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入门 9787532555246/75325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读古文入门》从最基本与必备的古文知识入手,由浅入深,娓娓道来,通俗易懂;并力求总结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能使读者一目了然,由此及彼,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为说明问题,几乎每一章节,都举出实例,释疑解难;关键处还附详细表格,化繁为简。要之,知识含金量高,一本在手,阅读古诗文的困难便能迎刃而解,是这三《读古文入门》的主要特点。 愿该书能成为您打开传统文化殿堂之门的金钥匙。
编辑推荐
《读古文入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目录
引言 一、识字与通读 (一)识字 (二)通读 二、确切理解古文词义 (一)分解与合解 (二)古文一词多义 (三)词义的古今 三、认识古文用词的特点 (一)实词用法灵活 (二)虚词古今殊异 四、了解古今句法的差别 (一)古今不同的词序 (二)常见的词语省略 (三)古文的固定句式 五、熟悉古人的行文习惯 (一)用词委婉 (二)援用故实 (三)引经据典 (四)变文避复 (五)词语割裂 (六)避讳改字 六、在阅读实践中提高 (一)熟读与深思 (二)正确使用旧注
序言
时代已步入21世纪,明智而有远见的现代人,愈发意识到,在搞好本职工作之余,还应当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养料,以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增长智慧,那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多一种拼搏奋斗的资本与力量,立于不败之地。 接触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能够读通读懂古诗文,然而这又绝非是轻而易举的事。道理很简单,我们的语言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其内部要素,诸如语音、词汇、语法,起了变化;而先哲们创制的不同文学样式,诸如小说、诗词曲等,历经嬗变,也形成了各自固定的规范。这些无不成了今人阅读古诗文的拦路虎,甚或每每令人望文生畏。 有鉴于上述种种,我们为初学古诗文者先期设计推出了这套“入门”丛书,包括《读古文入门》、《读古诗入门》、《读词入门》三种。每种都从最基本与必备的知识入手,由浅入深,娓娓道来,通俗易懂;并力求总结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能使读者一目了然,由此及彼,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为说明问题,几乎每一章节,都举出实例,释疑解难;关键处还附详细表格,化繁为简。要之,知识含金量高,一本在手,阅读古诗文的困难便能迎刃而解,是这三本书的主要特点。 愿这套书能成为您打开传统文化殿堂之门的金钥匙。
文摘
一、识字与通读 (一)识字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字形的构造一般可以表示这个字的本义或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因此,字形是我们了解字义的重要依据,分析字形有助于掌握字义。《周礼》上说:“古者八岁人小学,保氏教国子以六书。”“六书”是前人分析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这就是说,远在周代就已有人注意分析汉字结构,懂得从字形上去把握字义,并以此进行识字教学。这个说法是大致可信的,因为在《春秋左传》中,就有用分析字形的办法来解释字义的例子。如“止戈为武”、“反正为乏”、“皿蟲为蠱”等。可见,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从字形分析中把握字义,是一种古已有之、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们就举几个例子,看看字形和字义的关系。 卫献公出奔,反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 ——《礼记·檀弓》 这段话中的“班”字,如照现代汉语的文义来解释,显然是讲不通的。那么,不妨来看看它的字形。如果懂得一点文字知识,就可以知道,“班”字是由三部分构成,中间是刀的象形,两边是两串玉。所以《说文解字》说:“班,分瑞玉也。”可见,它的本义是分玉,从分玉引申为一般的“分”。“班”在古文中常作“分”讲。“班邑于从者”,意为把人民聚居的地方分给随从的臣子。
ISBN9787532555246/753255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鲍善淳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