩的游戏
第三节怎样带着儿童做游戏
第十一章律动与音乐
节孩子们的音乐与律动
第二节欣赏音乐与律动
第三节幼稚教师应注意的各点
第十二章工作
节工作的性质与种类
第二节工作的进行
第三节在工作时期中应该注意的琐事
第十三章读法
节幼稚园为什么要有读法
第二节幼稚园读法活动应注意的几点
第三节方法举例
第十四章教师
节幼稚教师的职务
第二节幼稚教师应该怎样修养
第三节幼稚师范
幼稚园的演变史(年月日)
自序
章在继续不断演变中的幼稚教育
一、从神秘的演变到科学的
二、从慈善性质的怜悯演变到权利性质的享受
三、从少数人的演变到多数人的
四、从个别的演变到团体的
五、从宗教式的信徒演变为正当的职业训练
第二章从普通学校变到幼稚园
一、福禄培尔的生平
二、福禄培尔的学说
三、为什么会产生福禄培尔学说
第三章从慈善事业变到幼稚园
一、蒙得梭利的生平
二、蒙得梭利的学说
三、蒙氏对于自由的真义
第四章从敬节堂变到乡村幼稚园
一、期
二、第二期
三、第三期
第五章从少数人享乐的幼稚园变到多数人受训练的幼稚园
一、美国
二、英国的婴儿院与中国的育婴堂
三、苏俄
第六章从小学教育变到幼稚园教育,又从幼稚园教育变到小学教育
一、幼稚园教学法的来源
二、小学设计教学法的利弊
三、幼稚生与小学儿童究竟有〔哪〕些不同
四、幼稚园新法对小学的影响
第七章明日的幼稚教育
编辑说明
一、张宗麟(—)系中国近现代教育名家,并享有“位男性幼儿教师”的殊荣。年他协助陈鹤琴办理南京鼓楼幼稚园,年后,他协助陶行知创办了燕子矶幼稚园以及晓庄学校及其他幼教设施。其间,参与拟订了《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其后又执教于福建厦门集美幼稚师范学校,主持开办了集美乡村师范附属幼稚园和山东邹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及其附设幼稚园。在此前后年间,他撰写了一批幼教专著与论著。这批文字已成为中国幼教思想宝库中的重要历史遗产,很有要予以深入发掘和重新整理。
二、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专著”卷,收录张宗麟的幼教著作本;下卷为“论著”卷,收入张宗麟的幼教文论数十篇。“专著”卷卷首,编者撰有《张宗麟幼儿教育学说》,旨在对他的幼儿教育思想进行全面述评;“论著”卷卷尾,附编者所编《张宗麟生平著述年表》,对其生平、著述予以简略介绍。上下两卷各余万字。
三、本书依定本“全录”为原则,包括原注、作者自制表格、自选插图等,均不作改动,力求“保留原貌”。“专著”卷包括如后四册著述:()《幼稚教育概论》(年月);()《幼稚园的社会》(年月);()《新中华幼稚教育》(年月)()《幼稚园的演变史》(年月)。“论著”卷收录者,包括单篇论文、调查报告、教案、书信、计划书等篇,均按原发表件录用,并依写作或发表时间的先后为序。
四、本书于各本专著和各篇文论的题目之下,置有“题解”,用以交代文章出处、撰写或发表时间、合撰者简介、原载刊物、相关背景或载刊简介等内容。若为重复内容,则后文参见前文。在论著卷的少数文论之后,编者还置有“随文附录”若干,以作为读者理解相关文论之助。与专著和论著文字密切相关的图片,编者精选若干以“另图”形式插入其中,并标明出处。
五、本书对文字的处理,以忠实于原著、保留各时段文字语言的历史风貌为原则。除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依照的相关规定进行统一处理外(如“那末”改“那么”、“那”改“哪”等),余皆不作改动。对于原著中明显的错别字、衍字或脱字,编者在该字或该处之后置“〔 〕”,并将订正或补加之字变体置于六角括号之内;对于原文已无法辨识之文字,由编者用“□”号表示。原文中“如左”“如右”,径改为“如下”“如上”。
六、本书对标点符号的处理,原则上尊重作者的断句,但是编者可对当断未断或断句不当之处进行补正。对于数字符号的处理,如原发表件的表述方式为中文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者,均“保留原貌”;但是统计表格中的数据、四位数以上的数据,以及百分数()若为中文数字者,则可酌情改用阿拉伯数字。
七、本书对篇章以下序号的处理,均依一、(一)、、()、()五级标号。凡原著中的甲、乙、丙、丁……,壹、贰、叁、肆……标号,编者皆不袭取。对于文字分段,原则上依据作者的原有段落录排;若一段中的文字过长或作者原来的分段不当者,则由编者统一进行分段处理,且不作交代。对于论著中的大段引文(三行以上者),由编者进行“变体引文式”(另起、专段并改变字体)处理。
八、本书采用脚注形式,每页均重新序号。注释对象为人物、事件、专用术语、特殊名词、非通译人名、术语、外文等。同一注释对象,在同一卷中仅详注一次,且以出现时加注为原则。对于作者原注,将在注释中特别说明,并用引号标明其注释内容。依据《标点符号用法》第九项中的相关规定,注释分为“句内注”和“句外注”两种;凡句外注,多用“此”字开头以示区别。若为标列文论出处的注释,凡中国作者,均无须标列国籍;但对于民国以前的作者,须用“”标明作者所属朝代;凡外国作者,均以“”标明其国籍,一般只列简称。
九、本书的译名处理,无论人名、物名、事名,均以保留文论中的原名为原则;对于注释中的疑难条目,权且保留原貌,有待进一步查核。现今的通译名,则以注释方式呈现。由于注释取“首注”原则,故其后的非通译人名,不再详注,仅采用“参见前注”提示并略注。即使在同一书中作者前后所使用的译名不同,编者也不作求同式改动,仅在注释中加以说明。
十、年,在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是年月日,陈鹤琴先生设立的南京鼓楼幼稚园举行开园典礼。该园的开办,标志了中国的学前教育事业,与前此沿袭日本的蒙养院和蒙养园的办理模式告别,开始直接与欧美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接轨,从而使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发展步入到崭新阶段。年的另一值得纪念之处,便是适逢张宗麟投身中国的幼教事业的百年纪念。是年月,张宗麟接受恩师陈鹤琴之约聘,决定协助他办理鼓楼幼稚园,并研究幼稚教育,婉拒了宁波启明女中的校长之聘。尽管家庭和友人均不支持这种选择,但他矢志不渝,并在这方面有所成就。本书的编辑出版,正是为了纪念这两个有意义的一百年。
编者,年月日
张宗麟是由中国本土培养的位男性幼儿园教师,他跟随陶行知和陈鹤琴求学并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尤其在学前教育领域有相当多的开拓性工作。本套书为“张宗麟论学前教育”,共分为专著卷和论著卷两册,精心选择张宗麟有关幼儿教育的专著册和论著余篇,各依时序编辑成册。各书或各篇之首,均置“题解”介绍本书或本篇的写作背景、出版单位和载文报刊;各书或各篇均以脚注形式,详明注释相关人物、事件、专用术语、特殊名词、非通译人名、术语、外文等。专著卷首,撰《张宗麟幼儿教育学说》,精要介绍张宗麟的幼儿教育思想;论著卷尾,编《张宗麟生平大事及著述年表》,对其生平、著述予以全面介绍。专著卷主要内容为:()《幼稚教育概论》(年月);()《幼稚园的社会》(年月);()《新中华幼稚教育》(年月)()《幼稚园的演变史》(年月)。
喻本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先后出版《中国教育发展史》《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中国幼儿教育史》《杨贤江“新教育”理论的形成》《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张宗麟:由“幼稚教育”名家者——其教育道路及其曲人生》《中国学前教育史料集成》等专著余种,先后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教育研究与实验》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文摘》等全文转载,研究成果多次获湖北省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奖。
张汶军,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生教育研究,先后参与《湖北考试史》《中国学前教育史料集成》《中外教育思想概览》等的编写工作,先后在《教育研究》《江苏高教》《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电化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余篇。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张宗麟论幼儿教育 ·专著卷开本:开
作者:喻本伐 张汶军主编定价:
号:出版时间: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印刷时间:
版次:印次:
幼稚教育概论(年月日)
凡例
章绪论
一、幼稚教育之重要
二、幼稚教育之真诠
第二章吾国幼稚教育之由来及其现状
一、吾国创办幼稚园之略史
二、吾国有几多幼稚园,应有几多幼稚园?
三、我国幼稚教育之症结及其补救之方
第三章幼稚教育发达史略
一、初创期
二、改进期
三、猛进期
第四章幼稚生生活述略
一、幼稚生生理状况
二、幼稚生心理状态
三、幼稚生生活举例
第五章幼稚园课程
一、幼稚园课程之历史观
二、幼稚园课程之来源及其编制之举例
三、幼稚园课程之分野
第六章实行课程之历程
一、国庆纪念周之经过情形
二、最普通的几条教导原则
第七章幼稚教师
一、幼稚教师之任务
二、如何培养幼稚教师
三、幼稚教师之修养
第八章幼稚园之设备
一、幼稚园何以需要有相当之设备?
二、置办各种设备之标准
三、幼稚园应有几多设备之建议
第九章蒙养园、幼稚园及小学低年级
一、蒙养园与幼稚园之关系
二、幼稚生升学问题
三、普及幼稚教育谈
再版附言
幼稚园的社会(年月)
自序
章孩子们的社会
节孩子们的社会
第二节社会是什么
第三节本科的目标
第四节本书讨论什么
第二章天进幼稚园的孩子
节几个不同样的孩子
第二节几个孩子的家庭
第三节教师应该怎样呢
第三章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节什么是幼稚园活动的根据
第二节两张幼稚生的习惯与技能表
第三节实行的原则
第四章实施社会活动的原则
节教育学上的新趋势
第二节心理学上的根据
第三节几条实施的原则
第五章孩子们的家庭
节为什么孩子也要家庭
第二节孩子们怎样会感觉到他的家庭
第三节孩子们的家屋
第四节教师的准备
第六章孩子们的乐境
节导言
第二节孩子们的乐境
第三节教师的准备
第七章孩子们的世界
节幼稚生已经有的地理观念
第二节怎样扩大孩子们已经有的地理观念
第三节孩子们的山河
第四节各地的孩子
第五节教师用的参考书
第八章关于幼稚园社会活动的几个好机会
节导言
第二节婚、丧、寿庆
第三节节期、赛会期、纪念日
第四节展览会及其他
第九章幼稚园社会活动的试验报告
节预定的计划
第二节每天的记录
第三节应用的材料和参考
新中华幼稚教育(年月)
编辑大意
章认识幼稚园
节参观一个幼稚园
第二节参加幼稚生的活动
第三节与幼稚教师开讨论会
第二章幼稚教育的略史
节福禄培尔
第二节蒙台梭利
第三节中国幼稚教育略史
第三章幼稚园的儿童
节幼稚生的生理状况
第二节幼稚生的心理现象
第四章幼稚园的设备与布置
节幼稚园的布置
第二节幼稚园怎样置办设备
第三节幼稚园应该置办些什么设备
第五章玩具
节福禄培尔的恩物
第二节蒙台梭利的恩物
第三节应该置备怎样的玩具
第六章课程
节怎样厘订幼稚园的课程
第二节幼稚园课程应该怎样编制
第三节幼稚生究竟应该学些什么
第七章自然与社会
节幼稚生常常会遇到的事物
第二节怎样帮助儿童去和自然与社会发生关系
第三节几个设计的例子
第八章卫生
节幼稚生应有的卫生习惯、态度与常识
第二节幼稚生的心理卫生
第三节幼稚园应有的卫生设备
第四节幼稚园里最通行的几种卫生教育的方法
第九章故事
节幼稚园为什么常常讲故事
第二节故事的组织和种类
第三节幼稚生爱听什么故事
第四节怎样对幼稚生讲故事
第十章游戏
节儿童游戏的重要元素
第二节幼稚生最喜欢玩的游戏
第三节怎样带着儿童做游戏
第十一章律动与音乐
节孩子们的音乐与律动
第二节欣赏音乐与律动
第三节幼稚教师应注意的各点
第十二章工作
节工作的性质与种类
第二节工作的进行
第三节在工作时期中应该注意的琐事
第十三章读法
节幼稚园为什么要有读法
第二节幼稚园读法活动应注意的几点
第三节方法举例
第十四章教师
节幼稚教师的职务
第二节幼稚教师应该怎样修养
第三节幼稚师范
幼稚园的演变史(年月日)
自序
章在继续不断演变中的幼稚教育
一、从神秘的演变到科学的
二、从慈善性质的怜悯演变到权利性质的享受
三、从少数人的演变到多数人的
四、从个别的演变到团体的
五、从宗教式的信徒演变为正当的职业训练
第二章从普通学校变到幼稚园
一、福禄培尔的生平
二、福禄培尔的学说
三、为什么会产生福禄培尔学说
第三章从慈善事业变到幼稚园
一、蒙得梭利的生平
二、蒙得梭利的学说
三、蒙氏对于自由的真义
第四章从敬节堂变到乡村幼稚园
一、期
二、第二期
三、第三期
第五章从少数人享乐的幼稚园变到多数人受训练的幼稚园
一、美国
二、英国的婴儿院与中国的育婴堂
三、苏俄
第六章从小学教育变到幼稚园教育,又从幼稚园教育变到小学教育
一、幼稚园教学法的来源
二、小学设计教学法的利弊
三、幼稚生与小学儿童究竟有〔哪〕些不同
四、幼稚园新法对小学的影响
第七章明日的幼稚教育
编辑说明
一、张宗麟(—)系中国近现代教育名家,并享有“位男性幼儿教师”的殊荣。年他协助陈鹤琴办理南京鼓楼幼稚园,年后,他协助陶行知创办了燕子矶幼稚园以及晓庄学校及其他幼教设施。其间,参与拟订了《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其后又执教于福建厦门集美幼稚师范学校,主持开办了集美乡村师范附属幼稚园和山东邹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及其附设幼稚园。在此前后年间,他撰写了一批幼教专著与论著。这批文字已成为中国幼教思想宝库中的重要历史遗产,很有要予以深入发掘和重新整理。
二、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专著”卷,收录张宗麟的幼教著作本;下卷为“论著”卷,收入张宗麟的幼教文论数十篇。“专著”卷卷首,编者撰有《张宗麟幼儿教育学说》,旨在对他的幼儿教育思想进行全面述评;“论著”卷卷尾,附编者所编《张宗麟生平著述年表》,对其生平、著述予以简略介绍。上下两卷各余万字。
三、本书依定本“全录”为原则,包括原注、作者自制表格、自选插图等,均不作改动,力求“保留原貌”。“专著”卷包括如后四册著述:()《幼稚教育概论》(年月);()《幼稚园的社会》(年月);()《新中华幼稚教育》(年月)()《幼稚园的演变史》(年月)。“论著”卷收录者,包括单篇论文、调查报告、教案、书信、计划书等篇,均按原发表件录用,并依写作或发表时间的先后为序。
四、本书于各本专著和各篇文论的题目之下,置有“题解”,用以交代文章出处、撰写或发表时间、合撰者简介、原载刊物、相关背景或载刊简介等内容。若为重复内容,则后文参见前文。在论著卷的少数文论之后,编者还置有“随文附录”若干,以作为读者理解相关文论之助。与专著和论著文字密切相关的图片,编者精选若干以“另图”形式插入其中,并标明出处。
五、本书对文字的处理,以忠实于原著、保留各时段文字语言的历史风貌为原则。除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依照的相关规定进行统一处理外(如“那末”改“那么”、“那”改“哪”等),余皆不作改动。对于原著中明显的错别字、衍字或脱字,编者在该字或该处之后置“〔 〕”,并将订正或补加之字变体置于六角括号之内;对于原文已无法辨识之文字,由编者用“□”号表示。原文中“如左”“如右”,径改为“如下”“如上”。
六、本书对标点符号的处理,原则上尊重作者的断句,但是编者可对当断未断或断句不当之处进行补正。对于数字符号的处理,如原发表件的表述方式为中文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者,均“保留原貌”;但是统计表格中的数据、四位数以上的数据,以及百分数()若为中文数字者,则可酌情改用阿拉伯数字。
七、本书对篇章以下序号的处理,均依一、(一)、、()、()五级标号。凡原著中的甲、乙、丙、丁……,壹、贰、叁、肆……标号,编者皆不袭取。对于文字分段,原则上依据作者的原有段落录排;若一段中的文字过长或作者原来的分段不当者,则由编者统一进行分段处理,且不作交代。对于论著中的大段引文(三行以上者),由编者进行“变体引文式”(另起、专段并改变字体)处理。
八、本书采用脚注形式,每页均重新序号。注释对象为人物、事件、专用术语、特殊名词、非通译人名、术语、外文等。同一注释对象,在同一卷中仅详注一次,且以出现时加注为原则。对于作者原注,将在注释中特别说明,并用引号标明其注释内容。依据《标点符号用法》第九项中的相关规定,注释分为“句内注”和“句外注”两种;凡句外注,多用“此”字开头以示区别。若为标列文论出处的注释,凡中国作者,均无须标列国籍;但对于民国以前的作者,须用“”标明作者所属朝代;凡外国作者,均以“”标明其国籍,一般只列简称。
九、本书的译名处理,无论人名、物名、事名,均以保留文论中的原名为原则;对于注释中的疑难条目,权且保留原貌,有待进一步查核。现今的通译名,则以注释方式呈现。由于注释取“首注”原则,故其后的非通译人名,不再详注,仅采用“参见前注”提示并略注。即使在同一书中作者前后所使用的译名不同,编者也不作求同式改动,仅在注释中加以说明。
十、年,在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是年月日,陈鹤琴先生设立的南京鼓楼幼稚园举行开园典礼。该园的开办,标志了中国的学前教育事业,与前此沿袭日本的蒙养院和蒙养园的办理模式告别,开始直接与欧美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接轨,从而使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发展步入到崭新阶段。年的另一值得纪念之处,便是适逢张宗麟投身中国的幼教事业的百年纪念。是年月,张宗麟接受恩师陈鹤琴之约聘,决定协助他办理鼓楼幼稚园,并研究幼稚教育,婉拒了宁波启明女中的校长之聘。尽管家庭和友人均不支持这种选择,但他矢志不渝,并在这方面有所成就。本书的编辑出版,正是为了纪念这两个有意义的一百年。
编者,年月日
张宗麟是由中国本土培养的位男性幼儿园教师,他跟随陶行知和陈鹤琴求学并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尤其在学前教育领域有相当多的开拓性工作。本套书为“张宗麟论学前教育”,共分为专著卷和论著卷两册,精心选择张宗麟有关幼儿教育的专著册和论著余篇,各依时序编辑成册。各书或各篇之首,均置“题解”介绍本书或本篇的写作背景、出版单位和载文报刊;各书或各篇均以脚注形式,详明注释相关人物、事件、专用术语、特殊名词、非通译人名、术语、外文等。专著卷首,撰《张宗麟幼儿教育学说》,精要介绍张宗麟的幼儿教育思想;论著卷尾,编《张宗麟生平大事及著述年表》,对其生平、著述予以全面介绍。专著卷主要内容为:()《幼稚教育概论》(年月);()《幼稚园的社会》(年月);()《新中华幼稚教育》(年月)()《幼稚园的演变史》(年月)。
喻本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先后出版《中国教育发展史》《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中国幼儿教育史》《杨贤江“新教育”理论的形成》《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张宗麟:由“幼稚教育”名家者——其教育道路及其曲人生》《中国学前教育史料集成》等专著余种,先后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教育研究与实验》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文摘》等全文转载,研究成果多次获湖北省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奖。
张汶军,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生教育研究,先后参与《湖北考试史》《中国学前教育史料集成》《中外教育思想概览》等的编写工作,先后在《教育研究》《江苏高教》《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电化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