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照研究资料(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 7802477638/97878024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内容简介
王统照,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王统照研究资料》分生平及文学活动,创作自述,创作评论,资料目录索引等四个部分,全面收集了关于王统照的研究资料。
编辑推荐
《王统照研究资料》:《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是国内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内容最系统的一套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丛书收录国家“六五”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图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的研究成果,由最权威的学者,穷数年心力,从浩如烟海的文献、笔记、访谈、作品中,筛选出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汇编为重要作家的研究资料,重要文学运动、文学社团和思潮的研究资料,以及包括文学期刊目录、主要报纸文艺副刊目录等在内的文学书刊资料三个系列,全套丛书共一百余种,现由本社出版发行,以期嘉惠学林,传诸后人。
目录
生平资料 师陀传略 师陀生平年表 师陀自述 被迫改名的师陀(黄俊东) 一个默默勤奋写作的老作家(新枝)——访师陀 创作自述 《里门拾记》序 《黄花苔》序 《落日光》题记 回忆我写《金子》 《野鸟集》前言 《江湖集》编后记 《无名氏》序言 《看人集》题记 《上海手札》后记 《马兰》成书后录 《马兰》小引 谈《马兰》的写成经过 《果园城记》序 《果园城记》新版后记 《夜店》献词 《夜店》赘言 致“芦焚”先生们 《历史无情》附记 从《三个小人物》到《历史无情》 《石匠》后记 从我的旧笔记而想起的及其他(代序) 《西门豹》后记 《芦焚散文选集》序言 《恶梦集》序言 《芦焚短篇小说选集》序言(节录) 谈《结婚》的写作经过 师陀谈自己的生平与创作——访师陀 评论、研究论文选编 读《里门拾记》(刘西渭) 《里门拾记》(杨刚) 论芦焚的《谷》(金丁) 评《谷》及其他(王任叔) 《谷》和《落日光》(孟实) 《无名氏》(杨洪) 《期待》(肖下) 《果园城记》(节录)(唐迪文) 师陀与他的《果园城记》(尹雪曼) 《大马戏团》(洛城) 评《大马戏团》(庸夫) 《大马戏团》评(周信) 评《大马戏团》(小马) 《大马戏团》(白地) 评《大马戏团》(靳苓) 《大马戏团》的编剧(张松乔) 《大马戏团》礼赞(廖光) 《大马戏团》与改编(李健吾) 《大马戏团》初次演出时的舆论(小马等) 《大马戏团》(徐调孚)——读剧随笔之二 《大马戏团》的天地(竹秋) 《夜店》短评八篇 (索非李健吾唐锼郑振铎景宋巴金调孚夏衍) 看了《夜店》(张骏祥) 《夜店》(端木蕻良) 关于《夜店》(葛一虹) 从改编谈到《夜店》(草丝) 师陀的《结婚》(唐浞) 《中国新文学史稿》(节录)(王瑶) 《中国现代文学史》(二)(节录)(唐弢主编) 《中国现代小说史》(节录)([关]夏志清著舒明译) 师陀小说漫评(刘增杰) 谈师陀的散文(林非) 师陀的《铁匠》与《邮差先生》(鲍霁) 《儒林外史》和中国近代小说中的几点联系(节录) ([波兰]东方研究所斯路普司基著赵家璧译) 读师陀同志的《伐竹记》(西渭) 芦焚“创造的描写”(林真) 散文气氛的营造(林真) 评《大马戏团》(庸夫) 《大马戏团》评(周信) 评《大马戏团》(小马) 《大马戏团》(白地) 评《大马戏团》(靳苓) 《大马戏团》的编剧(张松乔) 《大马戏团》礼赞(廖光) 《大马戏团》与改编(李健吾) 《大马戏团》初次演出时的舆论(小马等) 《大马戏团》(徐调孚)——读剧随笔之二 《大马戏团》的天地(竹秋) 《夜店》短评八篇 (索非李健吾唐锼郑振铎景宋巴金调孚夏衍) 看了《夜店》(张骏祥) 《夜店》(端木蕻良) 关于《夜店》(葛一虹) 从改编谈到《夜店》(草丝) 师陀的《结婚》(唐浞) 《中国新文学史稿》(节录)(王瑶) 《中国现代文学史》(二)(节录)(唐弢主编) 《中国现代小说史》(节录)([关]夏志清著舒明译) 师陀小说漫评(刘增杰) 谈师陀的散文(林非) 师陀的《铁匠》与《邮差先生》(鲍霁) 《儒林外史》和中国近代小说中的几点联系(节录) ([波兰]东方研究所斯路普司基著赵家璧译) 读师陀同志的《伐竹记》(西渭) 芦焚“创造的描写”(林真) 散文气氛的营造(林真) 著作年表 著作年表 著作目录 著作目录 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研究资料目录索引 编后记
后记
一、本书所收资料截至1982年6月底。 二、本书所收资料,分类后均按发表、出版的先后排列。第一类为王统照的生平及文学活动材料,其中包括传略、生平及文学活动年表和其他人的回忆材料。第二类为创作自述,主要是诗文集的序跋。第三类为创作评论,包括研究其创作道路、评论其具体作品的文章。第四类为其他材料。其中有的是本“丛书”例言所规定的,如著译书目、著译系年、研究资料目录索引等;有的是为研究者提供方便新增写的,如编辑生涯、笔名录等。 三、本书所收资料,均从最初发表的报刊或初版的书籍上选录,除与王统照无关的内容外,一般原文,全文照录。其中与史实不符者,未一一注明。编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反复查证的结果,都收入传略、年表、书目、系年等材料中,请参阅。 四、本书编定时,山东人民出版社的《王统照文集》第四、五、六卷尚未出版,有关叙述,系根据校样或初稿而写。 五、本书编辑过程中,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徐适翔、沈承宽、张大明,王统照的家属王济诚、王立诚,以及田仲济、臧克家、陈漱瑜、陈子善、汤逸中、吕家乡、房福贤等同志,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青岛市图书馆、青岛市档案馆,北京大学、北京师大、上海师大、上海师院、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大等院校图书馆的热情指导和帮助,谨此致谢!
文摘
7月,波茨坦会议后,抗日战争胜利大局已定,遂自沪上密回青岛,仍化名王恂如,在齐东路租房居住。北归前,友人唐弢等饯行,席间慨然赋诗:“蹉跎十年负江南,双鬓徒赢雪色添!梦寐海隅思钓咏,园林故里竞戈铤。飘凌空有逍遥羡,艰悴深知来复缘。敢向人天存怨想,尚拟努力补华年。” 8月,日寇投降,返回观海二路四十九号故居,时已被敌掠抢一空,原有书物,荡然无存。 10月6日,作小简述近况以慰沪上旧友,在《文汇报·世纪风》刊出。 10月16日起,以《丁卯集》为总题,在《文汇报·世纪风》连载旧体诗一组。 10月30日,在青岛《民言报》撰文,建议在收复区内中小学应加强史地常识的教学。 11月,青岛创办“东方文化馆”,友人约列名为发起人之一,实未参加。 12月19日,为青岛《民言报》主编文艺副刊《潮音》,至次年3月24日停刊,共出29期。所写代发刊词《前奏》,流露出对战后时局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未来的热切憧憬。通过这块园地,向青岛读者介绍了全国“文协”的文告和郑振铎、郭绍虞、丰子恺等的作品。 本年冬至翌年春,受老同学约请为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整理外文图书资料,不久即辞职家居。 1946年 50岁 1月9日,在《民言报·潮音》发表新诗《公道》,一面愤怒指出“公道”已成为达官贵人的骗局,一面坚信“朔风吹掠后总会把春阳送转”!
ISBN7802477638/978780247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冯光廉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