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1卷)》内容简介:阅读不仅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希望,也是新闻出版业赖以生存和发展韵基础。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只有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使新闻出版业成为真正的朝阳产业。我国已经步入世界出版大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近28万种,阅读资源丰富多彩。面对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阅读条件,如果社会上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传统文化流失,文化资源浪费,必将影响到新闻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内容丰富、雅俗共赏的阅读精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调整和优化出版物产品结构,构建和谐、合理、科学的产业格局,实现在文化精品、知识体系、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大众文化、时尚文化、网络文化等方面分层次地针对不同受众,沿着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发展路径,推进国民阅读水平的整体协调发展。我们通过改革开放、积极实施重大出版工程和精品战略,实现了我国图书市场由“书荒”向“书海”的演变,读者从“买书难”向“选书难”的演变,全世界的畅销书在中国的市场上都随处可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阅读生活。
编辑推荐
《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1卷)》: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 联合发布 目录
主报告
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2009年中国全民阅读活动报告
领导专论
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
应该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
关于阅读与城市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专题报告
中央国家机关读书活动情况
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活动综述
读书,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巡礼
南国书香节,阅读嘉年华
书香轻抚巴渝地——重庆读书月发展报告-
深圳:因书香而美丽的城市——深圳读书月活动实践与思考
书香锦官城——成都市全民读书活动情况报告
不断创新,多重并举推进全民阅读——苏州全民读书活动报告
农家书屋工程,促进农民阅读的公共平台
小小书屋夯实京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阅读基础——北京市“读书益民”工程的回顾与展望
港澳地区阅读推广活动介绍及启示
阅读60年
一个甲子间的国民阅读历程:1949-2009
我们的阅读,我们的童年——60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描述
阅读调查
2008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
2008年国民数字阅读调查报告
中国儿童(048岁)阅读现状分析
推进阅读成才行动共建书香校园——浙江16所本科高校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报告
江西农村阅读需求调研报告
深化全民阅读提升城市品位——厦门市全民阅读状况调研报告
香港学生阅读能力测试研究
阅读思考
让阅读成为国民基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全民阅读与公共图书馆——以深圳图书馆为例
数字时代的阅读
新世纪中国分级阅读的思考
南方分级阅读:广东全民读书的有效抓手
阅读学研究:新趋势与新进展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第十一次年会综述
海外阅读
2008~2009世界各国阅读推广活动概览
阅读,从娃娃抓起
——英国“阅读起跑线”(Bookstart)计划介绍书和孩子
——德国促进国民阅读经验
美国儿童阅读扫描
保加利亚“人民阅览室”简介
国际阅读测试项目的设计思路及操作技术
——兼谈其对中国阅读测试的启示
附录
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
中国全民阅读大事记
中国全民阅读活动相关组织和项目简介
世界各地阅读活动概览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新闻出版总署第六次(2009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目录
后记 序言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汇,是文明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教养的最根本途径。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的个人成长和他对社会的贡献。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国民阅读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文明传承和民族兴亡的历史表明,国民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
中华民族素有耕读文化传统,有着居世界第一位的阅读人口,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读书。“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古训,韦编三绝、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典故,代代相传。尽管古代官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理念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他们将读书当作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却是值得今人借鉴的。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辉煌的历史、精深的智慧,也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阅读体验得到继承和发扬。 后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在全球范围内推进阅读工作,这一倡议同时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响应。在我国,全民阅读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中央其他部委连续四年发起全民阅读倡议,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全民阅读促进活动。全民阅读活动同时还受到出版界、教育界、图书馆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连续进行了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反映了我国国民阅读的整体走势,推动了我国国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国国民阅读活动的发展,在中央宣传部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指导下,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合作组织编撰了《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一卷)》。该蓝皮书今年是第一卷,未来计划连续出版,以总结全民阅读活动经验,推进阅读理论研究,加强全国各类阅读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我们希望,这个项目既成为我国国民阅读的信息载体和研究阵地,同时也是全国各个系统、各个地区、各个组织交流全民阅读活动的一个纽带和桥梁。
在蓝皮书的写作进程中,课题组于2009年6月13日在北京召开了一次专家座谈会。朱永新、郭义强、王英利、于青、汤更生、王余光、白冰、海飞、庄建、胡思远、童之磊、刘真福等阅读方面的领导与专家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议深入探讨了该蓝皮书的编撰价值、结构体例、报告大纲等内容。在研讨中,与会专家就如何做好第一本行业内外有影响有价值的阅读蓝皮书,提出了广泛的意见与建议。 文摘
插图:
1997年1月,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启动实施了“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每年12月在全国举办“全民读书月”活动,首届“全民读书月”活动于2000年举办。2004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承办,并将“全民读书月”活动时间改为每年4月。从首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开始,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期间都举办了大量的阅读促进活动,成为我国推进国民阅读的重要组织力量之一。
1999年8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始启动第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于2000年5月发布了调查结果,在调查结论与建议中,提出建议国家设立全民阅读计划(工程),以促进我国国民整体阅读素质的提高。
2000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深圳读书月,并于每年11月1日至30日举办。深圳读书月举办9年来,由于活动组织深入和充满活力,参与人数众多,成为全国最成功的城市读书月之一,对全国各地区读书月起到很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在2006年“世界图书日”到来之际,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等1l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倡议书提出,在2006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开展“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由于这项活动的发起机构几乎囊括了文化领域的所有部门,社会影响十分广泛。在《倡议书》推动下,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的读书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在学校、厂矿、机关读书爱书,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风气扑面而来。
ISBN | 9787506819442 |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