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器收藏鉴赏百科 780178698X/97878017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038339 类别: 图书 艺术 鉴赏收藏 玉石
《古玉器收藏鉴赏百科》全方位介绍古玉器的鉴赏知识,把标准玉器按年、代排列,使读者对历代玉器的用料、形制、纹饰、品种、做、工等都能了如指掌,助你从容走进古玉器鉴赏和收藏的大干世界。鉴赏古玉器的基本方法。一是以科学发掘的出土玉器为标准器,二是以历史学、艺术史学成果系统地整理出的传世玉器为标准器;三是适当地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检测。
编辑推荐
《古玉器收藏鉴赏百科》: 收藏文化艺术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意义不仅仅是保值、增值,更重要的是收藏了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精神……使其流传千占,激励我们奋发图强。 艺术品收藏,历来足以探源、断代、辨伪、品评为出发点的,收藏者需要立足于一个知识平台上,才能大显身手。本丛书的出版,正基于这一个目的。
作者简介
周南泉,男,汉族,1936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县,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社会兼职有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暨玉器鉴定组组长。
目录
古玉器基础知识 一 玉料 二 玉器工艺术语 三 古玉器主要品种及基本形制 四 玉器纹饰 五 古玉器鉴定 新石器时代玉器鉴赏 一 红山文化玉器鉴赏 二 大汶口文化玉器鉴赏 三 龙山文化玉器鉴赏 四 含山文化玉器鉴赏 五 良渚文化玉器鉴赏 六 石家河文化玉器鉴赏 七 齐家文化玉器鉴赏 八 台湾卑南文化玉器鉴赏 夏商周玉器鉴赏 一 商代玉器鉴赏 二 西周玉器鉴赏 三 春秋战国玉器鉴赏 秦汉至隋唐五代玉器鉴赏 一 秦汉玉器鉴赏 二 魏晋南北朝玉器鉴赏 三 隋唐五代玉器鉴赏 宋辽金元玉器鉴赏 一 宋代玉器鉴赏 二 辽金玉器鉴赏 三 元代玉器鉴赏 明清长器鉴赏 一 明代玉器鉴赏 二 清代玉器鉴赏
序言
近十几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间收藏活动十分活跃,特别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出现,为我国民间收藏活动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新的交易方式。 现代艺术品收藏活动的本质是利用社会公认的艺术收藏品作为媒介的投资理财活动。艺术收藏品一般都具有稀少性(甚至是唯一性)、历史性、资料性、资源性、艺术性、社会认同性和高价值。因此,能成为现代艺术收藏品的,都应当具备上述种种特性。过去很少有人认为是文化艺术品的明清硬木家具,正是具备了上述种种特性,在现代的条件下成为最热门收藏品类。但一般家具,也正因为缺少上述一些特性,故不能成为艺术收藏品。 艺术品收藏最核心的问题是识别真假和价值评估,这也是广大收藏爱好者最关心的问题。凡见过鉴定专家鉴宝的人,莫不为专家慧眼识真伪的能力所折服,认为他们有鉴宝秘诀。其实鉴宝秘诀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说有,是说专家的确实有过人经验和眼力,所以在鉴宝的瞬间能想到常人所想不到、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文摘
插图: 古人按和田玉料产出的形态,分为籽料、山流水料和山料三种基本类型,这种分类还有把玉器材质进行分档次的用途,如一件用籽料制作的玉器,通常要比一件用山料制作的玉器档次高。 (1)籽料 玉原产地是在高山的矿床中,表层矿床因自然风化而破裂破碎了,又被冰川、泥石流、河水不断冲刷等原因被逐渐冲到河床的下游,由于长期处于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玉石上的石质部位、有绺裂的部位、尖锐突出的部位……都逐渐破碎了,玉石块变为鹅卵石状,表面光滑,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玉质更纯了。这就是籽玉.采集方法是“捞玉”。籽玉是最佳的玉料,因长期被氧化、受浸等诸多原因,籽玉表皮颜色与内部颜色不同。一般以籽玉外皮颜色命名,表皮为白色者,叫“光白籽”;黑皮者,名“黑皮籽玉”;虎皮色者,名“虎皮子”;枣色者,名“枣皮子”,等等。籽玉的玉质很好,内部质量好把握,材料利用率较高。 (二)山流水料 山流水料形成的原因与籽玉相同,只是在自然环境中受风化时间还不够长,尚未完全变成籽玉,材质在籽玉与山料玉之间,也是一种优良料种。采集方法也是“捞玉”。 (3)山料 山料,是指从矿床中开采出来的软玉矿石,山料的形状与开采方法有关,大多数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较粗糙,断口不齐,又叫碴子玉,其材质分为白玉、青白玉等。山料是原生软玉矿石,因没有经过自然风化的筛选,玉质和石质仍混杂在一起,故质地远远不如籽玉,也不如山流水玉。古代称矿井为坑,不同矿井产出的玉料,又叫“xx坑料”。
ISBN780178698X/978780178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