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研究三十年 978780752545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内容简介
《郭沫若研究三十年》内容简介:“三十而立”,人生如是,郭沫若研究是不是也可以作如是观?郭沫若研究在走过三十年历程后,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为此,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与郭沫若纪念馆于2008年11月在北京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本论文集由这次学术研讨会所收到的论文辑录而成。从不同的方面、角度,或是具体到从一个学术关注点,来回顾、总结郭沫若研究三十年,是讨论会的一个主要议题。这种回顾和总结的意义所在,当然是为了郭沫若研究今后的发展和走向。讨论会收到的论文亦有不少提出了具有新意的论题,或是表述了富有深意的见解。
编辑推荐
《郭沫若研究三十年》是由巴蜀书社出版的。
目录
郭沫若史学研究三十年 关于郭沫若文献史料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郭沫若研究三十年与郭沫若传统 对《十批判书》的评价与争议之回顾与认识 新时期三十年《女神》研究回顾 《十批判书》中的儒学研究——学术史视阈中的郭沫若 论郭沫若在历史研究中的民族思想 郭沫若《金文所无考》补正 郭沫若西周金文修辞研究及意义管见 郭沫若与新中国初期的历史教育 二十年:我与郭沫若研究工作 文学革命:“第二阶段”的独立意义——重评郭沫若《创造十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论郭沫若创作的空域背景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论争缘起研究的回顾与重探 泰戈尔究竟怎样影响了郭沫若 也谈“郭沫若对鲁迅态度剧变之谜” 论《女神》的民族色彩 郭沫若与闻一多之诗文化比较 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 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郭沫若1936年以来的诗文分析 20世纪40年代的郭沫若及其抗战历史剧 略论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 论郭沫若的序跋 郭沫若与服饰文化初探 论郭沫若的文艺大众化思想 欲望的身体与分裂的自我——以郭沫若的小说为例 作为生命救赎形式的自叙传小说——论郭沫若早期小说 晚年郭沫若的诗墨情怀和行旅书写——以郭沫若与古都西安为中心的考察 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编后记
后记
对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评论、研究,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对于郭沫若的生平活动、创作著述进行全面的研究,并且逐渐使之成为一个学术研究的领域,则基本上是从郭沫若辞世以后开始的,迄今已三十年。这三十年恰好处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历史进程之中。 “三十而立”,人生如是,郭沫若研究是不是也可以作如是观?郭沫若研究在走过三十年历程后,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为此,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与郭沫若纪念馆于2008年11月在北京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本论文集由这次学术研讨会所收到的论文辑录而成。从不同的方面、角度,或是具体到从一个学术关注点,来回顾、总结郭沫若研究三十年,是讨论会的一个主要议题。这种回顾和总结的意义所在,当然是为了郭沫若研究今后的发展和走向。讨论会收到的论文亦有不少提出了具有新意的论题,或是表述了富有深意的见解。 与这次学术讨论会一同召开的是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研究会新一届的理事会和负责人。中国郭沫若研究会自成立至今,也已近三十年,第五届理事会增加了许多新的、年轻的理事,研究会的负责人也更年轻化,研究会今后的活动会更富有活力。 本论文集由蔡震、梁雪松负责编辑,得巴蜀书社大力帮助而出版,是以为记。
文摘
第一阶段: 文献史料的发掘、搜集、整理以及出版,与这一时期的郭沫若研究一样,呈兴旺发达之势。既有机构、单位(郭沫若著作编委会、上海图书馆、乐山文管所……)有组织、成系统地开展郭沫若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考证、研究、出版工作,也有许多学人有志于此,涉足于此,专注于此。所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而且有大量的成果问世。 《郭沫若著译及研究资料》(成都图书馆,1980年);《郭沫若著译书目》(萧斌如、邵华编,1980年初版,1989年增订版);《英诗译稿》(1981年);《樱花书简》(唐明中、黄高斌编注,1981年);《郭沫若书简——致容庚》(曾宪通编注,1981年):《三叶集》(上海书店,1982年);《郭沫若集外序跋集》(上海图书馆文献资料室、四川大学郭沫若研究室编,1982年);《郭沫若少年诗稿》(乐山文管所编,1982年);《郭沫若秘密归国资料选》(四川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抗战文艺研究室编,1984年);《郭沫若佚文集》(王锦厚、伍加伦、肖斌如编,1988年);《郭沫若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王训昭、卢正言等编,1986年);《创造社资料》(饶鸿兢、陈颂声等编,1985年);《郭沫若年谱》(龚济民、方仁念,1992年增订版);《郭沫若书信集》(黄淳浩编,1992年);《郭沫若全集》(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其中历史编、文学编至1992年已出版,考古编也在进行最后部分的工作)一这些属于大部头的成果。
ISBN9787807525455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作者中国郭沫若研究会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