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意岛》介绍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是当今欧洲创意产业的第一大国。英国,成为观察全球创意产业的指标性国家。《创意岛》作为世界上设计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英国怎么样成为一个如此有创造力的岛屿呢?《创意岛》探讨了创意思维和杰出设计产生的过程。《创意岛》探索了二十五种不同的设计领域,从工程建筑到珠宝设计。作者通过十个主题找出不同诸多案例间的关联性,以及不同设计学科之间的激荡,为我们勾画出英国创意设计的灵感所在。每个案例都由设计者亲自解说其背后的设计理念。
《创意岛》读者对象:关注国际创意产业发展趋势、渴望一窥英国创意魔力的企业家、管理层,以及政府官员。适用于从事各类创意产业的人群,能够深入了解英国创意产业之间的激荡与互动。
编辑推荐
《创意岛》约翰·佐雷尔爵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重量级嘉宾,《创意岛》(精装版)已经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大使馆赠送给VIP客户的专用书,全面展示着英国创意产业近十年来发展的最新水平,全面展示着不同学科间的融合与互动。在北京,约翰·佐雷尔爵士于5月7日专门带着《创意岛》与北京市副市长一起洽谈北京设计节的事宜。
除了经营着欧洲最大、最成功的设计公司之一的纽厄尔-佐雷尔设计公司(Newell and Sorrell)之外,约翰?佐雷尔爵士先后出任英国设计协会和英国建筑及建成环境委员会的主席。约翰?佐雷尔爵士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创意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他专门成立了佐雷尔基金会让设计师走进校园,与学生一起共同实现个人的创意。约翰?佐雷尔爵士的长期努力,都为英国创意产业营造了良性的环境,使得设计师不再是孤立的,各个创意学科之间互动频繁,相互间产生影响与借鉴。
作为英国创意产业的风向标,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组织下约翰·佐瑞尔爵士先后于2010年4月28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做了两场智慧课堂的讲座。作为《创意岛》的编辑,我参加了北京的这一场活动,见到了约翰·佐雷尔爵士,他对英国整个创意产业的推动与贡献令人钦佩!中国创意产业如何能切实地有所推动,真是要我们大家一起好好从《创意岛》中寻找一些线索呢!
专业书评
约翰·佐雷尔 :
《创意岛》是对英国21世纪头 10年间创意设计的总结,此书是它的续篇。书中的设计师、艺术家和工程师们是这些年来英国创意产业中诸多领域的代表,但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书中出现的不只是英国设计师为英国客户进行的设计活动,也包括许多在英国工作,并完成他们重要作品的海外设计师。
英国一直被视为世界上设计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它何以成为一个如此有创造力的岛屿?我们也许生活在一个岛上,但这里的设计却从来与孤立这个词无关;设计实践者们相互借鉴,在各种社会活动、论坛中相互交流。这是良好的竞争环境,也更是良好的相互学习、发展创造的环境。如此环境的培育归功于英国鼓励不同领域、学科间相互合作的前瞻设计教育体系。我们的大学与专业学院不停地吸引全世界的学生来学习,这些学生中的许多人都选择留在了英国—这个多文化设计思想的摇篮。
我对设计师们创意产生的过程很感兴趣。设计不同尺幅的作品(比如建筑与珠宝)有不同的设计方法,但我们却很容易发现它们有着十分接近的设计思维。不管设计师们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他们都用一种方式思考。
我们对上百位设计师就他们的设计作品及他们的设计过程进行了采访。塞巴斯蒂安 ?康兰(SebastianConran)讲述了他如何在奇柔海滩上的石块间找到了天平的设计灵感。特伦斯 ?伍德盖特(TerenceWoodgate)描述了他如何妒忌一级方程式赛车设计中使用的贵重材料,并促使他与约翰 ?巴纳德(JohnBarnard)合作设计桌子的过程。克里斯托弗 ?凯恩
(Christopher Kane)告诉我们他经常“从相反的方向入手”,从丑陋中汲取灵感。西蒙 ?海登斯(SimonHeijdens)解释了他如何从他在荷兰那“被严格设计过的”成长环境中对随机自然形态产生兴趣,并将其设计成为他的光装置作品。诺曼 ?福斯特(Norman Foster)告诉我们他认为倾听并提出正确的问题是产生创意的关键。
在我们的许多访谈中,设计师们坦言他们所受的影响,并谈到了实验、灵感与幽默感,以及恐怕是最重要的,他们与客户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本书探索了 26种不同的设计领域,从工程建筑到珠宝设计。我将这些内容分为 10个主题,最后一个是“设计方案”,向读者展示了一些尚未实现的设计。
“映像”讨论了关于从传统设计中产生的新想法,比如奥兹瓦德 ?博阿滕(Ozwald Boateng)的萨维尔街(Savile Row)西服,或马丁 ?兰比 -奈恩(Martin Lambie-Nairn)为 BBC电视一台设计新的形象。“新生”是关于改造现有的设计,比如马克 ?波特(MarkPorter)和保罗 ?巴恩斯(Paul Barnes)设计的全新《卫报》,或阿拉斯泰尔 ?兰斯利(Alastair Lansley)对圣潘克拉斯车站的改造。“颠覆”是关于让人玩味的设计,比如杰克 ?菲普斯(Jake Phipps)的“吉夫斯和伍斯特”帽灯,或西蒙 ?沃特福尔(Simon Waterfall)以“社交自杀”为品牌设计的前卫服装。“人本主义”是关于将人的体验置于设计中心的设计作品,比如史蒂夫 ?哈丁 -希尔(Steve Harding -Hill)将阿德曼动画公司的《动物物语》重新制作以反映残疾人生活中困难的作品,或詹姆斯 ?戴森(James Dyson)对干手机的革新。“变形”讨论的则是随时变化着的设计作品,比如侯赛因 ?卡拉扬(HusseinChalayan)的动态裙,或托马斯 ?希瑟威克(ThomasHeatherwick)的卷桥。“流动”是关于体现流动的曲线美感的作品,比如杰奎琳 ?达兰(Jacqueline Durran)设计的凯拉 ?奈特莉在影片《赎罪》中穿的绿裙子,或罗斯 ?洛夫格罗夫(Ross Lovegrove)为塔纳特饮用水设计的瓶子。“精准”则关于精确度,比如道格 ?麦基尔南(Doug McKiernan)设计的迈凯轮一级方程式赛车,或安格斯 ?海兰(Angus Hyland)为五星设计公司设计的书《标记》。“透明”讲述的是运用透明度来进行设计的作品,比如理查德 ?罗杰斯(Richard Rogers)设计的威尔士国民议会大楼,或马克 ?纽森(Marc Newson)的空气钟。“纪念性”关于巨大与大胆的设计,其内容涉及了从艾伦 ?基钦(Alan Kitching)关于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画册封面的字体设计,到阿曼达 ?莱维特(AmandaLevete)设计的伯明翰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
设计是创意产业的引擎,不仅在英国,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如此。在我看来世界上所有大国都在寻找创新之路。为什么?因为创新使人类与众不同,使我们能解决问题并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美好。今天,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更显得无比重要。于是,《创意岛》在这里讨论了创意思维以及杰出设计的产生过程。
ISBN | 9787508619651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 约翰·佐雷尔 |
尺寸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