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润滑材料》系统介绍了摩擦学的基础知识,汽车上使用的各种润滑油脂的组成、规格型号、性能要求、产品技术标准,论述了这些产品的正确与合理使用对汽车性能的良好发挥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作用。《汽车润滑材料》可供汽车生产、使用单位,汽车润滑材料生产、使用等部门的科研、管理技术人员以及车辆驾驶、维修人员阅读,也可供有关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编辑推荐
《汽车润滑材料》是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第1章 摩擦、磨损与润滑
1.1 摩擦
1.2 磨损
1.3 润滑
1.4 润滑剂
第2章 润滑油基础油与添加剂
2.1 概述
2.2 润滑油基础油
2.3 润滑油添加剂
第3章 润滑油的生产
3.1 润滑油的化学组成
3.2 润滑油生产工艺
第4章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
4.1 概述
4.2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类
4.3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主要使用性能
4.4 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
4.5 发动机润滑油的更换
4.6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润滑油
第5章 汽车齿轮油(车辆齿轮油)
5.1 汽车齿轮油的工作条件
5.2 汽车齿轮润滑油的性能要求
5.3 国外汽车齿轮油的分类和规格
5.4 我国汽车齿轮油的分类和规格
5.5 汽车齿轮油的应用
第6章 汽车液力传动油
6.1 液力传动油概述
6.2 液力传动油的主要质量要求及组成
6.3 液力传动油的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序言
2001年以后,中国汽车工业一直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高速增长,至2008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接近6 500万辆。汽车作为一种技术先进、机械结构复杂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其使用过程中用到了多种润滑材料。这些润滑材料包括发动机润滑油、齿轮油、液力传动油和多种型号的润滑脂,它们对汽车各机械零件的安全可靠工作、汽车的使用寿命、汽车的使用经济性以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汽车润滑材料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汽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汽车对各种润滑油脂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汽车润滑材料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汽车制造厂家、车辆使用和维修人员的重视与关注。
本书系统介绍了摩擦学的基础知识,汽车上使用的各种润滑油脂的组成、规格型号、性能要求、产品技术标准,论述了这些产品的正确与合理使用对汽车性能的良好发挥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作用。
本书可供汽车生产、使用单位,汽车润滑材料生产、使用等部门的科研、管理技术人员以及车辆驾驶、维修人员阅读,也可供有关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的第1、2、3章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孙志强博士编著,第4章由河南农业大学的王向中博士编著,第5、6章由平煤集团泰克公司袁志勇编著。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虽尽全力,但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2)半固体润滑剂
这是在常温、常压下呈半流体状态,并且有胶体结构的润滑材料,称为润滑脂。一般分为皂基脂、烃基脂、无机脂、有机脂四种。它们除具有抗摩、减磨性能外,还能起密封、减震等作用,并使润滑系统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节省操作费用,从而获得广泛使用。其缺点是流动性小,散热性差,高温下易产生相变、分解等。润滑脂产量占整个润滑剂总产量的比例虽然不大(约2%),但在润滑领域中所起的作用却很大,据统计,大约90%的滚动轴承是使用脂润滑的,而且目前滚动轴承的失效中,大约43%是由于不适当的润滑所引起的。因此,必须重视润滑脂的质量和产品构成。锂基脂具有多方面的优良性能,因而获得大量使用。先进工业国家的锂基脂产量一般占其润滑脂总产量的60%以上。
3)固体润滑剂
这类润滑材料虽然历史不长,但其经济效果好,适应范围广,发展速度快,能够适应高温、高压、低速、高真空、强辐射等特殊使用工况,特别适合于给油不方便、装拆困难的场合。当然,它也有摩擦系数较高、冷却散热不良等缺点。
固体润滑剂包括软金属、金属化合物、无机物和有机物四类。按其形状可分为固体粉末、薄膜和自润滑复合材料三种。固体粉末可分散在气体、液体及胶体中使用;薄膜有喷涂、真空沉积、火焰喷镀、离子喷镀、电泳、烧结等多种;至于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则更是多种多样,是新兴的重要润滑材料。
ISBN | 7807346752/978780734 |
---|---|
出版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作者 | 孙志强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