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学生阅读名家美文(创作卷)》内容简介:美文必以美取胜。抓住了思考,又抓住了情,这个集子就有了特色。说起来,美文是难写的,它要求要以最简洁的文字、最真挚的感情写出自己的所见的闻、所历所感。我们在学校课本里所读到的名家散文,基本上就属于这类作品。由此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检验一个作家写作水准的,当是看他能否写好这样的美文。
《学生阅读名家美文(创作卷)》特别适合于中学生、大学生阅读,同时也适合于其他层面的读者。它可以帮助大家提高综合素质,开拓视野。相信大家会喜欢它,并从中受益。
编辑推荐
《学生阅读名家美文(创作卷)》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媒体推荐
写作是我最好的学习方式。新的生活气象,新的语言词藻,新的思索方式,新的经验体验,新的知识信息,新的形式方法,就像清泉活水,永远奔流,永远被搞写作的人所汲取所运用所消化所生发所沉淀积累——学以致用,用也是学,没有比写作者的学习更诱人的了。
——王蒙
中医里有一句术语,叫做“炼蜜为丸”。我把许多真实的故事捣烂,像捣药的兔子一样,操作不停。我最后制出一颗药丸,它和所有的草药茎叶都不相同,但毫无疑义,它是它们的儿子。
——毕淑敏
对生活的感悟是写文章的人的永恒命题,她是一切思想和主题的命脉,所有的思想和哲理都源于生活。
——石钟山
目录
我和图书馆/王蒙
第一次投稿/陈忠实
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毕淑敏
速成时代/蒋子龙
把生活变成艺术/残雪
处女作/张抗抗
秘密之花/林白
我与《中国作家》/徐坤
关于《木木》的回忆/梁晓声
文心当如丝/叶文玲
文学青年/叶兆言
顽童变成小书迷/叶辛
我的故事/毕淑敏
我的朋友是红狐/虹影
木匠致铁匠/王小妮
内心的故乡/林白
台湾版《温家窑风景》自序/曹乃谦
渴望激情/苏叔阳
炼蜜为丸/毕淑敏
读书与练笔/石钟山
我的文学之路/徐坤——答《中学生》杂志
难忘的处女作/叶辛
我与散文/林白
写作的快乐/王蒙
借助巨人的肩膀/陈忠实——翻译小说阅读记忆
背着药包上学堂/毕淑敏
企盼奇迹/残雪
探亲“大补”/张抗抗
我的“成名作”/徐坤
每一篇都从零开始/毕淑敏
酸甜苦辣说小说/叶文玲
文学少年/叶兆言
时光从我这里夺走的,你又还给了我/林白
我的选择/虹影
怀念手稿时代/徐坤
说说《佛的孤独》/曹乃谦
与寂寞相伴/毕淑敏
浅谈从小说到影视/石钟山
关于《厨房》/徐坤
走向文学/王蒙
最初的操练/陈忠实
写作是一种命运/毕淑敏
锤炼/残雪
我与文学/梁晓声
女儿,你是在织布吗/毕淑敏
囫囵吞枣/徐坤
我写的几个旧派人物/叶兆言
写家及其他/石钟山
小入书/徐坤
陷入与沉浸/陈忠实——《延河》创刊五十年感怀
我编的几本书/叶兆言
小说创作谈(一)/曹乃谦
小说创作谈(二)/曹乃谦
小说创作谈(三)/曹乃谦
文摘
背着一周的粗粮馍馍,我从乡下跑到几十里远的城里去念书,一日三餐,都是开水泡馍,不见油星儿,顶奢侈的时候是买一点杂拌咸菜;穿衣自然更无从讲究了,从夏到冬,单棉衣裤以及鞋袜,全部出自母亲的双手,唯有冬来防寒的一顶单帽,是出自现代化纺织机械的棉布制品。在乡村读小学的时候,似乎于此并没有什么不大良好的感觉;现在面对穿着艳丽、别致的城市学生,我无法不“顾影自卑”。说实话,由此引起的心理压抑,甚至比难以下咽的粗粮以及单薄的棉衣遮御不住的寒冷更使我难以忍受。
在这种处处使人感到困窘的生活里,我却喜欢文学了;而喜欢文学,在一般同学的眼里,往往是被看做极浪漫的人的极富浪漫色彩的事。
新来了一位语文老师,姓车,刚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第一次作文课,他让学生们自拟题目,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是我以前所未遇过的新鲜事。我喜欢文学,却讨厌作文。诸如《我的家庭》、《寒假(或暑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这些题目,从小学做到中学,我是越做越烦了,越做越找不出“有意义的一天”了。新来的车老师让我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有兴趣了,来劲了,就把过去写在小本上的两首诗翻出来,修改一番,抄到作文本上。我第一次感到了作文的兴趣而不再是活受罪。
我萌生了企盼,企盼尽快发回作文本来,我自以为那两首诗是杰出的,会震一下的。我的作文从来没有受过老师的表彰,更没有被当做范文在全班宣读的机会。我企盼有这样的一次机会,而且正朝我走来了。
车老师抱着厚厚一摞作文本走上讲台,我的心无端地慌跳起来。然而四十五分钟过去,要宣读的范文宣读了,甚至连某个同学作文里一两句生动的句子也被摘引出来表扬了,那些令人发笑的错旬病句以及因为一个错别字而致使语句含义全变的笑料也被点出来,终究没有提及我的那两首诗,我的心里寂寒起来。离下课只剩下几分钟时,作文本发到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车老师用红墨水写下的评语,倒有不少好话,而末尾却悬下一句:“以后要自己独立写作。”
我愈想愈觉得不是味儿,愈觉不是味儿愈不能忍受。况且,车老师给我的作文没有打分!我觉得受了屈,辱。我拒绝了同桌以及其他同学伸手要交换作文的要求。好容易挨到下课,我拿着作文本赶到车老师的房子门口,喊了一声:“报告一”
获准进屋后,我看见车老师正在木架上的脸盆里洗手。他偏过头问:“什么事?”
我扬起作文本:“我想问问,你给我的评语是什么意思?”
车老师扔下毛巾,坐在椅子上,点燃一支烟,说:“那意思很明白。”
我把作文本摊开在桌子上,指着评语末尾的那句话:“这‘要自己独立写作’我不明白,请你解释一下。”“那意思很明白,就是要自己独立写作。”“那……这诗不是我写的?是抄别人的?”“我没有这样说。”“可你的评语这样子写了!”他冷峻地瞅着我。冷峻的眼里有自以为是的得意,也有对我的轻蔑的嘲弄,更混含着被冒犯了的愠怒。他愤出一口烟,终于下定决心说:“也可以这么看。”
我急了:“凭什么说我抄别人的?”
他冷静地说:“不需要凭证。”
我气得说不出话……
他悠悠抽烟:“我不要凭证就可以这样说。你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歌……”
于是,我突然想到我的粗布衣裤的丑笨,想到我和那些上不起伙的乡村学生围蹲在开水龙头旁边时的窝囊,就凭这些瞧不起我吗?就凭这些判断我不能写出两首诗来吗?我失控了,一把从作文本上撕下那两首诗,再撕下他用红色墨水写下的评语。在要朝他摔出去的一刹那,我看见一双震怒得可怕的眼睛。我的心猛烈一颤,就把那些纸用双手一揉,塞到衣袋里去了,然后一转身,不辞而别。
我躺在集体宿舍的床板上,属于我的那一绺床板是光的,没有褥子也没有床单,唯一不可或缺的是头下枕着的这一卷被子,晚上,我是铺一半再盖一半。我已经做好了接受开除的思想准备。
ISBN | 7538728651/978753872 |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作者 | 王蒙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