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收藏与鉴赏全书(上下) 780696282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014290 类别: 图书 艺术 鉴赏收藏 书画
编辑推荐
这是本为收藏爱好者编写的参考书籍。书本内容涉及书法艺术的基础常识、收藏、鉴赏和辨伪知识,此外,还精心挑选了1多幅历代法书名作图片,配合优美的文字、翔实的资料,帮助读者全面、系统的认识不同时代书法作品鉴定与辨伪的原则和规律。
目录
第一篇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独领风骚的书法艺术 第一节书法艺术概述 第二节书法艺术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笔画与线条 第四节笔墨境界 第五节“骨法用笔”与血肉 第六节气韵生动 第七节章法与结体 第八节中国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二章先秦构字时代 第一节先秦书法综述 第二节殷商甲骨文 第三节两周钟鼎文 第四节先秦石鼓文 第三章秦汉造型时代 第一节秦书八体 第二节两汉书法 第四章魏晋“形”与“神”的风骨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曹魏三国书法 第三节两晋书法 第四节南北朝书法 第五章崇尚法度的隋唐五代气象 第一节隋代书法 第二节唐人法度 第三节五代十国书法 第六章宋元书法 第一节宋人意趣 第二节辽、金、西夏书法 第三节宗法晋唐的元代书法 第七章明代书法 第一节明代前期书法艺术 第二节明中期书法艺术 第三节明代晚期书法艺术 第四节书法理论著述 第八章请代书法 第一节清代前期书法艺术 第二节清中期书法 第三节清代晚期书法艺术 第四节书法理论著述 第九章中国现代书法 第一节民国书法 第二节建国后的书法 第二篇五体书法艺术源流 第一章篆书嬗变源流 第一节篆书源流 第二节历代著名篆书家 第二章隶书嬗变源 第一节隶书源流 第二节历代著名隶书家 第三章楷书嬗变源流 第一节楷书源流 第二节历代著名楷书家 第四章行书嬗变源流 第一节行书源流 第二节历代著名行书家 第五章草书嬗变源流 第一节草书源流 第二节历代著名草书家 第六章篆刻嬗变源流 第一节篆刻综述 第二节先秦印篆 第三节秦汉印篆 第四节魏晋印篆 第五节唐宋印篆 第六节元代印篆 第七节明清及以后印篆 第三篇中国书法的工具 第一章文房四宝 第一节笔与书法 第二节墨与书法 第三节绢、纸与书法 第四节研与书法 第五节文房四宝的配合 第四篇中国书法的鉴赏与辨伪 第一章书法鉴定概论 第一节中国书法鉴赏 第二节中国书法的鉴定 第二章书法作伪的方法 第一节常见作伪手法 第二节补题改题作伪 第三节仿旧书法材质作伪 第四节代笔书法 第五节印鉴题跋作伪 第三章书法鉴伪的方法 第一节书法鉴伪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书法鉴伪的辅助依据 第三节碑帖的真伪鉴别 第五篇中国书法艺术品的收藏 第一章书法艺术品收藏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书法艺术品收藏入门须知 第二节中国书法艺术品的收藏价值 第三节书法艺术品的购藏与出售技巧 第二章历代书法的鉴藏与流传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书法的鉴藏与流传 第二节隋唐五代书法的鉴藏与流传 第三节两宋书法的鉴藏与流传 第四节元代书法的鉴藏与流传 第五节明代书法的鉴藏与流传 第六节清代书法的鉴藏与流传 第三章书法艺术品的收藏方法 第一节书法藏品的保养与管理 第二节书法裱件的展挂 第六篇中国书法艺术品的投资 第一章书法艺术品市场 第一节书法艺术品市场的运作机制 第二节书法艺术品的价格机制 第二章书法艺术品行情大致走向 第一节古代书法艺术品行情大致走向 第二节现当代书法艺术品行情大致走向 第三章投资书法艺术品的方法 第一节书法艺术品投资的理性需求 第二节如何投资收藏名人书法 第三节怎样判断中青年书法家作品的投资前景 第四节书法艺术品投资风险的规避
文摘
书摘 甲骨文是我国历史上在殷商时期使用的文字,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 的最早的系统的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是指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目前出 土的最早的甲骨文距今约3500一3700年,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 安阳小屯村发现。因为此地系殷商王朝的都城遗址,故甲骨文又称“殷墟文 字”。其后又陆续发现大量的甲骨文。据统计约有10万片以上。1977年,又 在陕西岐山县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甲骨文。 甲骨文所刻内容,大多是卜辞和与占卜相关的文字,殷商的统治者迷信 鬼神,每逢祭祀、征战、田渔、出行、收成、狩猎、生育、疾病等,不论事 情大小,均要占卜,以问吉凶,并将占卜的内容、占卜的结果和占卜者的姓 名以及应验情况等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因此,甲骨文又被称为“卜辞” 。 根据现有资料统计,甲骨文所使用的文字共有4600余字,其中已被学者 考释并能被大家认识的约有1600字。在形体结构上,它具备了成熟汉字的“ 六书”原则(东汉的许慎把古文字造字翻译方法归结为“六书”,即象形、 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甲骨文作为书法,在笔法、结字、章法 上则是一个独特的体系。甲骨文的笔法有方有圆,方笔居多,竖画交接处剥 落粗重,线条有粗细之分。这大概与刀的锐钝、甲骨质地的坚疏以及契刻人 的风格、技术有关。在少数甲骨上有朱书和墨书的痕迹,似是先写后刻或刻 后填涂的。从结字上看,甲骨文字基本上是一字一形。虽有大小扁长的错综 多变,但总体上偏于瘦长,而且重心很稳定,笔芯的主次笔也搭配得相当匀 称,结构缜密。甲骨文的章法随意性比较大,有的横竖成行成排,字的大小 比较一致,有的只分竖行,不计横列,字的大小长短任其自然。 殷商甲骨文契刻、应用、发展变化的历史,共经历盘庚至帝辛(纣)8代12王 。在甲骨文的分期上,董作宾按书刻的不同风格,将甲骨文分成五个不同时 期:第一时期为盘庚至武丁间,书风雄伟,气势磅礴,第二时期为祖庚祖甲 ,书风谨严,温润静穆,第三时期为廪辛康定,书风颓靡,潦草苟且,并且 时有颠倒错讹;第四时期为武乙文武时代,书风或粗疏古拙、劲峭挺拔,或 欹侧生动、骨力形长,或细小秀丽。第五时期为帝乙帝辛,书风严整,大字 较少,小字严肃工整,秀丽多姿。 甲骨文虽然大多数都是用刀来镌刻的,但是如果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赏析 ,它已经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方面的三要素,而且从已发现甲骨 文中存有朱书和墨书的痕迹,证明当时已有了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从甲骨 文的书法看,刀刻的多是方折笔,瘦劲挺拔,笔写的以圆笔居多,字体大都 肥壮雄浑。从章法上看,甲骨文多为纵成行,而横则是有列与无列并存,行 款错落有序,有大小变化。甲骨文的结构也是非常美丽的,一方面它有对称 美或一字多种形体变化的美,另一方面它也有方圆结合、开合楫让等多种结 构形式。著名文字学家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认为:“商代统治者频繁 进行占卜,需要刻在甲骨上的0’辞数量很大。在坚硬的甲骨上刻字,非常 费时费力。刻字的人为了提高效率,不得不改变毛笔字的写法,主要是改圆 形为方形,改填实为勾廓,改粗笔为细笔,有时他们还比较剧烈地简化字形 ……” 郭沫若先生在《殷契粹编·自序》中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 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入神往。文字作风因人因世而异……足知存世契 文,实为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今天的 甲骨文书法不是用刀刻而是用笔写出来的,由于毛笔的特性,它所勾勒的线 条更富有艺术性。在结构上,书法家也加强了艺术表现。所以,甲骨文书法 还是受欢迎的,陆维钊、沙曼翁、康殷等当代书法家,都是研习甲骨文书法 的大家。 因时代、贞人、用刀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了不 同的书写风格,有雄浑、秀丽、谨饬、率意、拙厚、工整等等不同的美的意 趣。 根据甲骨文的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其分期按照李学勤的九组分法来说 ,其卜辞名称和特点是: 第一,宾组,为商王武丁时期,一般都挺拔雄健,是甲骨文书法中的精 品。 第二,子组,为商王武丁时期非王卜辞,字体细小,转折处干净有力。 第三,兑组,为商王武丁时期非王卜辞,体态侧倒多姿。 P22
ISBN7806962824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关显峰
尺寸16开 Pages Per Sh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