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的诱惑:品达、晦涩与古典传统(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Soliciting Darkness Pindar,Obscurity,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7508057031/97875080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幽暗的诱惑:品达、晦涩与古典传统》内容简介:品达(Pindar,约公元前518年-前438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抒情诗人,共有17卷诗歌行世。只有四卷凯歌流传至今,对西方文学和思想传统影响深远。模仿凯歌(epinicia)的颂诗(ode)成为西方文学精神的一个类型。对品达的翻译和模仿则更成为思想史上的关注点之一。“品达注疏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品达诗歌全集.2.诗歌绎读。3.品达研究。
编辑推荐
《幽暗的诱惑:品达、晦涩与古典传统》:幽暗的诱惑 品达的神话不合时宜,因为它们揭示出,现在的真理存在于往昔。
媒体推荐
对品达而言,未来从根本上是一种虚空,既无目标,也无世界末日——隐而不明。但是,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这个未来没有束缚,也没有既定的结局。品达的诗艺——还有不合时宜的诗人们的道路,他们因品达之名而形成了一个漫长的传统——让未来暗受侵蚀,不再有什么征兆能够预见未来。品达的诗艺便创造出一个自由的空间:诗歌的空间、个人声音的空间、不是往日歌曲的空间。 ——汉密尔顿(John T.Hamuton)
目录
中译本说明(娄林)/1 致谢/1 导论:幽暗地穿越一个传统/1 第一章 诗歌、生命和战争:品达和抵制的再现/14 第一节 不合时宜的引用/14 第二节 在战神的面具下/39 第三节 瞧这个语文学家/62 第二章 离题的技艺/84 第一节 编织歌曲/84 第二节 贺拉斯的蜂巢/109 第三节 革新凯歌/148 第三章 诗意的幽晦/171 第一节 古今之间/171 第二节 内外之音/210 第三节 诗意的幽晦/241 第四节 流浪者之歌/269 第五节 陌生的节奏/299 第六节 勘检残余/318 跋/347 参考文献/349 索引/364
文摘
贺拉斯受教于一个熟练的诗人应该具备的希腊传统,所以,当他将要演出自己最政治性的委任工作,也就是随后的罗马颂诗,这时,他跟随一种令人鼓舞的崇高。此前,在《颂诗集》卷二第20首中,贺拉斯已成为一位有翼的吟游诗人(行10,行15以下),他于是肩负起荷马的使命,虽然他曾经拒绝并将这项使命转交鲁福斯(《颂诗集》卷一,第6首,行2)。但是,我们必须再次指出,这种与轻逸风格的分离,并不是简单地放弃希腊理想,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相反,《颂诗集》卷二第20首中的诗人,依然是一位有力的双面诗人。.他的创造性或许不依赖于习惯的两分法之中的任何一侧,而是统摄两者,在两极之间纵横捭阖。① 品达对贺拉斯最为重要,这是因为,品达使贺拉斯得以创建一种轻逸风格和伟大风格之间习常的对立,并修正为一种双曲线。因此,贺拉斯建立了两种诗歌的极端,以界定自己的诗歌规划,在两极之间表达自己诗歌的意蕴。对两分法的这种限定,似乎以创造素材的问题为中心,尽管在风格问题上也有一定的后果出现。一方面,贺拉斯的诗歌采取丫伟大的风格,突出诸神和英雄们的遥远故事。另一方面,他也采取了轻逸的风格,坚持身边事件的唯一性。对贺拉斯来说,正是综合了这两种风格,才能标识出抒情诗的范围。我想证明的是,贺拉斯坚信,他与品达共有同一种类型。但是,尽管他们最终的诗歌共有同一个根基,他们却以相互对立的方法接近其中的核心。品达创作的社会,官方为他提供了公开展示其诗歌的平台,他努力将伟大的神话和神学传统接合于一个特定的历史场合。
ISBN7508057031/978750805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汉密尔顿(John T.Hamilton)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