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以养体 978753332302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1043528 类别: 图书 艺术 建筑 建筑艺术史
内容简介
中国和世界各地居民一样,对居住环境的重视由来已久。但中国早熟的哲学把深奥的哲理注入居住理念,从而产生了以居住养身、以居住养心的思想。《居以养体》是一部围绕居住环境来探讨养体、养心的通俗读物。书中涉及了古今中外许多方面的知识,既有设计文化,又有设计原理,还有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民俗知识,并将各方面知识都汇集到“居以养体”这个主题上来。
编辑推荐
《居以养体》:人类从自觉选择向阳的洞穴群居开始,趋利避害的居住意识已经萌芽,时至今日舒适合理的家居环境,依旧是每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追求之一。 你想在闲暇时间轻松地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吗?你想知道一些平常了解不到的家居装修知识吗?你认为古代家居风水中的原理具有科学性吗?你知道什么样的家居对人的身心乃至道德修养是有益的吗? 《居以养体》可以深入浅出地解答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薛娟,1972年生于新疆伊犁,祖籍山东泰安。设计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原理与史论研究。现为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在《装饰》、《文博》、《美术大观》、《中国建筑装饰装修》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及建筑环境设计项目。
目录
居所与身心的和谐 历史篇——传统家居文化的厚重底蕴 一、远古“人居”溯源 二、“藏风得水”的智慧 三、东方魅力的形成 四、“礼”性的建筑 五、玄禅之风,师法自然 原理篇——“居以养体”的家居设计理念 一、“孟母三迁”为哪般 二、居住空间巧营造 三、绿色环保靠植物 四、陈设细节莫忽视 五、有水就有“才”和“财” 六、光色宜人定健康 升华篇——养体·养心·养德 一、“克己复礼”与“俭以养德” 二、室之四角与“廉隅”之志 三、贯穿古今的轴线与“中庸”精神 四、“以和为美”的理想境界 五、阴阳太极图与五行生克说 六、“彻上露明造”与务实精神 七、“美卑宫,恶竣宇”——尚德在建筑上的外在体现 八、“百善孝为先”的装饰主题 象征篇——吉祥寓意与人生劝勉 一、寓意吉祥平安的鸱吻 二、“狮”代同堂与抱鼓石 三、如意草和宝相花 四、贴春联,迎新年 五、铺首、门神驱鬼邪 六、纹样图案寓吉祥 结语——说不完的传统家居文化 附录一 各地民居 附录二 孔府 附录三 苏州园林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衣、食、住、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对生活的精准概括和诠释,其中“住”显然是人类解决了温饱之后的最重要的一个目标。从原始社会的茅茨土阶、诸侯贵族的宫室高台到封建帝王的陵寝宫殿、文人士大夫的“市隐”园林,从传统的四合院到现代社会嵯峨相接的高楼大厦——无论生、死、贫、富,轮番演绎着的是追求居住环境的“养体”、“养心”、“养德”的精神。而许多世世代代相传的趋利避害的方法,又成为争议的焦点。“科学”的和“非科学”的,真假难辨,令消费者和设计师们迷惑。那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代,我们是否可从传统文化中体悟到些什么呢? 衷心地感谢齐鲁书社的李兴斌先生和刘玉林先生的信任,给我这个思考和表达的机会,终于将这本书付梓。其间虽然历经寒暑,却的的确确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原定的“传统家居设计文化漫谈”在我的漫无边际的思维驰骋中真的成了漫谈——连现代也说啦!或许,这正是策划者和作者的初衷,对于古代优秀文化理念的解读不就是为了让现代人应用的么?如果能做这个桥梁,何乐而不为呢? 感谢我的导师苏州大学诸葛铠教授为我欣然作序,您的学识和为人是我教书育人的航标。
文摘
二、“藏风得水”的智慧 从中国上古时代的传说中,可以得知最早的居住形式有两种:穴居和巢居。 远古时候,人类居住在地面上,经常遭受禽兽的攻击,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伤亡危险,天然的石洞是原始人首要的栖息选择地。在我国北方今山西和陕西一带,先人们受啮齿类动物的启发,在黄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并用石头或树枝挡住洞口,这样人居住在里面就安全了许多。而我国南方的气候和地貌与北方有很大差异,土质松软不适于打洞,茂密的丛林中蛇虫野兽出没。幸而有巢氏出现了,传说他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苍梧,曾经游历仙山,得仙人指点而有了超人的智慧。他受鸟类在树上筑巢的启发,最先发明了“巢居”。他指导人们用树枝和藤条在高大的树干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顶都用树枝遮挡得严严实实,既能挡风避雨,又可防止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人们非常感激这位发明巢居的人,便推选他为当地的部落酋长,尊称他为有巢氏。 上古穴居而野处。(《周易·系辞下传》)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庄子·盗跖》) 这些文字记载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巢居的设计是长江以南地区因地制宜的建筑样式,它引发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意识。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些原始人逐渐摆脱了天然穴居和野外巢居的形式,但是,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是当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由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活动。
ISBN9787533323028
出版社齐鲁书社
作者薛娟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