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纯集·蒋道林文粹 (精装) 9787807613428,78076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李道纯集·蒋道林文粹》内容简介:作为一名“博学才长”、融摄二宗的道士,李道纯对于作为儒道学源的《易经》,以及被尊为道教教主的老子的《道德经》,都是相当重视的,将《老子》、《周易》视为群经之首。他曾称:“窃谓伏羲画易,剖露先天,老子著书,全彰道德,此二者,其诸经之祖乎?”他从《道德经》挖掘出“真常”的概念,以作为“道”的本质。如其日:“道之可以为道者,非真常之道也。
编辑推荐
《李道纯集·蒋道林文粹》:湖湘文库
目录
中和集 中和集叙 中和集 玄门宗旨 太极图颂 颂二十五章 画前密意 易象第 常变第二 体用第三 动静第四 屈伸第五 消息第六 神机第七 智行第八 明时第九 正己第十 工夫第十 感应第十二 三易第十三 解惑第十四 释疑第十五 圣功第十六 金丹妙诀 金丹图象说 二图诀 金丹内外二药图说 三五指南图局说 试金石 傍门九品 下三品 中三品 上三品 渐法三乘 最上一乘 问答语录 赵定庵问答 金丹或问 全真活法 授诸门人 口诀 论 性命论 卦象论 说 死生说 解惑第十四 释疑第十五 圣功第十六 金丹妙诀 金丹图象说 二图诀 金丹内外二药图说 三五指南图局说 试金石 傍门九品 下三品 中三品 上三品 渐法三乘 最上一乘 问答语录 赵定庵问答 金丹或问 全真活法 授诸门人 口诀 论 性命论 卦象论 说 死生说 卓庵 词 沁园春 又(赠静庵口诀) 又(赠春谷清禅师) 又(赠括苍张希微) 又(赠吴居士丹旨) 又(赠安闲子周高士) 又(赠郑松溪) 又(赠损庵入静) 又(赠王提点) 又(勉中庵执中妙用) 又(赠圆庵蒋大师) 又(勉诸门人) 满江红 又(赞谁庵殷管辖) 又(授觉庵) 又(赠丁县尹,三教一理) 又(赠睡着李道判) 又(赞圆庵傅居士) 又(赠止庵张宰公) 又(赠密庵,述三教) 又(赠唯庵宗道人) 又(赠密庵) 又(赠一庵) 又(赠孙居士) …… 道德会元 清庵莹蟾字语录
序言
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都梁(今湖南武冈)人。生卒年不详。是宋末元初著名道士、道教理论家。后人称其学说及内丹修炼为内丹中派。 李道纯在宋末曾得白玉蟾弟子王金蟾授受,为玄门宗匠。后又皈依北方全真道,并自称全真弟子,但其宗教思想则以南宗为主,兼取北宗。通老、易,达禅机。尝作颂云:“人情多聚散,世道有兴衰。惟有真常在,古今无改移。”认为修仙之大法在于万变中求其“不易”之真道,“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而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谓丹道之玄关即“中”字,能“致中和”则“四大咸安,百骸俱理”。他精研道意,广授门人,方法多变。著有《护命经注》、《大通经注》、《洞古经注》、《清静经注》、《全真集玄秘要》、《道德会元》、《清庵莹蟾子语录》、《中和集》、《三天易髓》、《周易尚占》等。 作为一名“博学才长”、融摄二宗的道士,李道纯对于作为儒道学源的《易经》,以及被尊为道教教主的老子的《道德经》,都是相当重视的,将《老子》、《周易》视为群经之首。他曾称:“窃谓伏羲画易,剖露先天,老子著书,全彰道德,此二者,其诸经之祖乎?”他从《道德经》挖掘出“真常”的概念,以作为“道”的本质。如其日:“道之可以为道者,非真常之道也。
文摘
插图: 此中诸友,只如常益友、贺松涧、周仁甫礼甫之外,如郭虚仲、符益明皆知恳切寻求,可喜。近已就桃冈共成开益轩,来居之矣。贵阳有马心庵廷锡者,年刚四十,旧为内江大尹,夙有静根,今弃官来居桃冈,定期四五年之计,此真风月佳伴也。 寄周子仁甫 昨与仁甫语,须择一静处居之,即能行之否?徒问路头,不肯行路,犹不问也。嗣见令亲贺友文瑞,甚雅重,其中善端必厚,朝夕相聚一处,共为恭默之学,如何?明道先生有言,学者惟患不见自己,要见自己不难,切要只是收拾,才一收拾,便进步有地矣。礼甫即不苟随人,一事占得地步已阔,可与人尧舜之道者,正以此一念耳。请自信即由此扩充,勿令时刻放过,如何?从古英发之资不少,究其无成,何故?惟得失二字耳。不可不惧也。礼甫扩充地步,不在全放下此乎? 寄蒋子叔英 先儒有言:“学者不治举业,却是不修人事而责天理。”许鲁斋则日:“学者治生最为先务。”虽皆有为之言,要之实切于学者之身。吾契于世事不以婴心,是何等美质,然顾于斯二者,例以外物视之,可乎?如必欲为出家释子,则一杖一盂足矣,无所事于他也。今吾契断不能舍人伦,从夷狄之教,乃于斯二者忽焉,不屑为圣贤之所为。即使所交游皆范文正辈,其能为吾契谋耶?即使能为吾契谋,如文正之挽留富弼,待博学宏词科举,悯石曼卿而付之麦舟,然必二君者有以承之也。如使二君无以承之,虽文正其能有继哉!事理晓然,明哲谅不待广譬,幸急图之。
ISBN9787807613428,780761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李道纯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