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漫话办世博》大致以世博会的申办、筹办、举办和后期效应为脉络,选取历届世博会中的典型案例来讲述“世博会是怎样办成的”,以及“世博会为人类带来了什么”,其主旨在于尽可能地把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世博会分解开来,使读者对整个办展系统的运作机制产生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示世博会对人类的生活、社会及未来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多地展现世博会的魅力。
编辑推荐
《漫话办世博》:世博丛书
作者简介
夏蓓蓓,七十年代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目前就职于上海博物馆。2009年初,加入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和“世博会博物馆”展示筹备项目组。
目录
前言/1
序篇
梦想有多远/1
第一章 选择成为东道主
第一节 一切始于世博会/6
第二节 人人争办世博会/10
第三节 自无序中诞生的秩序/16
第四节 世博会的种类/21
第五节 主题的意义/26
第六节 花落谁家/33
第七节 第一份答卷/37
第二章 紧锣密鼓
第一节 一道题目可以有几种解法/40
第二节 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48
第三节 人的力量/54
第四节 地的问题/58
第五节 造一个世博园/61
第六节 魅力符号/66
第七节 广邀宾朋,共襄盛举/73
第八节 好货也得会吆喝/78
第九节 最是难得一帆风顺/81
第三章 东道主的职责
第一节 大幕拉开,精彩纷呈/86
第二节 快乐嘉年华/90
第三节 论坛:智识的激荡/94
第四节 一张入场券/97
第五节 观众是“上帝”/100
第六节 细节决定成败/103
第七节 危机管理的重要性/107
第八节 如果没有志愿者/110
第九节 审视缺失/114
第四章 盛会过后
第一节 世博会到底赚钱吗/118
第二节 规划的效应显现/123
第三节 一座城市的新兴/128
第四节 那些建筑的故事/133
第五节 谁颠覆了你的审美观/136
第六节 世博改变生活/139
第七节 走向更广阔的舞台/143
结束语/147
序言
世博会自1851年拉开历史帷幕至今,凝聚着全世界的智慧与梦想,留下了人类进步的足迹。世博会始终是新科学、新技术、新产品的摇篮,也是新思想、新概念的孵化器。从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缝纫机、电梯、留声机、电话、电视、电影、空调、汽车、飞机到推动时代前行的蒸汽机、发电机、原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机器人、航天飞行器,乃至于当下最流行的生物技术和环保科技,它们或是因参加世博会的展示而闻名天下,或是在世博会上应用而得以示范推广。从最平易近人的T恤衫、蛋筒冰淇淋、花生酱、热狗、华夫饼干、可口可乐、麦当劳到令人瞩目的印象派、立体派、新艺术、装饰主义,世博会包罗万象。百货商店、现代旅游、主题公园、游乐场、度假村的缘起均与世博会紧密联系,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奥赛博物馆、金门大桥、原子塔这样的经典建筑,不会忘记“思想者”、“格尔尼卡”、“蓝色的多瑙河”等伟大的艺术品,它们皆因世博而诞生,凝聚着人类伟大的才智。
世博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长足进步,不仅仅是芝加哥、大阪等城市的活力凝聚,它还让伦敦、巴黎、纽约这样的城市获得了新的拓展空间。人们常将世博会比作经济、科学和技术的奥运会,就影响力而言,它的作用可能比奥运会更大,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千千万万个体的命运常常因之而改变。
20世纪60年代起,世博会更多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多届世博会以生态与环境为主题,反思人类行为产生的影响,探讨发展与进步的真正意义。世博会愈加注重以人为本,以国家的和平、民族的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为诉求,在政治、经济、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不忘人文因素,在交流碰撞中观照人文情怀。
文摘
插图:
其实早在农耕时代,人们就已经逐渐形成了在宗教仪式、节日庆典等隆重场合开展交易活动的惯例。只是这种早期的交易活动形式比较简单,内容也相对匮乏,后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简单的交易慢慢发展成了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专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集会。据说早在公元5世纪,波斯就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可以说,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地域性的或是跨区域的贸易展示集会始终在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着一席之地。从15世纪开始,渐次步入近代的欧洲各国先后举办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大型博览会,比如1475年,为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法国的丰富物产,路易十一在英国伦敦举办了“法国物产博览会”,被认为是近代博览会的雏形。后来,作为工业时代先行者的英国和法国,为展示自身实力与影响而多次举办博览会,并逐渐把它作为本国的一项惯例活动:1756年,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为获评优秀奖的产品和机械举办“英国产业博览会”;1798年,为和英国一较高下,法国政府与产业界联合举办“法国产业博览会”;这之后直到1849年,巴黎总共举办了11届博览会,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也多次组织举办工业博览会。
1849年末,皇家艺术协会开始酝酿筹办规模更大的博览会,时任协会主席的阿尔伯特亲王(1819~1861年)提出“博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产品参加”,在他看来,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是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所以他想要举办的是一届能够展示全人类文明进步的国际性的博览会。
ISBN | 9787544428767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 | 夏蓓蓓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