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东坡词研究》以东坡词作为观照对象,通过对具体词的考察,体会东坡人生之境中丰富的内涵。书分上下两编,从上编到下编是一个从词到人的追寻过程。上编集中探讨东坡词创格方面的问题。其中题序属于词外在的附加形式,杂体属于词的一种体式,咏物属于题材的一部分。以这三方面的创新,探讨东坡对于词体的态度。从 “以诗为词”这个特殊的角度,重新考察东坡词的价值所在。下编主要探讨东坡的人生境界问题。选取东坡气质中一些特出的因素,如“清”,“豪”、“逸”等,以表呈他的人生之境。由词观人,是《东坡词研究》讨论东坡词的意旨所在,东坡在任何一种文艺体式的理论和创作中所采取的态度都是真实一致的,而他“为艺”的根源即本于最高的“为道”追求,词虽为“小技”,其所承当的意义亦然。
编辑推荐
《东坡词研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引论
一、宋人对于“词体”的一般看法
二、东坡之前词论中关于词体的内涵
三、东坡对词的看法:理论与创作
四、东坡同时代的人对东坡词的讨论
五、20世纪以来东坡词研究述略
六、本书采取的角度和方法
上编东坡词的创格
第一章 题序:一种个人化的写作方式——以诗为词的考察之一
第一节 关于题序的一个疑问
第二节 东坡词题序分类
第三节 题序中的非文学因素
第四节 题序中的文学因素
第五节 东坡词独多题序的原因
第六节 东坡之后宋词题序概况
第二章 东坡杂体词研究:以櫽括词为主——以诗为词的考察之二
第一节 集句词与回文词简说
第二节 櫽括词先声之一:点化唐诗
第三节 櫽括词先声之二:以诗度曲
第四节 东坡櫽括词的特点
第五节 东坡櫽括体词的表现方法和价值
第三章 东坡的咏物词:物象的作用——以诗为词的考察之三
第一节 东坡咏物词的几种类型
第二节 东坡咏物词的开创之功及其价值
小结
下编 东坡词中的人生之境
第四章 东坡词中“清”的意味——东坡的词品与人品
第一节 东坡词中“清”的造词统计及用法分析
第二节 东坡词中“清”的独特用法
第三节 东坡的精神气质和“清”的关系
第四节 “清”之境
第五章 东坡词中的时间与梦——“空”、“梦”在东坡处的含义
第一节 伤老之叹
第二节 如梦意识
第三节 东坡与酒与渊明
第四节 “闲”之境
第六章 从豪放到超逸——关于“自是一家”解
第一节 前人词话中对于豪放的界说
第二节 东坡词中“我”的考察
第三节 常用意象的含义
第四节 豁达宏通的性格底色
第五节 超逸的品格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后记
转眼之间,又到了春天末尾的时候了。去年,前年,以及三年前这个时候的光景,还清晰地留在记忆的旧路上。而现在的时刻,又将成为未来某日一个恍惚的映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约略是这样一种情形吧。
抚今怀昔,三年中过往的人与事,如同人生一段温暖的旅程,载着我从旧梦里归来,又继续朝前做着一个新的梦。前尘影事,雪泥鸿爪,都尽可以为此后的人生添一点暖意吧。所以在这里,我愿意记住这段时光中有关的人与事:导师程郁缀先生,三年来的诸多教导和关怀,谆谆教诲,岂止于学问一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适足表达我此时于郁缀先生的心情;钱志熙先生、葛晓音先生,在我入学之初就予以殷殷关怀和期望,其中深情厚意,曷日敢忘!又不能忘记吴朝义先生、邓小军先生、孙明君先生、张健先生、杜晓勤先生在论文形成过程中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还有父母、亲人和朋友,特别是弟弟周瑾始终给予我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业上的启发,殷殷情意,深铭于心。
而此刻,最令我怀念的,是卫俊秀师。十年间厚情抚我,一朝便人天永隔,恍然真如一梦。去年5月29日,是俊秀师驾鹤西行的日子,我愿把这微什薄物,献呈于他老人家,作为一个周年的纪念,也作为永远怀念敬爱的俊秀师的开始。
文摘
他所追求的词为诗裔,并非把诗的创作方法简单移植到词中,而是在词中追寻一种古诗的精神风貌和高拔的艺术格调。所以他在赞美友人“诗人之雄”词的同时,也委婉地提醒“不要豪放太过”,即不要全不顾及词体本身的创作规范。
简而言之,东坡词论实际上就是三点:从社会功用角度上认为词不如诗,从革新角度上主张把古诗精神纳入词中,从文学体式角度上尊重词不同于诗的特性。与前面的词论相联系,我们看到那条雅化的词脉理论在东坡这里延续了下去,东坡的词论越过五代而上与唐时风气相接,以古诗精神求词的品格,他的这种理论,并非独创,只是因为他在实际创作中独立不倚的表现,遂使得其理论获得了更真实也更深刻的价值。“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①可以说,东坡词之所以能够“新天下耳目”②,在于他凭着自己的天才禀赋,在长期以来词的雅化过程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东坡进入词的创作,开始是作为对新的文学体式的一种尝试。在他外任杭州期间,由于生活方式趋于闲适,“立功”的抱负暂不得实施,与文人周旋往来,酒会歌筵增多,促成了他对词体的关注。他初试词笔的作品,多为赠妓与歌咏光景之作,似乎无异于前人和同侪。显示出东坡独特个性的词作是在密州任上,即《江城子。密州出猎》,此时东坡自许与当时“凡有井水处”皆传唱的柳永词相较,“自是一家”——这也是后来评论家所标举的“豪放”风格。
ISBN | 9787301170359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郑园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