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歇后语词典(双色本) 7101065643/97871010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一、《中华歇后语词典》共收录常见歇后语5000多条。生僻少见、方言色彩浓厚、思想不健康或书面语色彩较强的,原则上不收录。二、每个主条下面包括释义和举例两部分。一般选用比较流行的作为主条。副条不做解释,用“也作”“省作”等表示,列举在主条的后面,以供读者参考。 三、条目前后两部分之间用破折号(——)表示。 四、释义力求准确、简明。如有难字、歧义字、难词,先加注释。解释前先说明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如有谐音关系,一般用“×:与‘×’同音相谐”或“×:与‘×’近音相谐”。如有典故出处,说明其来历。最后解释条目的整体意义。 五、每一主条后面都有例句,大部分采自民间口传,一部分选自文学作品,并注明出处。有些例句虽选自文学作品,但在使用时有所改动,不再注明出处。例句中出现该歇后语,用“~”表示。 六、词典正文前列有《首字拼音检字表》,以便读者查阅。
编辑推荐
《中华歇后语词典(双色本)》是语文常备工具书。掌握歇后语,说话作文都出彩!
目录
前言 凡例 首字拼音检字表 正文
序言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它广泛流传于民间,因为其表达事理明白、生动、诙谐,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用文字记录时,两部分之间用“——”相连,表示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语气上的停歇。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作为我国特有的语言形式,歇后语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搜集、整理具有代表性且至今仍在广大群众口头流传的歇后语很有必要。为此,作者搜集编写了《中华歇后语词典》,收录了常见的歇后语共5000多条。
文摘
插图: 阿公吃黄连——苦爷(也) 爷:与“也”近音相谐。唉叹受苦或干活累。[例]李力向他的好友张勇诉苦道:“我整天累得腰酸背痛,可还是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三年了没长过一次工资,真是~。” 挨苦鞭子小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挨:忍受。比喻对于强硬作法不能接受。[例]小林对小刘说:“他这个人是~,咱给人家道个歉,说两句好话,说不定也就把问题解决了。”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比喻对付不了比自己势力强的或厉害的人却转而欺负那些软弱的人。[例]小林受了同事的气,回家却跟妻子发起脾气来。妻子骂他道:“你有本事去跟人家理论哪,别~呀!” 挨打的乌龟——缩脖千啦 本指乌龟的头缩了回去,转指因受惊吓等而缩手缩脚,放不开。[例]别看他平时有说有笑,可一到正式场合,他就像~。 挨刀的鸭子——乱窜 比喻惊慌失措、乱跑乱逃的样子。[例]他的功夫果然了得,几个流氓被他打得像~。 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媚骨 指为了讨好别人而不惜受辱,讥讽没有骨气和尊严。[例]张峰对王虎说道:“我最讨厌他那副嘴脸,见了比他官大的,经常是~。”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挨了刀:指被宰杀。指任人摆布、宰割,有时也指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ISBN7101065643/978710106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薛春民
尺寸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