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 756341937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内容简介
《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中收集了毛泽东在少年、青年、中年、晚年不同时期的大部分诗词、书法作品。从毛泽东童年创作的歌谣,到晚年最后一次吟哦的诗句均收录其中,可谓是当今文化市场上较为全面的一部“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集”,我们在编写《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时对每首作品都附有诗词的出处和它最初发表的时间和出版单位。并介绍了每首诗词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赏析,而且还配置了毛泽东同时期的照片和其书法作品。并对毛泽东书法作有精确、到位的评析。这将是一部展现伟人艺术的最佳作品集。
编辑推荐
《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从毛泽东少年时期创作的第一首童谣到晚年的最后一句吟哦,《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可谓是“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集”。
媒体推荐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毛泽东
目录
童谣·狮子眼鼓鼓(一九○一年) 五言诗·赞天井(一九○六年秋) 五言诗·咏指甲花(一九○七年夏) 杂言诗·耕田乐(一九○八年) 七绝·咏蛙(一九○九年) 七绝·吴父亲(一九一○年秋) 五言·晚霭峰间起(一九一四年) 四言·《明耻篇》题志(一九一五年夏) 五言古风·挽易昌陶(一九一五年五月) 杂言诗·游泳启事(一九一五年夏) 五律·登岳麓山(一九一五年冬) 四言韵语·露宿(一九一七年七月) 七律·益阳道中(一九一七年八月) 七言·残句(一九一七年夏) 七绝·吴刘翰林(一九一七年夏) 五言·云封狮固楼(一九一七年夏) 四言诗·奋斗(约一九一七——一九一八年) 归国谣·今霄月(一九一八年) 七言古风·送纵宇一郎东行(一九一八年四月) 七绝·过魏都(一九一八年十月十八日) 四言诗·祭母文(一九一九年十月八日) 虞美人·枕上(一九二一年) 贺新郎·别友(一九二三年) 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七年) 西江月·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 菩萨蛮·黄鹤楼(一九二七年春) 四言韵语·筹军饷布告(一九二七年秋) 西江月·井冈山(一九二八年秋) 四言韵语·红四军司令部布告(一九二九一月) 清平乐·蒋桂战争(一九二九年秋) 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 如梦令·元旦(一九三○年一月)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一九三○年二月)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九三○年七月) 六言韵语·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布告(一九三○年十二月)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春)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一九三一年夏) 六言韵语·苏维埃政府布告摘录(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九日) 七言诗·观梅小吟(一九三二年冬) 菩萨蛮·大柏地(一九三三年夏) 清平乐·会昌(一九三四年夏) 四言韵语·贺乐能、凤珠团圆(一九三四年七月) 打油诗·洛甫洛甫真英豪(一九三四年十二月) 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一九三五年) 忆秦娥·娄山关(一九三五年二月)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一九三五年十月) 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念奴娇·昆仑(一九三五年十月) 清平乐·六盘山(一九三五年十月) 四言诗·懦夫奋奋臂(一九三六年) 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 杂言诗·辣椒歌(一九三六年七月)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四言诗·祭黄帝陵(一九三七年四月六日) 四言诗·题《中国妇女》之出版(一九三九年六月一日) 七律·忆重庆谈判(一九四五年) 五律·喜闻捷报(一九四七年) 五律·张冠道中(一九四七年) 五言韵语·口号(一九四八年五月) 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九五○年十月) 浪淘沙·北戴河(一九五四年夏) 七绝·五云山(一九五五年) 五律·看山(一九五五年)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一九五五年十月) 水调歌头·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 七绝·观潮(一九五七年九月) 蝶恋花·答李淑一(一九五七年五年一十一日) 七绝·仿陆放翁诗(一九五八年) 七律二首·送瘟神(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七绝·刘蒉(一九五八年) 四言韵语·党的领导原则(一九五八年一月) 四言韵语·养生原则(约一九五八年) 七绝·夜登重庆枇杷山(改梅白诗)(一九五八年三月) 七律·读报有感(一九五九年) 七律·到韶山(一九五九年六月) 七律·登庐山(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七绝·莫干山(一九五九年一十一月) 改鲁迅《亥年残秋偶作》(一九五九年一十二月) 七律·读报有感(一九六〇年六月一十三日)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一九六一年二月) 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一九六一年)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七绝·屈原(一九六一年秋) 七律·答友人(一九六一年)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一年一十一月一十七日) 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一十二月) 七律·冬云(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杂言诗·八连颂(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九六三年一十二月) 三言韵语·赞罗荣桓同志(一九六三年一十二月) 七绝·贾谊(一九六四年) 贺新郎·读史(一九六四年春) 七律·洪都(一九六五年)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九六五年五月) 念奴娇·井冈山(一九六五年五月) 五律·西行(改陈毅诗)(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念奴娇·鸟儿问答(一九六五年秋) 七律·有所思(一九六六年六月) 七绝(一九七一年九月) 七绝(一九七一年)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一九七三年八月) 诉衷情(一九七四年) 贺新郎·改张元干语悼董必武(一九七五年月) 四言诗·春日游园小吟(一九七六年春)
序言
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不但在当代诗人中独领风骚,就是与历史上的历代诗词名家相比也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许多当代的诗词大家都对毛泽东的诗词由衷钦佩,极为推崇。大诗词家柳亚子赞毛泽东的诗:“才华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洲太守,犹输气慨;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他还赞道:“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大作家徐迟说:“诗从毛泽东,文崇马克思。”同为大诗人的陈毅元帅则认定了毛泽东“诗词大国推盟主”的地位。 诗如其人,一个伟大的诗人,首先需要有伟大的人格作基点,他们以呕心沥血的诗篇反映时代精神,表现人民的呼声和愿望,高度关心时势、政治,心忧天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屈原;“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岳飞;“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的秋瑾;“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他们像一座座巍峨高山耸立于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浩渺时空中。 毛泽东的诗品人格,与我们民族的这些英豪,可谓是一脉相承。毛泽东诗词的大境界,大气魄,是毛泽东伟大人格的最生动的体现。毛泽东的一生,波澜壮阔,惊天地泣鬼神,本身就是一篇气吞山河的伟大史诗。 毛泽东有着天生的诗人气质,他的一生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喜是悲,是忧是怒,是庆贺胜利或者抒发豪情,毛泽东都会用诗词来表达自己高远的理想、坚定的意志、翻卷的心潮、激荡的思绪和绵绵的深情。他的诗直抒胸臆,表达着心灵深处的奥秘。
文摘
插图: 不料杨开慧看了很生气,认为损害了她的自尊与人格:以致任毛泽东在信中怎么解释,她仍是不理不睬。 不久,毛泽东奉中央指示从长沙经上海去广州,帮助孙中山做召开国民党“一大”的筹备工作,离开长沙前,又进一步向开慧作解释,开慧此时气早已消了,阵雨过后,天晴日丽,误会尽释,爱意更浓。开慧为毛泽东送行,残月西斜,寒霜铺地,塘水清冽,曙色微明,东门路上,两情依依。杨开慧难舍难分,泪眼低垂;毛泽东也情肠欲断……随后他挥笔写下了这首爱情题材的千古绝唱《贺新郎·别友》。 这首词层次清晰,其间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既有形象描写,又有语言描写,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感人至深。 词的上阕,首句“挥手从兹去”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一刹那的情景。这句词是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句子点化而成的。“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在一起相濡以沫的爱人,如今就要离别了,彼此“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用具体的行动描写,表现出了作者与杨开慧在离别的时候非常痛苦的心情。“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她“眼角眉梢”都好像充满了离恨,热泪差一点就落下来,但却还是强忍住了。作者将杨开慧的离愁别绪和坚强性格写得是何等情真意切。那时党才刚刚诞生不久,有多少工作在等着毛泽东去安排筹划啊!而杨开慧对毛泽东的革命工作和生活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照顾。
ISBN7563419373
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作者石赟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