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悠悠岁月:茅盾与共和国领袖交往实录》叙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几位共和国领袖与茅盾一生交往的历史,结合作者几十年来收集的珍贵手迹、照片及史料,用流畅的笔调记录了一代文学巨匠与共和国领袖们的真诚交往和友谊,展现了他们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共同交往中显现出的气吞山河的宽广胸怀和以江山社稷为重的豪迈情愫。
编辑推荐
《悠悠岁月:茅盾与共和国领袖交往实录》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钟桂松,浙江桐乡人,曾长期在地方宣传文化新闻部门工作,先后任浙江桐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浙江电视台台长。业余研究现代文学,先后出版《茅盾传》、《沈泽民传》以及丰子恺、钱君匋、陈学昭、徐肖冰等传记著作和《二十世纪茅盾研究史》等学术著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浙江省新闻出版(版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目录
茅盾与毛泽东
沪上建党共同奋斗
地方党会议与中央毛委员初次相见
担当中央联络员传递情报无数
为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当助手
延安叙旧说红楼
新中国的创建中,毛泽东劝说,众望所归。茅盾当文化部长
运动无数,小心跋涉
对领袖的尊敬到永远
茅盾与周恩来
心仪已久,却在抗战中武汉初见
周恩来从重庆召唤却让离开重庆,都是关心
女儿留延安意外去世,周恩来亲自道歉
新中国的阳光里共同构筑共和国文化大业
可以倾诉的人民总理,文化部长直抒胸臆
贯彻总理要求,艰难中的茅盾依然坚持原则直面江青
总理去世,茅盾仰天浩叹
茅盾与朱德
去延安途中西安相见
黄帝陵前纵论古今民族大义
新中国的朝阳里,共襄建国大业
朱老总关心文化民生,文化部长铭感不已
诗人元帅的文化情
总司令驾鹤西去,文学巨匠泪涟涟
茅盾与陈云
青年时代在同一个机关闹革命
黄浦江边热血沸腾,为职工争权益
各奔东西十五年延安相见格外亲切
共和国经济文化建设两人都尽心竭力
陈云独到见解江南文化成经典
劫后余生共度好时光,代表党中央关照茅盾回忆录
巨星陨落,陈云提前向老友告别,一片真情
茅盾与张闻天
青年时代情同手足
与茅盾胞弟两次同学先后同为中共宣传部长
延安相聚张闻天关照无微不至
张闻天落难茅盾坚守人格为老友清白作证
晚年怀念张闻天依旧真情一片
茅盾与董必武
相同的家庭背景,相近的性格特征,走在共同的革命道上
都是中共建党功臣
都是国民党二大代表
武汉舆论阵地共同战斗
同车离开延安,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
新中国里共同在人民政府里服务
身处逆境仍惦记老友茅盾,让女儿去四处打听
一生尊重,历久弥坚,都是革命先驱
后记
后记
茅盾长长的一生中,经历了20世纪中国最为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时代。从他记事起,嘉兴、乌镇的辛亥革命,上海的五四运动,中共创建,“五卅运动”,广东的中山舰事件,武汉大革命运动,“四一二事变”,30年代世界金融危机,上海“一二八事件”,“八一三事件”,抗日战争,新中国的创建,“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几乎所有的时代风云,都让茅盾这位文学巨匠赶上了,他是这些时代风云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尤其让后人感到,茅盾这样的人生阅历,横跨政坛、文坛,而且是信仰始终如一的亲历者,这是茅盾煌煌三卷回忆录所无法包括的。茅盾年轻时是位积极的革命者,文学编辑的职业,让他有更多机会去了解世界大势,了解社会发展规律,从而与社会革命进步人士的共同奋斗,进一步确定了自己以改造社会潜心革命作为青年时期茅盾日夜奋斗的方向。大革命失败后,茅盾从政治前线返回文学第一线,用自己的文学天才创作小说,然而几乎是一举成名,笔名茅盾取代了本名沈雁冰,更为广大读者所认识,沈雁冰的名字只在蒋介石的通缉名单里不住出现。但茅盾为之倾注过大量心血的中国共产党,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与茅盾保持一段距离后,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抗战后在形式上,茅盾是在统战行列,而实质上已在中共党内的直接关照下从事进步文化活动。
文摘
插图:
毛泽东在湖南的这些革命活动,与上海的中共中央肯定要报告和联络的,只不过在建党初期,地下状态和条件的限制,已经无法从茅盾担任中央联络员的岁月里寻找毛泽东与茅盾联络的痕迹。估计文字记录档案历经战乱,也许早已不在世上了。如果有湖南党组织给党中央的报告,那肯定是由茅盾转送党中央的。
1922年7月,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党的二大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和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最低纲领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党的二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本来是要去参加的,但据他自己说:“可是忘了开会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错过了这次大会。”茅盾虽然在上海,而且会议就在李达、王会悟夫妇家里召开,等于在亲戚家里召开,但茅盾也没有参加。
虽然毛泽东、沈雁冰都没有参加中共二大,但仍都在为中国革命奋斗着。
那么,毛泽东与茅盾在革命活动中是什么时候见面的?是在什么情况下首次见面的,历史沧桑,光阴荏苒,在毛泽东的史迹里,却难觅初次与茅盾会面的踪迹,因为毛泽东当时到上海次数不少但都是秘密抵达秘密离去,来去匆匆,不可能留下什么文字痕迹可寻。
ISBN | 7010082804/978701008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钟桂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