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法国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文人和艺术家们络绎不绝地前往学习、采风或者旅居,一般爱好旅游的人们也蜂拥前去观光度假。据统计,法国是世界各国中每年吸纳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那么法国吸引人们的究竟是什么?如果简略地回答,那就是一个词:文化。
法国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根本的原因是她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滋养人的文化环境。当你置身法国,尤其是置身首都巴黎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让你怡然自得的文化气息,这种气息让你不想离开,让你恋恋不合,让你离开了总是想着回来。构成法国文化的究竟有些什么?许多人想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例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探寻法国文化之谜,他最后得到的答案是“精神至上”四个字。然而博大深厚的法国文化岂是这四个字能够完全囊括的。其实,法国的宗教气氛,法国的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法国的哲学、文学和美学,法国的葡萄酒、香水和时装,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无一不是她丰富而充满魅力的义化之组成部分。希望读者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对法国文化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编辑推荐
法国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文人和艺术家们络绎不绝地前往学习、采风或者旅居,一般爱好旅游的人们也蜂拥前去观光度假。据统计,法国是世界各国中每年吸纳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那么法国吸引人们的究竟是什么?如果简略地回答,那就是一个词:文化。法国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根本的原因是她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滋养人的文化环境。当你置身法国,尤其是置身首都巴黎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让你怡然自得的文化气息,这种气息让你不想离开,让你恋恋不合,让你离开了总是想着回来。构成法国文化的究竟有些什么?许多人想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例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探寻法国文化之谜,他最后得到的答案是“精神至上”四个字。然而博大深厚的法国文化岂是这四个字能够完全囊括的。其实,法国的宗教气氛,法国的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法国的哲学、文学和美学,法国的葡萄酒、香水和时装,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无一不是她丰富而充满魅力的义化之组成部分。希望读者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对法国文化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书是《文化新视野丛书》中的一册,《文化新视野丛书》以当代中国人的眼光,以包容各种异质文化的气度,从现实的文化问题和现象切入,重新审视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在对话、沟通和理解的前提下,吸纳或消解由文化冲突所带来的种种困惑,从民族文化本原和精神特质上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以期对增强各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筑塑当代中国文化有所裨益。
目录
前言/001
虔诚信徒的国度/001
高卢雄鸡的原始宗教:德洛伊教/001
恺撒征服的后果:南欧宗教和文化渗入/003
万宗归一:基督教统治高卢/004
合久必分:新教与天主教分庭抗礼/012
包罗万象的今日法国宗教/021
美和创造主宰法国/023
悠久的创造历史:早期法国艺术/023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古希腊雕塑的创造性继承/030
法国绘画:群星灿烂的天空/035
石头谱写的交响乐:巴黎建筑一瞥/044
东山再起的法国电影/054
表现人性之音的法国音乐/064
以新取胜的法国文学/074
民主、宽容与人道主义:法兰西精神/083
民族主义的情怀/083
为平等而革命/086
人人生而自由/090
无人权毋宁死/094
爱国主义与圣女贞德/096
好战精神与拿破仑/098
人道主义的文学大师雨果/102
热情与浪漫:法兰西风俗文化/109
酒神巴克科斯的子民/109
爱打扮的法国人:法国时装引领世界潮流/1]8
香水与狗:生活就是香与臭的交替/129
讲“礼”的法国人/137
存在与欲望:法国的哲学与美学/139
理性和怀疑是法国哲学的精髓/139
美在于真实与关系/150
自由和效率互不相容:法国经济一瞥/159
计划经济是杠杆还是绊脚石?/159
纳税人的钱大家管理:法国财政/166
历史悠久举步维艰:法国金融现状/173
是否应该交给市场:国有企业的利弊/180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法国对外关系概观/189
争取大国地位的努力/189
发展后殖民时代法语共同体国家关系/192
欧洲大家庭的导航员/201
高卢雄鸡不当山姆大叔的仆从/2 12
朋友还是越多越好/218
东西方文化巨人携手前行/220
参考文献资料/227
后记/231
文摘
书摘
我们知道文化与历史在中、法人民的交往中一向占有重要地位。在思想
与心理层面,法国人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国家。对中国的迷恋和
神往可以追溯到启蒙时代,伏尔泰、狄德罗等一批思想家在那个时代就热烈
称颂中国的文明昌盛,尤其对儒家文化推崇备至。而中国人对法国文化也兴
趣盎然。在许多中国人心目中,法国首先是个文化国家,它的文学、绘画被
广泛地介绍到中国,对中国近、现代文艺的发展影响深远。巴黎一度成为中
国艺术家心驰神往的浪漫之都。加之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它所宣扬的民主、自由、科学精神更是近代中国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精
神资源和战斗武器,这一切使得中国人十分重视法国,从未放弃过探索与认
知法国文化的努力。因此,文化关系在中、法两国国家关系中发挥着更为独
特的作用,对推动双方关系的和谐、友好发展意义重大。
据统计,中、法两国间经常性的文化交流项目每年均保持在200起以上
,并有不断增长的势头,交流与合作的范围逐步扩大,涵盖了文化领域的各
个方面,并呈现不断深化的新局面。1999年和2000年中国在法国成功举办的
“巴黎中国文化周”和“中国文化季”等大型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法国公
众,掀起一阵中国热潮。法国在华进行的罗丹雕塑展,法国国家交响乐团、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来华演出等,受到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反响空前。随
着两国文化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中法两国民众对彼此的历史、文化、艺术
的兴趣愈加浓厚,相互了解的愿望也就更为迫切。为顺应这一趋势,借以进
一步加强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增进友谊,中、法两国国家元首共
同决定中、法互办文化年。
1999年和2000年江泽民主席和希拉克总统在互访的时候共同确定举办“
中法文化年”。
2001年4月李岚清副总理访问法国期间与法国外交部长韦德里纳签署了
关于中法互设文化中心和互办文化年的((会谈纪要》。双方商定,2003年10
月至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国在
中国举办文化年。文化年涉及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广播电视、图书出版
、青年、体育、民族、宗教、建筑、环保、旅游等方面,共计300多个项目
。
2003年,中国文化年在法国如期举行。中国文化年以“古老的中国、多
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为主题,意在展示中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绚
丽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以及不断创新发展的当代文化精神,从大文化
的视角诠释中国,展示当代中国的风采。
2004年,法国文化年在中国如期举行。法国文化年主要围绕两大主题:
“以人为本和革新的法国”、“浪漫与创新的法国”。法国文化年旨在展示
一个传统与现代并举、浪漫和创新兼顾的法兰西新形象。希望借此改变法国
在中国公众心目中的传统印象:法国不仅仅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和丰富历史
遗迹的文明古国,而且也是一个拥有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现代化国家。
P224-225
ISBN | 7807102292 |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作者 | 高建为 |
尺寸 | 16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