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中国文论的史与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6辑)》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许多重要论题,如中国古代文论之现代观、《文心雕龙》的风骨论、唐宋诗之争与文变观、中国古典悲剧之大团圆结局的文化解读等,材料丰富、论证到位,颇多新见,有较高学术价值。
编辑推荐
《中国文论的史与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6辑)》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郭豫适,教授。广东潮阳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华东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及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校委员会学科评议员、中文学科组召集人(之一)。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副主编。专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著有专著《中国古代小说论集》、《论红楼梦及其研究》、《红楼梦问题评论集》、《中国小说批评史略》(合作),主编《民族文化的扬弃与发展》、《三国演义选粹》、《红楼梦研究文选》、《历代世说精华》丛书(5卷)等。《红楼研究小史稿》及《续稿》获1986年上海市社科著作奖,《全面理解毛泽东有关文学问题的论述》、《论儒教是否为宗教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的关系》分别获1994年、1998年上海市社科论文一等奖,新版《鲁迅全集》(责编之一)获1994年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徐中玉,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毕业,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毕业,历任中山大学、中正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沪江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建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现为名誉系主任。国家教系全国高教自学考试指导委员兼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15年),上海作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第五届主席(12年)。现仍担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均已二十年至今)两次赴美讲学(斯坦福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
目录
题品司空图《诗品》(新订本)
《文心雕龙》的风骨论
◆中国文论之现代观◆
制约古代文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失语·转换·正名
——对古代文论十年转换之路的回顾与追问
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孔子的艺术精神及其现代反思
◆诗赋论◆
晚唐五代诗格中的六诗、六义理论
唐宋诗之争与文变观
冲和柔淡、轻逸灵动的醇美
——《二十四诗品·冲淡》的美学特征与意义
《二十四诗品》的结构原理及其与《文心雕龙》
“八体”说的关系
论韦应物、白居易的郡斋诗及其美学意蕴
唐代“雅丽”诗学观与《毛诗》的经学阐释
谢榛诗学的理论价值
性情和学问并举唐诗与宋诗齐平
——论林昌彝与近代初期诗论的兼融趋向
从《汉志·诗赋略》赋体类分看班固的
“赋”观念
◆小说戏曲论◆
小议太史公“笔法”
——以《史记·外戚世家》为例
中国古人眼中的小说:驳杂的世界
——兼论21世纪世界文论发展的资源问题
论汤显祖的文学理论及其文气说
尤侗文学观述评
妙词通戏语,艳曲警芳心
——论中国古代悲怨文学中两种生命的契合
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文化解读
编辑室报告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稿约
序言
司空表圣《二十四诗品》问世后千余年间,古今论之者多矣。惟因表圣以诗论诗,多意象,少说理,多隐喻,少直陈,多含蓄,少表白,故后人对《诗品》之理解,众说纷纭,同异之间,各有妙解,各有体悟。或差之毫厘而意味迥异,或肝胆胡越①而殊途同归。见仁见智,俱可互参,其独有所悟者,虽与众不同,亦不失其为一家之言。余于而立之年,初读表圣《诗品》及其《与李生论诗书》、《与极浦谈诗书》等,深感其有别于言志抒情之常谈而独标味外之旨,以寻绎诗之审美旨趣,复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喻诗之意境美;如此论诗,独辟蹊径,别有天地,非对诗有特殊妙悟者所不能道也。五十年间,余常翻阅《诗品》以自愉,然仅于似解非解之间把玩而未能深究其所以然。其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者,岂非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谓欤?然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者,亦非言意之所能及也。诗道亦然,故悟有深浅,各人自知,未可强求一律也。余不敏,未敢以长篇大论申述表圣《诗品》之内蕴,平时偶有所悟,则记之以七绝,前有释义数语作补充。
文摘
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
研究方法的反思
古风
在谈论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之前,应该先对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作个简单回顾。我认为,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情形大致是这样:它萌芽于20年代,起步于50年代,繁荣于80年代,90年代以来有所深化。前50年的研究成果很少,真正做出成绩的是后50年。
萌芽时期的研究成果,只有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1904)、蔡元培的《美学的进化》(1921)和朱光潜的《无言之美》(1924)等。这些论文只是涉及一些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资料,还不是专题研究。当然,这只是早期的情形。那时,国内美学界的主要任务是引进、介绍和研究西方美学,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还没有摆到桌面上来。到了40年代,才出现了一些专题研究,诸如宗白华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1940)和孙道升的《嵇中散的美学思想》(1945)等。
ISBN | 7561761120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徐中玉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