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已故著名作家高阳擅长于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其考据之所得,用于评史述史,纠谬补遗,亦用于创作历史小说,因此他在历史方面有许多令人惊奇的展现,在文学方面也有颇为丰硕的成果。本书是高阳的杂文集,有感旧怀人之作,有若干小考证附《阅微新记》四篇,有对文学和文人的一些看法及若干书评,有历史新发现。书中附有时人对高阳作品的品评及高阳的世系和著作目录,对于了解高阳其作其人极有裨益。
序高阳
从事历史小说写作以来,二十余年心血所积,得书若干;计字又若干?说实话连我自己都不甚了了,约略而计,出书总在六十部以上;计字则平均日写三千,年得百万,保守估计,至少亦有两千五百万字。所谓“著作等身”,自觉无忝。
上下五千年,史实浩如烟海,所以我的小说题材,永远发掘不尽;更堪自慰的是,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无一处没有我的读者。有些读者奖饰之殷,期勉之切,在我只有用“惭感交并”四个字来形容心境。
行年六十有五,或许得力于凡事看得开;更应庆幸于生活在自由自在、不虞匮乏的大环境中,所以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可说并未老化;与笔续盟,廿载可期。不过今后的笔墨生涯,一方面从事创作;另一方面亦须整理旧稿。
这本集子是名符其实的杂文、内容庞杂,大致可分为五部分,有杂感;有感旧怀人之作;有若干小考证附“阅微新记”四篇,这部分在我自己看来是分量最轻的;还有提出我在对文学与文人的一些看法及若干书评;最后一部分、收录了四篇稿子:谈三百年前的一次大地震、谈历史上的哈雷彗星、谈康有为;谈伊藤博文与西太后,都有一些新发现在内。我写小说,从不把自己的影子摆在里面;而频年以来,居然常有人对“高阳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发生兴趣;我这本杂文或许能使这些爱护我的读者,稍得满足。当然,出这本集子的目的,不仅于此;就我个人来说,有些稿子,固鸡肋之不如,但也有几篇,是多年心血所累积,可以显一显我的“功力”,确信能为知音所赏,而不忍舍弃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但愿这本杂文能不负此四字。
ISBN | 7806761594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作者 | 高阳 |
尺寸 | 16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