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兵书,与《孙子兵法》齐名,均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奇书。北宋时期,此书被定为“武经七书”之一。目前,英、日、法、俄等国家都有此书的译本,足见其影响深远。《吴子兵法》除了对战争谋略作原则性的阐述外,更对实际领兵作战以及判断和处理临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局面作了深刻而翔实的解说。本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吴起的政治军事思想,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
序
《吴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兵书,与《孙子兵法》齐名。
根据《韩非子·五蠹篇》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记载,《吴子兵法》在战国末年和
汉初曾广泛流传,尤为治军领兵者所称道,乃兵家必读之书,影响极大。
北宋时期,这部兵书被定为《武经七书》之一,更表明它在中国军事理论史上的地位。目
前英国、日本、法国、俄国都有此书的译本,足见其影响深远。
相传《吴子兵法》的作者是战国时的军事家吴起(公元前四四○一三八一年),吴起是卫(
今山东曹县一带)人。
最初,吴起在鲁国担任将领,后仕魏,辅佐文侯、武侯。为将二十五年,战功显赫,政绩
卓著。后来遭人嫉恨,受人谗毀,惧而投奔楚国,被任命为令尹,其职位相当于串相。之后辅
佐楚悼王实行变法,精兵简政,明法审令,使楚国逐渐富强起来。
楚悼王死后,吴起遭楚国贵戚射杀而死。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吴起》共四十八篇,但一九九二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
出土大量竹简,其中有很多兵书,却没有发现该书。而根据有关学者考证,《吴起兵法》原
书已经亡佚,现今所存《吴子》大约是西汉中叶时人所伪证。
我们认为,今本《吴子兵法》不一定是吴起的原著,但其内容基本上反映了吴起的政治军
事思想。而吴起曾授业于曾子,因此书中之主导思想较偏向于儒家,比如说吴子对兼顾“外治
武备”与“内修文德”,以及推崇“礼义”等等的主张。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此书异于《孙
子兵法》,而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
ISBN | 7536039581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作者 | 李天道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