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洋霸海:制海权与国家命运》主要讲述了:海洋对国家的重要性是一点点显露出来的。想当年,那不可一世的地中海海盗最多是让罗马帝国陷入缺粮的麻烦,尚还动不得罗马帝国的筋骨。但到后来,当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惨败给大英海军之后,西班牙的风头也被英国盖过。在大航海时代,海洋的控制权和殖民地利益紧密相关,海战的结果完全可以决定若干块殖民地的归属。当西班牙失去了海洋优势,它就不能阻止其他国家去建立殖民地。而赢得了战争的英国,则可以大摇大摆地开始对世界各弱小地区进行殖民侵略。
工业革命开始了,打惯了海战的欧洲国家已经不满足于既有的殖民地,它们瞄上了东方那些庞大的陆地帝国,并开始了对这些帝国的海上进攻。那些对海权知之甚少的陆地帝国,不管曾创造出怎样的辉煌,都落花流水地败下阵来,从此开始了被侵略、被殖民、被操控的命运。
时机不等人,错过了靠海洋崛起的时代就会受那些靠海洋崛起者的欺负。当然,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也没有国家能准确地预知自己的命运。即便是那些占得了海洋便宜的欧洲国家,在一开始也未必知道海洋会让它们收获如此丰厚的利益。面对未知的未来,人们只能尽可能做好迎接各种变革的准备。
只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所以《争洋霸海》旨在将世界“争洋霸海”的历史重现世人眼前,以史为鉴。《争洋霸海:制海权与国家命运》围绕历史上各个阶段的国家对制海权的争夺,层层剖析历史上各国在制海权之间的互动关系,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制海权与国家命运的休戚相关。
编辑推荐
《争洋霸海:制海权与国家命运》是一本海军征战史,一本海权争夺史,一本大国全球战略史。 媒体推荐
对于中华儿女而言,海权一词有着沉甸甸的历史重负,有着迫在眉睫的现实逼迫,还有着殷切的未来期许。没有历史的积淀,就不会有意识的升华;没有现实的逼迫,就不会有目光的深远;而有着未来的期许,才可能会有制海权的实现。要知道,海权强则国盛。
——文天尧
谁控制住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
——马汉
控制海洋意味着安全,控制海洋就意味着和平,控制海洋就意味着胜利。
——肯尼迪
海军是推行国家政策的先锋。
——戈尔什科夫
—个国家当前富强与否不取决于它本身拥有的力量和财富,而主要取决于邻国力量的大小与财富的多寡。
——冯·霍尼希(德国) 目录
序幕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中国扬帆,从海军出兵索马里开始
第一章 古希腊辉煌文明的侧面:烽火连天地中海
1-1 海权与海军的古代萌芽
1-2 特洛伊战争:爱琴海上的战争滥觞
1-3 希波战争:“水”、“土”之争
1-4 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与斯巴达的霸主之争
1-5 亚历山大时代的开始,波斯帝国的终结:当舰队从陆地上被征服
第二章 古罗马文明的历史见证:千年帝国的海上角逐
2-1 特洛伊战争幸存者开创“狼”的传奇
2-2 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对外扩张第一步
2-3 第二次布匿战争开打:西地中海统治权之争
2-4 决战撒马
2-5 罗马帝国,煊赫一时的大帝国
第三章 拜占庭帝国的神话:“海洋之火”熊熊燃烧
3-1 “新罗马”诞生
3-2 波斯,拜占庭帝国的威胁
3-3 拜占庭帝国的“光复大业”
3-4 阿拉伯帝国剑指君士坦丁堡:打了数百年的围城战
第四章 欧洲文明崛起的一隅:冲击地中海政治局势的新生力量
4-1 欧洲群雄登陆地中海历史舞台
4-2 诺曼人和他们的西西里王国
4-3 威尼斯与热那亚的崛起
4-4 强悍城邦间的强悍对决
第五章 大航海时代起航:葡萄牙、西班牙双雄称霸的时代
5-1 掀开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5-2 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武力征服和掠夺的开始
5-3 发现“新大陆”: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5-4 东方的诱惑: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5-5 血腥野蛮的海外殖民时代
第六章 新的海战时代开始:杀人方法“进步”的时代
6-1 奥斯曼土耳其的海上扩张
6-2 教皇组织同盟军对抗异教徒
6-3 雷班托海战:舰炮时代的开始
6-4 西欧的海上新星:英国的海上崛起
6-5 英西海上争霸战
6-6 “无敌舰队”并非无敌
第七章 “荷兰世纪”的海上贸易垄断权之争
7-1 荷兰,为生存而争夺海权
7-2 荷兰海上霸权危机隐现
7-3 第一次英荷战争
7-4 第二次英荷战争
7-5 第三次英荷战争
第八章 争霸波罗的海:俄国与瑞典的军事较量
8-1 瑞典,17世纪波罗的海的绝对霸主
8-2 彼得大帝的座右铭:俄国需要的是“水域”
8-3 俄瑞的“北方大战”:军事天才的过招
8-4 波尔塔瓦战役和俄罗斯帝国的威胁
第九章 欧洲大陆王朝军事绝唱时代的经典:英法的海上大角逐
9-1 欧洲王朝军事对英法海上扩张的影响
9-2 发展陆权还是发展海权,
9-3 英法的海外殖民势力之争
9-4 法国海上争霸梦的破灭
第十章 美国文明兴起:海权之争中美国的加入
10-1 独立需要海军
10-2 美国夹于英法当中的艰难海事
10-3 美国的窝里斗竟然掀起一场海军革命
10-4 当美国的海上势力走向全世界……
第十一章 中国近代海权丧失对世界的连锁反应
11-1 以“坚船利炮”叩开中国大门
11-2 永不满足的欲望
11-3 不胜而胜、不败而败的中法战争
11-4 大清帝国的血色残阳
11-5 日本的海上崛起
11-6 日俄战争:一场因在华利益分赃不均而引发的对决
第十二章 全球冲突:列强尽皆癫狂的海权时代
12-1 首次瓜分世界的大屠杀
12-2 一战前海军竞争的狂飙时代
12-3 一战的英德之争:“世界第二”的大舰队挑战英国皇家海军
12-4 战争机器再次启动
12-5 二战中大西洋的疯狂:德国海军与英国皇家海军的再次对决
12-6 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的波澜壮阔:美日角逐
第十三章 冷战时期的惊涛骇浪:新的政治版图,新的军事版图
13-1 从砖瓦废墟上被缓缓拉开的冷战大幕
13-2 苏联海军的崛起
13-3 美国海军与美国的遏制政策
13-4 世界在美苏争霸的“核阴影”笼罩下
13-5 冷战下英国海权余晖未尽?
尾声 看世界海权力量的竞争:海权的“逆势而为不可为” 文摘
第一章 古希腊辉煌文明的侧面:烽火连天地中海
1-1 海权与海军的古代萌芽
蔚蓝的深海波涛汹涌,里面却不知道潜藏着多少帝国发展的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围绕海洋展开的争夺战有着深刻的根源。海洋不是简单的运输载体和媒介,也不单单是食物或是经济资源的丰富来源。人类是从海洋走向陆地的,而当其自身文明进化至一定阶段时,他们又选择重归大海的怀抱。这是人类对利益追逐的天性使然,是人类在了解海洋的诸多好处后,义无反顾地选择将这孕育生命、创造文明的神奇“幽蓝”,变成另一个与他人角力的军事竞逐场所
海军,就是人类在相互竞逐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碰撞而制造出来的一个国家对海上进行军事防御的军事组织,是一个涵括有船只、人员和机构的“武器”。以现如今各国海军的发展情形来看,海军的意义已经达至登峰造极的地步,不少国家的海军用途已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此种情形下的蔚蓝深海,波涛汹涌是更甚从前。
事实上,浩瀚大海早早就已是各方势力、国家间的武装斗争舞台。尤其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越发不能满足在陆地上的竞逐空间。自然而然,海洋的辽阔天地不约而同地为不同国家所用,成为了除陆地之外另一块各种文明、各个国家达到各自政治目的的天然平台。而以战争手段来达成心愿,此法也被各国越来越大规模地运用。可以说,人类争夺海权的历史,就是人类争夺海权的战争史,而与之相生相伴的,便是海军这一“武器”的发展史。人类对待海军作用及地位的态度的演变,分明就是海军成长的演变。从出现军用舰船到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再到世界各国海洋兵力的配置等等,这些问题都随着人类制海权竞逐的白热化而不断出现新的发展机遇。
透过现象看本质。若要真正了解人类“争洋霸海”的实质,就得先从人类建立海军,并将其用于军事目的的历史背景入手,全方位加以审视。而要审视这些,就得从人类的海权与海军的萌芽说起。
在古代社会的早期,人类不具备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来往和交流的条件,大家只能生活在狭小区域内。当人类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疆土辽阔的大帝国出现。不过,在这些为后人景仰的大帝国中生活的人,他们的活动空间也限于自己的文明圈内,与异域文明之间的交往甚少,甚至是不存在的。不过叫人感叹的是,尽管人类身处相对隔绝的环境,但不同文明间的军事发展规律却惊人相似,而古代人类创造出来的军事文明则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古代世界,陆军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军事力量,而步兵和骑兵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兵种。步兵最早应发源于农耕民族,而骑兵则应是最先形成于游牧民族。相较步兵和骑兵来说,战车兵的出现算是较晚的,而其使用的战车最早则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两河流域”。战车兵拥有很强的战斗力,而且人是在战车上作战,安全系数较高,这些因素让这一兵种赢得了亚非诸国的普遍重视,尤其是东方君主制国家。而像希腊、罗马那些文明古国,那时还不知道使用战车,骑兵也很少,主要就是依靠步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常常会以战车数量为依据。直到马鞍发明后,骑兵的战斗力大为提升,战车兵的地位才有所下降。最后,骑兵的地位明显超过了战车兵。
除了步兵、骑兵和战车兵,还有象兵、工兵和辎重兵。象兵是有着区域特征的兵种,只存在于少数产象的地区,例如印度、非洲,还有就是希腊等少数国家。而工兵和辎重兵,这两个兵种起初仅仅起着作战兵种的附属作用,很少作为独立的兵种来参与战争。
在陆军的基础之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海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奴隶社会的时候,海军还不太上得了台面,由乌合之众的海盗船组成。那时候,海军的组建仅仅就是服务于正在进行中的战争,攫取近邻的土地、保卫自己的沿海地区和运送部队,这些都是海军最主要的用途。
当然,对某些沿海地区的国家来说,海军的地位也相当重要,与陆军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先说说西方,如地中海岸的腓尼基和迦太基、古爱琴海地区、希腊中部的雅典,它们的国防就以海军为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国家的航海技术相当发达。
据记载,公元前2600多年前,腓尼基人凭借其发达的航海技术,完成了人类最早的环非洲航行。那时候,腓尼基受控于埃及。有一次,埃及法老下令让几位优秀的腓尼基航海家沿着地中海大陆的边沿航行,不许回头。如果最后他们能安然回来,就重重赏赐他们。因为不敢违抗法老的命令,也因为对无人走过的航行线路抱有冒险猎奇的心理,于是这些人驾着三艘优质大船出发了。结果,三年后这些人果然顺利归来,还带回了各地的物产和珍宝。从此以后,腓尼基的航海技术声名远播。
腓尼基的航海技术让埃及法老赞叹不已,但世界上最早的一支舰队却是属于埃及的。在埃及第四王朝斯尼弗鲁统治时期,也就是公元前2613年后,这位金字塔王朝的缔造者为了寻找雪松树,就曾派出一支由40艘舰船编成的舰队。到了埃及第五王朝时期,也就是约公元前2494~前2345年,埃及就已经有南北“两大舰队”了。
在古希腊文明时期,爱琴海地区的希腊雅典也建立了强大的海军,而海军也是雅典作战时的主要兵力。而古希腊文明的源头,是由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共同组成的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是围绕克里特岛而生的,其位于爱琴海的南部,东地中海中心,兴盛期是在公元前1600年以后由克诺索斯国王米诺斯统治的时期。那时候,克诺索斯的势力除了克里特岛,还将手伸向了希腊半岛的中部和南部。而该国势力之所以如此庞大,除了经济发达、文化成就突出外,造船业的发达也是功不可没。而造船业的发达,也使海军力量得以加强。克诺索斯有强大的海军,如此一来便可更好地发展与地中海各城邦的贸易关系,其也因海军的强大而称霸地中海。据传说,米诺斯是在希腊组织海军的第一人。
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海上远征也发生在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前12世纪,爱琴文明由克里特文明为主转为以迈锡尼文明为主。迈锡尼是南希腊最强大的一个城邦。到了迈锡尼文明后期,也就是约公元前12世纪初,希腊各国以迈锡尼为首,组成了一支远征军攻打特洛伊城,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就发生在那时。据传说,那一次希腊就派出了上千艘远征舰船。
在公元前8世纪~前146年,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了殖民地迦太基帝国,其势力强大,疆土辽阔,势力覆盖北非沿岸、西班牙中部、科西嘉岛、萨丁尼亚岛、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迦太基帝国的首都迦太基坐落于非洲北海岸,与罗马隔海相望。当初腓尼基人在这里建立帝国,是为了以此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大量贩卖奴隶。迦太基帝国的基础是农业与商业,那里的居民尤其擅长航海与贸易。在当时,迦太基帝国称得上是地中海地区最有活力的经济强国。
这个经济强国其实也是一个海上强国,其麾下的舰队数量多达350艘,一度掌握着西部地中海的制海权,称霸西地中海。当时,与迦太基一样称雄地中海的还有希腊,它控制着地中海的东边。地中海东西两边的海上霸主,由公元前6世纪开始发生冲突。此后百年间,迦太基与希腊为了争霸地中海而纷争不断。直到公元前4世纪初,希腊在经历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元气大伤,这才让争霸的纷争告一段落。但迦太基将面临的对手更加可怕,罗马的崛起让迦太基帝国想一家独大的愿望落空。罗马为了对付迦太基的海上势力,也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海军。
经过几番恶斗,罗马海军大败迦太基海军,而迦太基海军最后也遭遇了灭顶之灾。自此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罗马帝国的海军在世界海军中的大哥地位无人能撼动。
上述那些远古时代的帝国,它们之所以能称霸海洋,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该国的地理位置。
在古希腊文明中,希腊地处海滨,境内多山。境内的群山把各地域分成许多小块,各小块交通阻塞。最重要的,希腊境内谷地、平原较少,再加上海洋性气候的恶劣多变特征,这些先天因素决定了希腊人无法以农耕为生。但上天还是给了希腊人维系生活的根本,那里众多的优良港湾和岛屿,使希腊十分适合进行海上贸易。所以,历史上的希腊民族就是主要从事航海业,从事对外贸易。
远古时代的希腊为后人留下不少娓娓动人的神话传说,其中就》许多是关于航海的记载。著名的《荷马史诗》,尤其是其中的《奥德赛》,就活灵活现地向人们描绘出一幅幅希腊人航海的画面。在那些画面中,有希腊人与海上狂风恶浪搏斗的惊险情景,从中人们仿佛看到远古时代希腊人的拼搏和冒险精神。
在那些画面中,人们还能看到掠夺。原本经商贸易的前提要求是平等,但是在那个时代,在强权制约下的贸易却难看到交换,更多的是赤裸裸的掠夺,而掠夺性的贸易往往就是战争的导火索。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希腊人会崇拜《荷马史诗》中的战神阿伽门农,还有那充满冒险精神的航海英雄奥德修斯、用暴力维持秩序的宙斯。
因先天的因素,古希腊民族不得不发展航海贸易业,以此获取生活所必需的钱财和商品。在他们从事海外贸易和海运业的过程中,追求财富的思想和为经商贸易而四处冒险的精神与日俱增。而在经商贸易的过程中,强权制度下的掠夺性贸易也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就那样,一批发财致富的工商业奴隶主,将这种掠夺意识上升至政治层面。他们形成集团,集结势力一致要求参与政治决策。他们会利用包括海军在内的国家机器,积极对外进行争霸、征服与扩张。通过对外扩张,他们能掠夺到大量的钱财和获得大批奴隶,从而以他人的繁荣构筑自己的强盛。这样的结果,也保证了他们能拥有绝对的贸易优势。所以,历史上的古希腊民族往往会诉诸战争去掠取他人的财富。
大家都知道,以侵略去劫掠他人,只有战争胜利才会有战利品。而反过来,如果自己不想被他人劫掠,那也只有战胜对方这一条路。基于这些,希腊人拥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观念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他们对待战争也是本着“功利”二字,形成“功利主义”的战争观也是理所当然的。
与西方文明不同,在远古时期,东方世界也因为其地理位置而发展起了异于西方的文明。
ISBN | 7807294795/978780729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
作者 | 文天尧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