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鉴藏 780601427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014427 类别: 图书 艺术 鉴赏收藏 印章
《印章鉴藏》内容简介:印章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门艺术,明清以来,对古代印章的收藏与研究一直是金石学中自成体系的热门。《印章鉴藏》系统介绍商周至明清历代印章的种类、特征及断代辨伪要领。所举印章时代准确、铸刻精美。既吸收了当今印学的最新成果,又融会了作者二十年来治印、研究的心得体会,是一本难得的深入浅出、科学准确而又富于操作性的印章收藏鉴定专书。
编辑推荐
《印章鉴藏》介绍的是具有独特魅力的印章艺术,包括印章的起源,各个历史时期的印章有何不同,以及如何鉴别古代印章的真伪。 本收作者长期从事印章艺术研究,对印章的鉴赏和收藏有独到的见解,相信此书会给读者和收藏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我社将陆续出版的文物鉴赏与收藏图书有:《画像石》、《画像砖》、《印章鉴藏》、《古代织绣》、《外国邮票》等,都由专家执笔,图文并茂。
媒体推荐
引言 历史如一条长河,长河又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众所周知的人类四大文明的发祥地即孕育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以及黄河长江的怀抱中。当几千年前,文明的曙光升腾在大河流域的上空,这些远隔千里的地方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印章这样相同的文明结晶。但随着埃及、巴比伦、印度三大文明的渐次衰落,这里的印章文化之花也无可奈何地枯萎了。惟有中国的印章,自商代产生后,便紧随不断推陈出新的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峰峦叠起。从最初的纯乎实用,到后来自觉地灌铸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情操,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篆刻艺术。回视三千年来的中国印章艺术,在那一方方小小的印章天地里:万与圆、直与曲、刚与柔、拙与巧、质与妍尽包其中。『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印章艺术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一代代篆刻家和收藏家。 印章到底有什么魅力?历代印章都有哪些特点?如何鉴剐古代印章的真伪?下面让我们一同来看。
作者简介
陈根远,一九五六年生地秦朝故都咸阳,孩童时代盘桓玩要的汉陵唐丘不觉中引他走上了好古之路。一九八四年游学齐鲁,在山东大学主攻考古学。现为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 中学即对篆刻发生兴趣,十余年来游刃耕石,印作曾入选,并被收入《中国当代篆刻家辞典》,现为终南印社副秘书长。由治印转而研究印学,出版有《方雨之间见世界——中国古代玺印篆刻漫笔》和《陕西古代印间》等。二○○○年应邀赴香港参加首次古玺印专题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山东新出土古玺印〉献疑》。对其他文物艺术也有涉猎,并著有《屋檐上的艺术——中国古代瓦当》(合作)、《中国碑帖真伪鉴别》、《三秦碑刻英华》(合作)和《中国古俑》等。 幼嗜收期待,现以秦汉印章和瓦当为主。时有相关文章见诸《文物》、《考古与文物》、《收藏家》、《收藏》、《中国文物报》等报刊。现任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收藏》杂志特约编辑(潇然)。
目录
引言 走近印章家族 因时而异的印章名称 形形色色的印章材质 变化丰富的印章钮式 百花齐放的战国古玺 追溯玺印之源 战国古玺的五大区系 凝铸辉煌的秦汉印章 天下一统话秦印 两汉官印的断代 汉颁少数民族官印的特征 早期道教的精神武器 珍贵多样的汉代私印 曲劲雅洁的汉代玉印 繁复华丽的鸟虫篆印 印苑奇葩肖形印 盛极而衰的魏晋南北朝印章 谨严板滞的两晋官印 透射荒乱的将军印 追踪北周金印 九叠文统治下的公印 隋唐印章的创新 宋代公印的演变 夏辽金元公印的样式 明清公印的特点 印章艺术的自觉 不可不说的元押 文人初涉印章创作 流派祖师文彭 徽派旗手何震 削铜如泥的苏宣 尝试切刀的朱简 含蓄静穆的汪关 丁敬与西泠八家 印从书出的邓石如 飘洒舒意的吴攘之 印外求印的赵之谦 光洁犀利的黄牧甫 雄厚无双的吴昌硕 历代印章鉴赏 印章的辨伪、收藏及价格 从印面形状看真伪 从印章尺寸看真伪 从印章朱白看真伪 从印面分割看真伪 从印章自名看真伪 从印文内容看真伪 从印章钮式看真伪 从印台厚度看真伪 从印章锈色看真伪 从印章材质看真伪 从篆刻风格看真伪 印章收藏的一般原则与价格
文摘
插图: 战国古玺是中国印章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它是社会生产力长足发展、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时代的珍贵结晶。但它曾长期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是如何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的,在蔚成洪流的战国古玺之前,玺印的源头到底隐藏在哪座历史的峰峦之中呢? 追溯玺印之源 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人们已对印章起源有了种种传说与猜测。 汉代方士在《春秋运斗枢》和《春秋合诚图》中都有板有眼地渲染了黄帝尧舜使用御玺的情况。但考古与历史研究告诉我们,黄帝尧舜所处的新石器时期晚期,虽有阶级分化的迹象,但氏族血缘的纽带依然牢固,仅此就足以维持氏族的团结与政权的威严,尚无以玺印作为凭信工具的社会条件。 印起三代(夏商周)之说出现更早。成书于春秋的《逸周书·殷祝篇》记载夏桀已用“天子之玺”。《后汉书·祭祀志》说:“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荫。”明确指出进入夏商周阶级社会后,由于“诈伪渐兴”,于是有了玺印。
ISBN7806014276
出版社辽宁画报出版社
作者陈根远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