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7802287278/97878022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028131 类别: 图书 小说 中国 当代小说
《生如夏花》是霍艳15岁时写出的长篇小说。书中一个与作者同名的女孩子在云南某个地方开了一间叫做“那时花开”的客栈。以住进这件小客栈的不同人物为线索,展现了来来往往每个人的故事与心情。这六个令人心动的故事,或浪漫,或凄楚,或诡异,或曼妙,但都是那样奇妙与迤逦,反映出作者敏感而略带忧郁的心境,其中虽不乏有阴郁的心境描述,但都是率情率性,并没有灰暗的导向,而更多的是敏锐的感觉所至。
编辑推荐
《那时花开》和《生如夏花》都是歌手朴树的歌名。作者有驾御语言的超级能力,敏感、尖锐、无名的忧郁、莫名的喜悦,都在字里行间跳动,无论是何种心情,一切不掩不饰,不折不扣,径情直遂地看生活,直截了当地写自己,用近乎透明的视镜去观察,用接近全息的传真去表达,以他们“全打开”的胸襟和“不设防”的姿态,给读者以纯真而坦诚的感动。读《生如夏花》,使人感到作者的素养之好,起点之高,委实超越了她的实际年龄。对于文字和文学,作者似乎有天赋异秉,其微妙与灵动之处,有如天籁。
媒体推荐
“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拉·封丹 “这世上没有比哲学更能让人感到愉快和幸福的了,它充满乐趣,给我们带来节日的般的欢喜。一张忧郁沮丧的面孔不会是它的容身之处。” ——米歇尔·蒙田 “哲学起源于惊讶。” ——柏拉图
作者简介
霍艳,1987年6月29日生于北京,敏感任性的巨蟹座女子。北京电影学院就读,学习编剧以及电影史,但却讨厌看文艺片。 没事的时候习惯聊八卦,研究护肤品,对着偶像剧的帅哥流口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瘦身成功。最沮丧的事情是瘦下来又胖了。最近的愿望是背着笔记本电脑去没人认识的地方住上一段时间。永远的愿望是开一间咖啡馆养一条阿富汗猎狗喝着草莓味的酸奶晒太阳。7岁开始学习大提琴,小学开始小说创作,但作品都不幸夭折,真正完成的第一篇小说是十三岁写出来的《等等等等》,发表在榕树下的网站。14岁时和郭敬明,张悦然等人同期并满分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15岁再次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来一直坚持写作至今,发表出版的作品达五十余万字。出版过四部作品,分别是《地下铁》《sars时期的爱情》《生如夏花》《没有人像我一样》《浪漫满屋2》。
目录
比天空还要远(再版序言) 天空不要为我掉眼泪(首版序言) A001——那时花开 B001——逃之夭夭 B002——半成品的爱情 A004——肥胖者的悲哀 C005——有个女人叫塞宁 E006——我从来不是幽默的女生 003——光影流年 F001 and G001——左岸 右转 C002 and D007——尘封的回忆
序言
时至今日,《生如夏花》依然是被读者提及最多的一本书。 邮箱从2004年开始,陆续收到上千封邮件都是关于这本书,除了表示对《生如夏花》的喜爱外,他们追问我的都是同一个问题,真有庭燎这个地方吗?真有那时花开这家旅馆吗?可不可以为他们预留一个房间? 每当我面对这些问题时,都会无所适从起来,可以客气地回应他们的喜爱之情,却对于是否真存在“那时花开”这家旅馆而闪烁其词,因为我也不知道是否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那么一个情感丰沛的女子开过这么一家客栈,而来往的每个房客,都用自己的故事来交换在这里居住的机会。 有关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有关这个有故事的人共同居住的客栈,有关那块写满字的小黑板,都是我们一个无法释怀的梦。 这本书在2004年出版,而关于云南的梦在2005年的7月终于有机会变成现实,我一个人踏上了飞往丽江的飞机,在陌生的城市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我知道,自己其实是在探访那时花开存在的可能性。 而正是这种寻梦的信念,支撑我度过了高三最黑暗的时光,每当我与成堆的习题相伴到清晨的时候,我都告诉自己只要撑下去,我就能亲自踏上庭燎那片土地。 哪怕,那个取自于《诗经》的地方只是存在于我的梦境。 丽江的行程并不顺利,那片土地与我梦想里的庭燎大相径庭,当我看见穿着纳西族服装的导游拿着一面小黄旗让游客左顾右盼的时候,当我看见肯德基生意兴隆的时候,当我看见男女在河边对唱《老鼠爱大米》的时候,我都清楚地明白这个地方并不是我梦中的那片净土。后来我从大研古镇转战束河,虽然人工开发的痕迹过于浓重,但安静与清新的氛围依然让久居在城市的我感觉到浑身的舒畅,每天的生活就是睡到自然醒,穿上大摆的碎花裙子,木质的彩色镯子戴了满胳膊,踩着凉拖却能走很远的路,不着脂粉,头发用牛骨簪子盘起来,散发着自然清新的味道。 那曾经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 没有课本,没有父母的唠叨,没有同学间的尔虞我诈,没有老师的喋喋不休,没有尾气污染,没有物价飙升,没有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在我18岁的那年,我第一次停下了慌乱的成长步伐,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驻足下来。 每天下午都坐在咖啡馆里发呆,偶尔和店主聊起在北京的生活,面对大型犬也终于勇敢地伸出手去梳理它们的毛发,傍晚的时候在小餐馆里简单地以小吃来解决饥饿,而夜晚束河往往有一家酒吧或客栈是灯火通明的,各家客栈的店主都聚集在一起,一起品尝着美味的烤全羊,纳西族小伙子用尖刀拉下一块鲜嫩的羊肉递给我,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而我回敬他的就是把澜沧江啤酒一饮而尽。没有大型聚会的时候,我就会披着披肩穿着凉拖顺着诱人的香味跑到小巷子里吃香喷喷的烧烤,不到10块钱就能吃到肚歪,嚼着食物的时候心里有简单而微小的满足感。 那样的日子,我以为就会是永远。 虽然我永远不会知道,永远到底有多远。 在丽江的日子,我已经不再听摇滚,坐在飞机上听的唱片是信乐团的精选集,其中的《死了都要爱》、《离歌》半年后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了KTV里撕心裂肺的代表作。但安静居住的日子,听得最多的是法国香颂和佛教音乐,沉浸在那些低声的吟唱里,宛如隔世。 一天深夜,我在丽江市中心的花园广场逗留,在喧闹的酒吧喝了一点酒,然后就跑出来吹风。花园里有一个年轻男孩在弹着吉他唱着齐秦,他在附近的美发店当学徒,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吉他,而那把吉他的价钱只是我单程前往丽江机票的四分之一。我用尽全部积蓄甚至不惜与父母闹翻而完成在《生如夏花》里对梦境的追寻,但那时,我更想用身上的钱帮助他买一把吉他,能让他有在更多人面前歌唱的勇气。
文摘
那时花开的第一批客人是对年轻男女,从他们脸上遮盖不住的疲倦与身上的仆仆风尘,还有那惟一合用的红色行李箱,让我为他们的到来大胆地定出了自认最恰当的性质——私奔。因为私奔对我来说就是私底下迅速地离开,离开,两个人走得远远的,远远的,这样很好。 女人的身材很好,起码让我艳羡,精巧的白玉脖子,高高的颧骨,微微上翘的鼻子,精致的锁骨,我喜欢或者每个男人都应该喜欢这种瘦瘦高挑的女子,像荷莉?贝瑞,那个来到世界就是为了让男人吃惊得掉下巴的女人。她的性感毋庸置疑。男人们只要站在她的身旁,不是目瞪口杲就是浑身颤抖。她的脸蛋完美无缺,而她的身材又是对研究完美这门艺术的又一贡献。那个女人穿镶满蕾丝花边的粉红色无袖连衣裙,Y形领口配上她因喜悦而露出的红晕,妩媚,温柔,像朵含苞欲放的桃花,倾国倾城。 那个男人,那个所谓和她私奔的男人,有很干净的容颜,内心平静泛不起波澜,身上一股清凉,香甜的味道迅速在那时花开蔓延,比什么人工香料都来得真实、自然,让人感觉很薄荷。他冲我微笑,不卑不亢,谦和平淡,恰到好处,像个未经世事的顽童,纯真。只是当我发现他的身材真的像个孩子一样时心里的调味瓶子瞬时被打翻,酸甜苦辣一股脑地向上翻涌。记起母亲说爱情的标准身高是两人相拥时女人恰好到男人下巴,可以依偎在对方温暖的胸膛,感受温存,捕捉气息。只是两者的本末倒置让我惊诧甚至不知所措,我试图在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却发现一切只是徒劳。 最吸引我的是他们惟一的行李,那个红色的箱子,和我第一次独自远行时的箱子一模一样,有很精致的密码锁,我曾经因为忘记密码而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一个数字尝试,地铁车厢里如此喧哗、明亮,周围风景不曾细细察看就已烟消云散,某些人,某些事,邂逅,上演,离别,而我不过是个卸下全副武装,穿过光,穿过影,游弋在对于奇妙数字组合无限的遐想中,因为那个被密码牢牢锁住的红箱子里有我的全部家当,不过是几本书,纸张泛黄,封面残缺,几张唱片,残忍、破碎,敲击着、撕扯着,如此猛烈、撕心裂肺的旋律是不是,是不是就是我们最后的渔舟唱晚?一张打印下来的照片,一个我曾以为可以用爱交付一切的男人,微笑是在模糊容颜上惟一得以辨认的表情,刻下来的幸福时光如影像般永久驻足,这真是美妙的事情,当物是人非后,他的模糊容颜与清晰声音依然萦绕耳旁,他张开嘴,用嘴角上扬的特定弧度发出那奇怪的音节,霍霍,霍霍…… 姓名:昂风 桃天 性别:男 女 年龄:19 19 身份证号码:370602198308210305330101198310150426 留言:因为爱情我才意识到自己活在当下 就好像晴空下总感觉自己特别清晰 每个地方日出的时间都不一样 但愿醒来一定会有阳光 不管怎样天空至少会有一个太阳 夸父追日 一定是为了想要更加勇敢 后羿射日 一定是因为我又不小心想起了你 深夜,火车。 火车是很老式的绿色车厢,车皮开始无法挽回颓败地脱落。火车发出的声响打破山谷的平静,轮子与黝黑的磨合声让我无比安逸,我看了眼枕在我左肩膀的女人,她睡得那么平静,脸部皮肤白皙里透着粉红,好像请求我跟她言爱。她叫桃天,我的女人我的天使。她总是问我你知道我为什么叫桃天吗?
ISBN7802287278/978780228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霍艳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