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平装) 730104511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崩溃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终结的标志,将“西方现代哲学”不仅作为一个时间性概念,而且作为一个与“传统”相对应的表示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理论性概念,描述了黑格尔之后,即从19世纪后期一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众多的思想、观点、理论、流派,通过哲学史料的排比,重新建构富于思辨性的哲学论证过程,是一部严谨深刻而又见解独到的现代西方哲学史教材。
编辑推荐
现代西方哲学不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它包含着一百多年来西方各国(以英、美、德、法等国为主)众多的思想、观点、理论、流派。黑格尔说得好,哲学史不是哲学理论与观点的简单堆砌。西方哲学的现代历程也是如此。
目录
前言/1 “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1 现代西方哲学的分类/3 方法论问题/6 第一章 黑格尔之后/9 第一节 叔本华/10 作为世界本体的意志/10 作为现象的意志/12 悲观主义的人生观/13 第二节尼采/15 强力意志/16 永恒轮回/18 重估一切价值/19 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20 反基督教道德/21 超人/22 尼采的矛盾/23 第三节 祁克果/24 反抗黑格尔/25 关于“存在”的新概念/26 生活辩证法/27 “主观真理”说/29 第二章 世纪之交的各国哲学/31 第一节 生命哲学/31 概述/31 柏格森/33 生成的存在/33 绵延/34 两种时间和认识/35 意识之分析/36 两种社会和道德/37 第二节 新康德主义/38 概况/38 卡西尔/41 第三节 功利主义/43 边沁/44 最大幸福原则/44 “约束力”的制裁理论/46 密尔/46 精神快乐高于肉体快乐/46 “多数人的暴政”/47 利他主义道德的经验基础/48 《逻辑体系》/49 第四节 实用主义/51 皮尔士/51 实用主义的翻译原则/52 形而上学的用途/53 詹姆士/54 情感的根本作用/54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55 信仰意志/56 杜威/57 哲学的改造/58 实验主义/58 第三章 分析哲学的诞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弗雷格 第三节 罗素 第四节 早期维特根斯坦 第五节 维也纳学派 第四章 现象学运动 第一节 现象学概论 第二节 胡塞尔 第三节 海德格尔 第四节 解释学 第五章 存在主义 第一节 萨特 第二节 梅洛-庞蒂 第三节 伽缪 第四节 有神论的存在主义 第六章 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马尔库塞 第三节 哈伯马斯 第七章 分析哲学的发展 第一节 后期维特根斯坦 第二节 日常语言分析哲学 第三节 实用主义的分析哲学 第四节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 第五节 罗蒂的后分析哲学 第八章 英美科学哲学和政治哲学 第九章 结构主义 第十章 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结束语:西方哲学的危机和出路 中文参考文献
序言
有的同学要办英文成绩单,问我“现代西方哲学”这门课的英文名称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我却感到十分困难。我想,这种困难大概就是冯友兰先生曾经说到的中西哲学之间的“语言的障碍”。如果按照字面翻译,与“现代西方哲学”对应的英文名称是:Modem Western Philos-ophy。但是,西方人所说的Modern:Philosophy不等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现代哲学”。我在国外学的。Modem Phi~sophy这一类课的内容都是17至19世纪的哲学,相当于我们在国内学的西方近代哲学。西文中没有与中文“近代”相对应的单词,但用“现代前期”(eady modem)这一词组表示中文“近代”的意思。中国人所说的“现代”相当于西文的“现代后期”(1ater modem),但西方人不大用“现代后期哲学”这一说法,而把“当代哲学”(I,20ntemporary Phi-losophy)作为学科名称。我在国外学的Contemporary Philosophy这一类课的内容都是关于本世纪的哲学。这对于西方人是很自然的,因为西文的con-temporary的原义是“同时代”;作为我们的同时代人,当代哲学家是生活在20世纪的人,当代哲学即20世纪哲学。.但是,这种时间概念却不大能为中国人所接受。中国人所说的“当代”只是指20世纪的后半叶,而“现代”大致相当于20世纪的全部。我们说“大致”,是因为“现代”这一时问概念在有的学科里比20世纪长一些,在有的学科里较短一些,不一而足。我们中国人所研究的现代西方哲学有一点特殊性,它的时间跨度比20世纪长不少。我们所说的现代西方哲学开始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后,即从19世纪后期一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虽然20世纪西方哲学是其中最长的一段,但毕竟不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全部。
文摘
第二节新康德主义 概况 1865年,奥托李普曼在《康德及其模仿者》一书的每章都以“回到康德去”为结论,这部书使得当时德国哲学家对康德哲学的热情再次高涨,标志着新康德主义的开始。在当时德国哲学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康德哲学被人们视为走出危机的一条出路。黑格尔曾用绝对唯心论代替康德的先验唯心论,但黑格尔体系的崩溃,似乎证实了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任何对理性的超验使用都是无用的,只能引起混乱、谬误和自相矛盾。黑格尔之后在德国知识界流行的“科学唯物主义”是对德国唯心论传统的反动,但它的机械性和浅薄性引起了哲学家的不满;这似乎也证实了康德对科学的看法:科学只能解释经验、现象,不能被运用于物自体和文化价值领域。新康德主义是学院哲学(school Philosophy),在世纪之交,德国几乎所有大学的哲学教授席位都被新康德主义者所占据。 按照研究的不同方向,新康德主义可分为三个学派:早期的生理学学派以朗格为代表;马堡和巴登学派注重研究逻辑与认识方法论问题,以柯亨、那托普、卡西尔等人为代表;西南学派(又称弗赖堡学派或海德堡学派)主要研究价值与文化历史问题,以文德尔班、李凯尔特为代表。 新康德主义之“新”在于对康德哲学的基本原则的修正和研究领域的改变与扩大。与康德本人的哲学相比,新康德主义有哪些新的特点呢? 新康德主义者一般都对康德的“物自体”的概念持保留态度,有的认为“物自体”是无用的理论假设,是旧形而上学的残余,他们主张干脆抛弃这一概念;有的把“物自体”由本体论的概念转变为限制性的概念,它规定人的认识的界限,但本身不是客观实在。较有创新意义的是西南学派对“物自体”的价值论的改造。文德尔班为了说明价值的客观性,把康德的“自在之物”转变为“自在价值”;“自在价值”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总和,表现为形式与秩序,当人们对自在价值进行评价时,自在价值表现为同一规范意识。自在价值是先验的,存在于主观的价值判断之中,并且是后者的客观依据。
ISBN730104511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敦华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