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讲了本次博士论坛与前三届论坛相比,这届论坛力图有所创新,特别是在遴选制度、文章内容、专家点评等方面争取有些新意。2006年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学院、南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合作,先后举办了三届论坛,三次论坛的学术论文已经结集成册,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9年6月1-2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以及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在云南大学召开了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四届博士论坛。
编辑推荐
《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系列》是第四部。
博士论坛: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和外交学院联合主办2009年博士论坛。论坛有三个目的。第一,搭建博士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了大家能够砥砺学问,激活思想,启迪智慧,进一步推动我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提高学术水平。第二,开拓校际师生交流的渠道。请来一些国内知名的学者和专家来做点评教师。希望点评和大家的发言讨论能够成为一种平等的交流,从这些交流中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催生学术的灵感,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发扬光大。第三,启发国际关系学科的学理研究。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从2006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每届出版一部专集。
目录
学科进步与平等的学术批评精神——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上的致辞
云南大学领导致辞
点评专家代表讲话
博士生代表讲话
国际体系的中产阶级化与没有收益的非对称>中突
从IPE到GPE:一个交叉学科的成长史
国际关系的信任理论:一种社会学解读——兼析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互信
在冲突与合作之间:作为元理论或理论桥的建构主义
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
价值观外交与国际政治伦理冲突
探析结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构建
康德国际政治观的精神解读——乐观主义、渐进变革和终极关怀
地区间主义参与全球治理:霸权如何起作用
批判·综合·超越——安德鲁·林克莱特与国际批判理论创新
对外经济援助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论自尊心、恐惧感和国家间关系——以以德关系为例分析国
际政治中的理性口感情因素
论大国的国际责任一兼论中国的国际责任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解析
中国对赞比亚援助思考
后记
后记
与前三届论坛相比,这届论坛力图有所创新,特别是在遴选制度、文章内容、专家点评等方面争取有些新意。
2006年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学院、南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合作,先后举办了三届论坛,三次论坛的学术论文已经结集成册,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9年6月1-2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以及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在云南大学召开了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四届博士论坛。
在延续前几届会议诸多有效的选拔程序的同时,本次论坛在博士生论文选拔方面,引入了竞争机制,改变过去导师推荐的做法,请同学们自愿报名,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论文提交以后,学会秘书处组织了专家遴选小组,请各位专家认真阅读论文后,对每一篇论文按照指标打分。学会秘书处在汇总评价意见和分数以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得出一篇论文的最后得分。围绕着"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这一主题,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外交学院、云南大学、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等很多兄弟院校共46位博士生,向会议提交了论文,经过专家评审和打分,共有14位博士生最后入围参加了本次论坛。
文摘
插图:
国际体系的中产阶级化与没有收益的非对称冲突
摘要
本文将体系外行为体与主导国际体系的关系视为一种“挤车博弈”模型,同时将社会学中的弱势群体理论移植到国际体系中,提出了一种“损失驱动的冲突解释模式”,用以解释当今世界上“以卵击石”的非对称冲突。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次“挤车博弈”高潮的结果,当今国际体系发生了集权化、制度化和合法化三大结构性变化,从而形成了“纺锤形”的国际体系结构,造就了处于失语状态的国际弱势群体。本文将这种趋势称为“国际体系的中产阶级化”。这种体系虽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但国际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被封堵,使它们成为现有国际体系和秩序的净受损者,只能按照损失驱动模式与强者进行抗衡。它们的“以卵击石”行为虽然无法撼动整个国际体系,但却是世界和谐的重大隐患。
关键词国际弱势群体国际中产阶级非对称冲突损失驱动模式挤车博弈模型
自从安德鲁·麦克(AndrewMack)1975年发表“大国为何输掉小战争”一文①以来,非对称冲突进入了学界的研究视野。通常所说的非对称
冲突都表现在实力方面,挑起冲突者都是受预期收益的驱使,②、但有一种实力和收益都严重不对称的冲突,现有成果无法予以充分解释。
ISBN | 7501237840/978750123 |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作者 |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