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 701007169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内容简介
《魏晋玄学》主要内容:魏晋玄学是继两汉经学之后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发展阶段和形态,与两汉经学相比,它探玄究赜,提出并探讨了天地万物之存在的“有”、“无”、“独化”等本原、本体类问题。作者紧扣玄学思潮,在对魏晋玄学的内涵、产生和分期、历史评价等方面作了概要论述的基础上,依据魏晋玄学发展的历史线索,着重从史的角度,对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中朝)玄学、东晋玄学的思想作了系统考论和诠释,既考察和梳理了玄学发展、演化的逻辑进程,又发掘和彰显了玄学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思辨性。《魏晋玄学》与作者已出版的《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一书是姊妹篇。
编辑推荐
《魏晋玄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康中乾,男,1958年12月生于陕西凤翔。1983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2002年7月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魏晋玄学及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问题。出版专著《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并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奖、陕西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文化优秀著作奖”二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等。
目录
第一章 魏晋玄学概论 一、魏晋南北朝时代及其社会形势和思想任务 二、什么是魏晋玄学 (一)“玄学” (二)“三玄” (三)“玄” 三、魏晋玄学的产生 四、魏晋玄学的评价 五、魏晋玄学的分期 第二章 正始玄学 一、正始名士 (一)正始之音 (二)正始名士 二、何晏的《无名论》 (一)何晏生平 (二)何晏的《道论》和《无名论》 (三)何晏玄学思想的局限性 三、王弼与正始玄学理论的诞生 (一)王弼生平 (二)王弼的玄学思想 (三)王弼“无”本论的理论矛盾及正始玄学的逻辑演化 第三章 竹林玄学 一、竹林七贤 (一)竹林清音出现的时代背景 (二)竹林七贤 二、嵇康、阮籍的生命体悟 (一)嵇康、阮籍与竹林玄学的主题 (二)嵇康、阮籍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论 (三)嵇康、阮籍的思想矛盾与对生命的真切体悟。 三、向秀与魏晋之际玄学的发展 (一)向秀与《庄子注》 (二)向秀的玄学思想 (三)“向子期以儒道为一”——向秀与魏晋之际玄学的发展 第四章 西晋玄学 一、中朝名士和元康放达派 (一)西晋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形势 (二)中朝名士 (三)元康放达派 二、裴颁的“崇有论”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一)裴颥其人和“贵无”、“崇有”二论 (二)裴顾的“崇有论” (三)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三、郭象与玄学理论的完成 (一)郭象生平 (二)郭象的玄学思想 (三)郭象“独化”论在魏晋玄学史上的理论贡献及地位 第五章 东晋玄学 一、中兴名士 (一)东晋中兴及其社会的政治、思想任务 (二)中兴名士 二、永和玄言 (一)江左玄风及其特点 (二)永和玄言 三、张湛与玄学理论的终结 (一)张湛其人及其《列子注》 (二)张湛的玄学思想 (三)张湛与玄学理论的终结 四、僧肇的佛学“空”论 (一)“空”论 (二)“物不迁”论 (三)“般若无知”论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一 玄学“言意之辨”中的“忘” 附录二 王弼的“无”与“大衍义” 附录三 论《易》的“象”思维认识 附录四 郭象“独化”范畴释义 后记
后记
插图: 这本《魏晋玄学》,可作为《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2003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的姊妹篇。《有无之辨》一书是我的博士论文,故注重对魏晋玄学思想理论的研究,尤其注重对玄学本体思想的探索;而这本《魏晋玄学》则注重玄学思想的历史轨迹,尤其注重对魏晋时代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介绍。这两书结合,可以大致勾勒出魏晋玄学的历史和理论面貌。 本书的撰写缘起于2004年春天。当时我正在思索《庄子》和《庄子注》的思想联系问题,准备以郭象《庄子注》为轴线再梳理一下魏晋玄学的历史和理论。此时,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思想学说史》(共九卷)正在撰写中,其中的“魏晋南北朝卷”由陕西师范大学的刘学智教授主编,刘先生盛情邀请我撰写这一卷中的“玄学篇”。张岂之先生思想深邃,学术视野开阔,哲学功底颇深,对魏晋玄学许多问题的见解乃金科之论。刘学智先生亦思想深刻,知识渊博,见解独到,史论皆精。在这二位前辈学者的关怀、指导下,我撰完了“玄学篇”,获益良多。到了2006年,我在原“玄学篇”书稿的基础上,又对一些魏晋玄学家的思想作了增补,遂成此书。在这里,我向张岂之先生、刘学智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文摘
第一章 魏晋玄学概论 一、魏晋南北朝时代及其社会形势和思想任务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一个时期。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甲子年)二月,以黄巾为标帜的农民起义军在七州二十八郡举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严密组织的农民大起义开始。是年底,黄巾起义就被镇压下去。但它给东汉王朝以沉重打击。尔后,东汉王朝苟延了35年就灭亡了。公元220年,曹丕代汉为帝,年号黄初元年,魏国始;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年号章武元年,蜀国始;公元222年,孙权称帝,年号黄武元年,吴国始;时三国鼎立成。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代魏为帝,年号泰始元年,西晋始。在魏废帝高贵乡公曹髦景耀六年(263年),魏军三路攻蜀,是年蜀亡;西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五年(是年为吴帝孙皓天纪三年,即279年),晋军五路大军攻吴,第二年(280年)三月吴帝孙皓降,吴亡,三国遂亡。三国的时间为:220-280年。 西晋自公元265年立国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监督异姓功臣和吴蜀地主,曾大封宗室为王,并允许王国置军,取消州郡武备,还陆续用诸王统率中央兵马镇守要害。公元290年晋武帝死,是年晋惠帝司马衷继位,改号永熙元年。晋惠帝是个白痴,朝政由贾后把持。贾后于惠帝元康元年(291年)杀掉当政的惠帝外祖杨骏,征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后又命楚王司马玮杀掉亮,不久又杀掉司马玮。
ISBN701007169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康中乾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