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中国文论的我与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7辑)》是《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第27辑。《中国文论的我与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7辑)》共包括“主题论文”“争鸣”“经典研究”“思潮与文风”“诗文与词曲”“接受与影响”“书评”“民国文论集佚”等八个栏目。本期新开设两个栏目,一是“主题论文”,重在推荐一些富于新开拓的重要主题,以引起学界注意;二是争鸣,旨在提倡有锋芒的不同观点,以期推动学术争鸣。
编辑推荐
《中国文论的我与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7辑)》是徐中玉、郭豫适编写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编辑部报告
王元化《文心雕龙》研究的思想轨迹
主题论文
意志悲剧说和意志喜剧说
刘咸炘文学观述要
《名媛诗话》的自我指涉及其内文本建构
争鸣
“评点”释义:以《左传》为中心的述论
经典研究
《周易》“通变”思想与中国文论“常”“变”生化观
王充“文儒”之说及其以“才”论文
潜限在历史叙事选择中的真实视阈与伦理意涵
——《文心雕龙·史传》历史叙事理论研究之三
徜徉《文心雕龙》的“思精”之境
刘勰论隐秀
王弼“得意忘言”观探略
纪昀“诗之本旨”论
思潮与文风
唐代早期官修史书中的“文学”观
北宋太宗真宗两代朝廷文风导向之变迁
——兼从晏殊诗论看后期西昆体与白体之互动
明代后七子复古诗论的自然观
诗文与词曲
论袁枚“形而上”的古文观
心学与中晚明词学主情论
诗以感为体:马一浮的诗歌本体论
姚华戏曲理论思想述论
试论韩淲的诗学思想
此情可待成追忆——唐宋词中情感与自由关系的美学发微
接受与影响
宗欧与宗钟:宋诗话的表现形态及文化解读
试析王世贞对谢灵运诗歌的接受
清代中前期诗论中对欧阳修“穷而后工”的异议
常州词派与文学接受理论的嬗变与承传
吴兴闵、凌套印与诗歌评点的传播
《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诗学
书评
中国诗学的与时俱进能力
——读《中国诗学之现代观》
民国文论集佚
钟嵘《诗品》后序
《诗品》附记
《沧浪诗话》跋
赖高翔先生传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年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名单
文摘
主题论文
意志悲剧说和意志喜剧说
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有着多种独特的学说,如江山之助、文气说、妙悟说、神韵说、意境说及其所包含的情景交融说等等,皆为西方所无,是处于世界文化史上领先地位的杰出理论成果。以上诸种中国独特美学理论,多是印度的佛教文化传人中国,中国文化业已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互补和交融的宏伟格局之后,吸收了佛教文化的精华所作出的理论发展,产生的光辉成果。自20世纪初起,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在西学东渐的大势下,由王国维首倡,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以中国文化历来具有的博大胸怀全面接受了西方文艺理论和哲学、美学的成果,并以此分析、评论和研究中国的古今文学艺术,于是,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的诸种新说和新论,多为中西文化交融的成果,并作出诸多成绩,王国维创立的意境说即是中、印、西三大文化一美学体系“以中为主、三美交融”的一个典范。
ISBN | 7561767587/978756176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徐中玉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