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著学生读本: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镜花缘?封神演义(套装全4册)》包括了:《聊斋志异》、《镜花缘》、《封神演义》和《儒林外史》。《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他出身于一个书香之家,但是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因此从小就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在19岁时初应童子试,以考取第一而名振一时,然而在后来的乡试中屡屡受挫,直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
作者李汝珍(1763?—1830?),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曾任河南县丞,参加过对黄河决口的疏导和修堤的工作。他一生没得过功名,但学问渊博,熟悉各种杂艺,能文善诗,尤其精通音律,著有《李氏音鉴》。《镜花缘》是他晚年的作品,原书共有一百回。
《镜花缘》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打败了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的反叛。有一天醉后观花,令百花严冬齐放。众花神不敢违背圣旨,就齐聚皇家花园喷蕊吐艳。哪知违背了天规,被玉帝贬下凡尘为一百个才女。众花领袖百花仙子被贬到岭南,托生为唐敖的女儿小山。唐敖殿试落第,心情沉闷,就随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导游,观览了海外异国风情,看到许多奇人异事。后来进入小蓬莱,求仙弃世,一去不返。小山思亲心切,让舅父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回家,历经?磨难后终于找到小蓬莱,却意外地在泣红亭中录下一卷“天书”,上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迹。并遵照父亲的意思改名为唐闺臣。
第二部分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红亭天书上载的分毫不差。这些才女及第后,拜见宗师,连日饮宴,赋诗游戏,表演了书、画、琴、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术等,以及灯迷、酒令、斗草、投壶等,尽欢而散,唐闺臣也重返仙山。这时,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联合剑南节度使文芸,起兵反对武则天,一些才女也因姻亲关系加入军中,不少人殉难,终于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大阵,武则天失败。后来唐中宗复辟,仍尊则天为“大圣皇帝”,则天又下新诏,宣布明年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
《封神演义》也叫《封神榜》,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原书一百回,约近七十万字,由明朝中后期许仲琳搜集了许多民间神话、传话、野史以及说话人讲故事的底稿编写而成。这部书,反映出封建社会中人民对暴君的憎恨与惩治暴君的要求,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思想。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封神演义》的内容是按我国古代周武王讨伐商纣王这段历史,幻想而成的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历史上的确有个姜尚、字子牙的人,西周初年官至太师,称为尚父。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是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始祖,人们称他姜太公。据说兵书《六韬》就是他作的。在《金匮》、《搜神记》等书中逐渐把姜子牙神化;到《封神演义》形成,他作为书中主角被塑造成了一个神人。他曾在昆仑山跟随元始天尊学道,到七十二岁能上知阴阳、下识妖孽,预知未来,常和仙界交往。后奉师命下山辅佐周室。八十多岁被周文王拜为丞相,后又统帅许多道术高超之士,在众仙帮助下,协助武王起兵伐纣,终于完成兴周大业。最后,他又奉命封神。这样一来,《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和历史上的姜子牙,完全成了两回事。老子本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作者把他往前移了五六百年,放在了书中所描写的商代末年,塑造成了法力无边的道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伏羲、神农、女娲等人物,也编入书中的故事里。由此可知,《封神演义》虽然取材于武王伐纣的历史记载,实际上并不是根据历史事件演义而成的历史小说,而是一部跟历史没有多大关联的神仙和妖魔斗法的神话故事。
明代佛教、道教盛行。这两种教都流传着许多神怪故事,对我国民间的影响极为深广。书中所描述的故事始终贯穿着阐教与截教的斗争。由于神、魔介入了人类武王伐纣的战争,西方道人又时常来帮助阐教,再加上申公豹虽然是阐教门人,但出于对姜子牙忌妒,千方百计地鼓动截教和阐教道友去攻打西岐,阻挡周军过五关,这样故事情节就更加曲折了。另外,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成功地塑造了许多艺术形象,这也是《封神演义》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在民间,人们都很熟悉直钩钓鱼的姜子牙、大闹东海的小哪吒、脑袋朝后的申公豹、狐狸精苏妲己,以及随意变化的杨戬、钻地行走的土行孙、长着翅膀的雷震子等等。还有一大堆千奇百怪的武器,像乾坤圈、风火轮、打神鞭、飞电枪、捆仙绳、遁龙桩、开天珠、戮魂旗、番天印等等,都很新鲜、有趣。这些想象是积极的、健康的、优美的。
但是,《封神演义》原书情节有散乱、庞杂的弊病,也夹杂着一些封建糟粕。《封神演义》抽取了原书的精华,编写了三十三篇既独立成章,又互相联系的生动、引人的故事。在编写过程中,对原书中一些色情情节以及不合理的地方做了适当修改。对因果报应、“天数已定、在劫难逃”等宿命论思想,以及算卦、相面、画符、还魂托梦等迷信情节,尽量作了删削;为了说明故事的来龙去脉,保持故事情节完整,增强趣味性,也有一定保留。望大家阅读时,认清这些迷信思想是因为此书产生于封建社会,受时代局限的必然反映,是不科学的,在这里只能作为古典文学作品背影描写来欣赏,绝不能在生活中信其真而受骗,这是至关重要的。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讽刺长篇小说。
儒,古代读书人的通称。儒林,即指当时的文化教育界。外史,非正史也。合起来,书题的含意是:文化教育界、文人学者中的一些奇闻轶事和有趣的故事。
《儒林外史》产生的年代,正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已腐朽衰败,面临崩溃和灭亡的时候,作为专制统治的重要支柱之一的封建科举制度,其僵死、荒唐、血腥、残忍的本质已暴露得非常充分。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反映当时的历史、社会的一面镜子。《儒林外史》应运而生,成为一部全面批判和清算封建礼教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的伟大作品。书中极为生动地描写和刻画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形形色色的文人、学士,其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鲜明而又生动,真是可笑、可怜、可悲、可憎的一群!
放眼世界文学史的无比丰富多彩的巨大花园,以讽刺批判为特色的优秀作品数不胜数。就嘲讽的辛辣和批判的深刻性,以及与当时社会贴近的紧密程度来说,《儒林外史》都堪称是绝对经典和一流的。
另外,作为一部鸿篇巨制,《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也是绝对经典和一流的。艺术贵在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艺术。《儒林外史》与一般的长篇小说不同,它在结构特点和表现手法上也是富有创意和彻底创新的。
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著学生读本: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镜花缘·封神演义(套装全4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著·学生读本
作者简介
作者:(明代)许仲琳 (清代)吴敬梓 (明代)蒲松龄 等 编者:韩季华 韩盼山 李远杰 等
许仲琳(约1567—1620),亦作陈仲琳,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活动于于隆庆、万历年间。生平事迹不详,有些学者,专家以为许仲琳仅是别人托名,《封神演义》可能另有他人所著,到底是谁,尚有争论,现将有关资料汇集如下。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敬梓生平最恶举业,费20年心血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六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原本)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又有《诗说》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诗七卷,《中国小说史略》并传于世。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世,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蒲松龄,民族有争议,(1640年—1715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李汝珍(约1763一约1830年),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人(今属北京市)。19岁随兄李汝璜来板浦(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镇),居住在板浦场盐保司大使衙门里。其后除两次去河南做官外,一直居住板浦。李汝珍受业于经学大师凌廷堪,与乔绍傅、乔绍侨、许乔林是同窗。到板浦不久,李汝珍即娶许乔林堂姐为妻,与板浦二许结成姻亲。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音韵等,还精于围棋。乾隆六十年(1795年),曾于板浦举行公奕,与九位棋友对局。后又辑录当时名手对奕的200余局棋谱,成书《受子谱》,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刊行。许乔林在序言中称赞该书“为奕家最善之本”。李汝珍平生最大成就是写成古典名著《镜花缘》。此书是他在古海州地区(今属江苏连云港市)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古海州地区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名著。《镜花缘》自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鲁迅、郑振铎、胡适、林语堂等大家对它都有研究,评价颇高。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国外学者也致力于此书的研究,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镜花缘》已被译成英、俄、德、日等文字。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学者还相继来板浦考察此书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李汝珍晚年穷因潦倒。著有《镜花缘》、《李氏音鉴》、《受子谱》。现在,其板浦故居建有“李汝珍纪念馆”。
目录
《聊斋志异》目录:
偷桃
种梨
王六郎
崂山道士
蛇人
砍蟒
狐狸嫁女
妖术
狐入瓶
叶生
画皮
聂小倩
义鼠
丁前溪
水神
水莽草
九山王
张诚
汪士秀
商三官
连锁
于江
八哥
侠女
尾巴
海公子
雷曹
吴令
老饕
李伯言
促织
雨钱
驱怪
小猎犬
捉鬼射狐
胡四相公
济南道人
小翠
葛巾
黄英
……
《镜花缘》目录:
百花仙子
牡丹遭贬
群花下凡
出海寻花
肉芝朱草
君子国
水仙村
大人国
无肠国
元股国
黑齿国
小人国
鸟兽大战
神枪救命
白民国
淑士国
逃经两面国
美人鱼报恩
海外奇形人
歧舌国
智佳国
女儿国
男女还原
入山成仙
泛海寻父
两面国遇盗
仙姑献稻米
黑齿国访亭亭
女中侠
县考和郡考
余承志寻友
侠女救宋素
燕家村
红文馆
文杏阁
国舅寻苦花
发榜数炮
飞车行千里
凝翠馆
……
《封神演义》目录:
商纣王惹恼了女祸娘娘
苏护午门题反诗
狐狸精入体借形
妲已制炮烙
姜王后惨死
西伯侯姬昌被囚
雷震子救父亲
哪吒闹东海
痛打老龙王
师徒除女妖
哪吒第二次降生
姜子牙下山
火烧琵琶精
姜太公钓鱼
群妖入宫赴宴
比干剖心
黑虎擒侯虎
黄妃怒打苏妲已
黄飞虎一路闯关
申公豹决心助纣王
连战四圣四大天王
闻太师西征
误上绝龙岭
钻地行走的土行孙
小矮人结婚
苏护奉敕伐西岐
瘟神大散灾疫
姜子牙佳梦关前遇恶人
哼哈二将显神通
孟津大会诸侯
纣王断胫脸髓剖孕妇
商纣王摘星楼自焚
《儒林外史》目录:
王冕的故事
周进的故事
范进的故事
严氏二兄弟的故事
王惠的故事
蘧公孙的故事
娄府二公子的故事
马二先生的故事
匡超人的故事
真假牛布衣的故事
鲍文卿的故事
鲍廷玺的故事
杜少卿的故事
庄绍光的故事
虞博士的故事
萧云仙的故事
沈琼枝的故事
王秀才的故事
万中书的故事
市井四奇人的故事
文摘
插图:
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吓得躲在屋里。听得中了,方敢伸出头来说道:“诸位请坐,小儿方才出去了。”
那些报喜的人道:“原来是老太太。”大家拥簇着要喜钱。正在吵闹,又是几匹马,二报、三报到了,挤了一屋的人,茅草地上都坐满了。邻居也都来了,挤着看。老太太无奈,只得央及一个邻居去找他儿子。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直找到集东头,看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正在那里寻人来买。
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恭喜你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子。”
范进以为是哄骗他,只装没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
范进道:“你夺我的鸡做什么?你又不买。”
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
范进道:“高邻,你知道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什么拿这话来耍我?我又不同你玩,你快回去吧,不要误了我卖鸡。”
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摔在地上,一把拉了回来。报喜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正要拥着他说话,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一眼看见中间升挂的报帖,上面醒目写着自己高中广东乡试举人第七名。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仰,倒在地上,牙关紧咬,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连忙给他灌了几口开水。范进爬起来,又拍着手大笑:“噫!好!我中了!”
ISBN | bkbk996440 |
---|---|
出版社 |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