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建筑 978711200001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010830 类别: 图书 艺术 建筑 建筑艺术史
《曲阜孔庙建筑》是由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和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共同编著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历代尊孔与祀孔建筑的发展;二、曲阜孔庙;(一)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总体布局;(二)主要庭院及建筑物剖析;(三)关于孔庙的建筑形制;附:颜庙、孟庙、曾庙及尼山孔庙;三、孔林;(一)修建历史和布局特点;(二)林内孔氏后裔墓群;(三)神道及主要建筑物剖析;四、孔府;(一)总体布局的演变;(二)建筑群的特点;(三)主要庭院和建筑物剖析;五、曲阜建筑的技术工艺特点;(一)石作雕镌等等。
编辑推荐
《曲阜孔庙建筑》是曲阜孔庙建筑大型画册。
目录
一、历代尊孔与祀孔建筑的发展 二、曲阜孔庙 (一)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总体布局 (二)主要庭院及建筑物剖析 (三)关于孔庙的建筑形制 附:颜庙、孟庙、曾庙及尼山孔庙 三、孔林 (一)修建历史和布局特点 (二)林内孔氏后裔墓群 (三)神道及主要建筑物剖析 四、孔府 (一)总体布局的演变 (二)建筑群的特点 (三)主要庭院和建筑物剖析 五、曲阜建筑的技术工艺特点 (一)石作雕镌 (二)大木做法 (三)其他工程 六、从曲阜看儒家思想对建筑的影响 图版一 一四五七 附录 附录一 曲阜孔庙建筑年表(附颜庙、孟庙、尼山孔庙建筑年表) 附录二 历代追赠孔子封号 附录三 明弘治问及民国初年曲阜孔庙祀位一览 附录四 清雍正三年重建曲阜孔庙大成殿估工估料单 附录五 孔林建筑年表 附录六 孔子嫡裔宗子世系 附录七 曲阜圣门建筑重要文献摘录 1.《东家杂记·宅图》 2.《孔氏祖庭广记·金修庙制度》 3.《重建阙里孔子庙图序》 4.《阙里志·林庙》 5.《大元敕赐先师兖国复圣公新庙碑铭》(节录) 6.《陋巷志卷一·正德四年重修颜庙庙制》 7.《重修尼山书院纪恩碑》 8.《圣祖林庙落成记功碑》 9.《阙里重修林庙碑》 10.正德本《阙里志》有关孔府的记录 11.崇祯本《阙里志》有关孔府的记载 图版目录
文摘
插图: 孔子去世后的儒家虽是当时六大学派之一(六大派是:儒、墨、道、法、名、阴阳),但除了本派门人之外,在社会上并未引起更多人对孔子的尊崇。战国时,儒家又分为八支,即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儒家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汉初崇尚黄老之术,儒家仍被视为不合时宜而遭到冷遇。直到汉武帝时,在削平藩王割据势力,打败强敌匈奴的侵扰,扩大了汉朝的疆域的形势下,为了稳定中央集权的大统一局面,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设立五经博士,儒学被抬高到官学的地位。朝廷尊孔崇儒,使孔子的后裔也沾到了祖恩,汉武帝聘孔子十二代孙孔延年为五经博士。元帝赐十三代孙孔霸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用以奉祀孔子。汉平帝时,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开了朝廷封谥之端,十六代孙孔均被封为褒成侯,食邑增至二千户。 魏晋南北朝时,玄学泛滥,佛、道二教盛行,儒学地位下降,对孔子的尊崇也不及两汉时期。孔子的嫡长孙虽仍保持侯爵封号,但往往是“有封爵而无胙土"②,或仅有食邑一、二百户。阙里孔庙几经战乱,长期处于”庙貌荒残",“庭宇倾颓”的状况。 隋唐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当时的思想阵地上存在着三大力量,即儒、道、佛三家,但对现实的政治、思想统治而言,无疑仍以儒家的学说最为有效,因此朝廷除利用佛、道二教外,大力提倡儒学,实行科举制度,设进士、明经两科,仕宦一途几乎成了儒家的专利,儒学的官学地位再次得到肯定,对孔子的尊崇也与日俱增。唐太宗贞观二年,尊为先圣;四年,诏各州县学皆立孔子庙、开创了各地普遍立庙的先声。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庙中塑像南面而坐,着王者衮冕。(先时,圣庙以周公南面而坐,孔子坐西牖下,面向东。贞观中废周公之祭,而孔子的位置未变。至此,天下孔庙中的孔子像始南面而坐)。又封孔子门人颜回为兖公,闵损等九人为侯,曾参等七十二人为伯。尊孔程度远过于汉。
ISBN9787112000012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尺寸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