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 (平装) 731002309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本教材定位于国际政治学科本科生用书,也就是说,它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学习国际政治、外交学的本科生。同时也适用于那些把国际关系学(或国际政治学)作为选修课的专业,比如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国际传播等等。当然,作为一本立足于国际关系现实的基础性理论读物,由于其概念明确、结构清晰、信息量大、理论分析精炼,所以,一切关心国际关系,尤其是想增加自身国际关系理论知识、提高国际关系理论素养的人都会从本书中获益。 本教材强调内容和观点要反映时代的发展,反映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长期以来,我们更习惯于在教材中反映比较成熟、少有争议的概念、观点和理论,这无疑是必要的。因为教材不是专著,它担负着主要是传授知识的功能,而学生所学的知识应该是比较确定的。但是,这种习惯认识和做法也有共消极性一面,那就是忽视了时代和学科的发展,在内容和观点上往往显得陈旧,从而缺乏活力与吸引力。
编辑推荐
本书为21世纪国际关系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适用对象主要是学习国际政治、外交学的本科生。教材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内容和观点反映时代的发展,反映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1) 一、什么是国际关系……………………………………………(1) 二、什么是国际关系学…………………………………………(3 ) 三、国际关系学的相关学科…………………………………(7) 第二节国际关系的产生与发展…………………………………(10) 一、古代的国际关系……………………………………………(10) 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13) 三、当代国际关系………………………………………………(16) 第三节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7) 一、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17) 二、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20)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关系的理论观点……………………(31) 四、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历程与现状……………………(34) 第四节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38) 一、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38) 二、我国开展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应遵循的方法………………(42) 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体--主权国家…………………………(47) 第一节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特征与类型…………………………(47) 一、什么是国际关系行为体……………………………………(47) 二、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基本特征………………………………(48) 三、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基本类型………………………………(50) 四、国际关系行为体是国际关系的逻辑起点…………………(52) 第二节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及其主权……………………………(53) 一、国家的基本要素……………………………………………(53) 二、国家的基本权利……………………………………………(54) 三、国家的民族特征与当代民族主义…………………………(55) 四、主权的要义及其演变………………………………………(58) 第三节国家利益…………………………………………………(61) 一、什么是国家利益……………………………………………(61) 二、国家利益的复杂性…………………………………………(63) 三、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65) 第四节国家权力…………………………………………………(66) 一、什么是国家权力……………………………………………(66) 二、国家权力的构成……………………………………………(68) 三、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计量……………………………(71) 四、国家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74) 第五节国家行为体的历史定位…………………………………(75) 一、国家行为体主导国际关系…………………………………(75) 二、国家行为体受到非国家行为体的挑战……………………(76) 三、国家行为体功能与作用的调适……………………………(76) 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78) 第一节国际组织…………………………………………………(78) 一、什么是国际组织……………………………………………(78) 二、国际组织的发展与分类…………………………………(81) 三、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85) 第二节跨国公司…………………………………………………(87) 一、什么是跨国公司…………………………………………(87) 二、跨国公司影响力的扩大……………………………………(90) 三、跨国公司与国家行为体的关系……………………………(92) 第三节其他非国家行为体………………………………………(95) 一、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实体与政治组织……………………(95) 二、建设性跨国社团与跨国运动………………………………(98) 三、破坏性跨国社团与跨国运动……………………………(101) 第四节全球公民社会……………………………………………(104) 一、什么是全球公民社会……………………………………(104) 二、全球公民社会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108) 第五节非国家行为体的历史定位………………………………(110) 一、非国家行为体的特殊作用………………………………(110) 二、非国家行为体的局限性…………………………………(113) 三、非国家行为体的发展趋势………………………………(115) 第四章 国际体系…………………………………………………(118) 第一节国际关系的宏观层次及其意义…………………………(118) 一、国际关系的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118) 二、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的区别……………………………(120) 三、国际关系宏观层次的作用与意义………………………(121) 第二节国际体系及其结构………………………………………(122) 一、什么是国际体系…………………………………………(122) 二、国际体系的结构…………………………………………(124) 二、 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128) 第三节国际体系的稳定性………………………………………(131) 一、国际体系的稳定与不稳定因素…………………………(131) 二、关于国际体系稳定性的几种主要观点…………………(134) 三、"均势"与均势理论……………………………………(138) 第四节国际体系的演变与当代国际体系的特点………………(143) 一、国际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阶段…………………………(143) 二、当代国际体系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147) 第五章国家对外关系:战略与政策……………………………(152) 第一节国家对外战略…….……………………………………(153) 一、什么是国家对外战略……………………………………(153) 二、国家对外战略的结构……………………………………(156) 三、国家对外战略的类型……………………………………(159) 第二节国家对外政策……………………………………………(161) 一、什么是国家对外政策……………………………………(161) 二、国家对外政策的结构……………………………………(162) 三、国家对外政策的类型……………………………………(163) 第三节国家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的依据………………………(164) 一、国际依据…………………………………………………(165) 二、国内依据…………………………………………………(168) 第四节国家对外政策的决策过程与模式………………………(172) 一、外交政策的决策过程……………………………………(173) 二、外交政策的决策模式……………………………………(174) 三、外交政策的决策机制……………………………………(178) 第六章国家对外关系:途径与手段……………………………(182) 第一节外交………………………………………………………(182) 一、什么是外交………………………………………………(182) 二、外交的基本规则与惯例…………………………………(185) 三、外交的功能………………………………………………(190) 四、当代外交的主要类别及其地位…………………………(191) 第二节武力手段…………………………………………………(204) 一、武力手段的基本形式……………………………………(205) 二、武力影响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方式……………………(207) 三、国家对外关系中武力作用的演变及其走势……………(211) 第三节经济手段…………………………………………………(214) 一、国家对外关系中的经济手段……………………………(214) 二、经济手段影响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方式………………(215) 三、经济手段在实现国家对外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221) 第四节社会与文化手段…………………………………………(222) 一、传媒………………………………………………………(223) 二、文化交流………………………………………………(224) 三、民间往来…………………………………………………(227) 第五节非法手段…………………………………………………(229) 第七章国际冲突…………………………………………………(232) 第一节国际冲突的涵义与类型…………………………………(232) 一、什么是国际冲突…………………………………………(232) 二、国际冲突与国际竞争……………………………………(233) 三、国际冲突的类型…………………………………………(234) 第二节国际冲突的根源与特点…………………………………(235) 一、国际冲突的根源…………………………………………(235) 二、当代国际冲突的特点……………………………………(244) 第三节国际冲突的升级与缓解…………………………………(249) 一、国际矛盾导致国际冲突的特定条件……………………(249) 二、国际冲突的升级…………………………………………(250) 三、国际冲突的缓解…………………………………………(251) 四、国际危机及其解决………………………………………(252) 第四节国际战争与国际和平……………………………………(255) 一、国际战争的类型…………………………………………(255) 二、当代国际战争的特点……………………………………(256) 三、国际和平的一般概念……………………………………(259) 四、实现和平的途径…………………………………………(259) 第五节核冲突与核和平…………………………………………(263) 一、核威慑及核威慑理论……………………………………(263) 二、核和平……………………………………………………(266) 三、核时代对传统战争理论的反思…………………………(269) 第八章国际合作…………………………………………………(272) 第一节国际合作的涵义与特点…………………………………(273) 一、什么是国际合作…………………………………………(273) 二、国际合作的类型…………………………………………(278) 三、当代国际合作的特点……………………………………(279) 第二节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283) 一、什么是相互依存…………………………………………(283) 二、相互依存的类型…………………………………………(290) 三、权力政治与相互依存政治………………………………(292) 四、相互依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95) 五、对相互依存理论的评价…………………………………(298) 第三节国际合作的深化--国际一体化………………………(301) 一、什么是国际一体化………………………………………(301) 二、实现一体化的条件………………………………………(305) 三、走向一体化的途径………………………………………(306) 四、国际社会的多样化及其与一体化的关系………………(311) 第九章国际关系的制约因素……………………………………(314) 第一节地理环境………………………………………………(315) 一、地理环境影响国家的国际地位…………………………(315) 二、地理环境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18) 三、地理环境影响国际体系的结构…………………………(319) 四、地理环境影响国际关系的内容与特点…………………(321) 第二节时代………………………………………………………(322) 一、国际关系中的时代内涵…………………………………(323) 二、时代特征与主题的演变…………………………………(324) 三、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325) 第三节科技革命…………………………………………………(327) 一、科技革命引起国际格局的变化…………………………(328) 二、科技革命导致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331) 三、科技较量本身已构成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333) 第四节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互动……………………………(335) 一、国内政治国际化…………………………………………(335) 二、国际政治国内化…………………………………………(337) 三、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互动……………………………(339) 第五节作为特殊行为体的个人…………………………………(340) 一、个人能否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341) 二、个人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实践………………………(342) 三、个人影响国际关系的方式………………………………f343) 第十章国际关系的协调与整合…………………………………(345) 第一节国际关系协调与整合的内涵与意义……………………(345) 一、什么是国际关系的协调与整合…………………………(345) 二、国际关系协调与整合的意义……………………………(346) 第二节国际机制…………………………………………………f347) 一、什么是国际机制…………………………………………(347) 二、国际机制兴起的原因…………………………………(349) 三、国际机制倡导的基本理念与价值………………………f349) 四、国际机制的改进与走向…………………………………(351) 第三节国际法与国际准则的协调作用…………………………(352) 一、什么是国际法与国际准则………………………………(353) 二、国际法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协调…………………………f356) 三、国际法权体系下的国际关系发展趋势…………………(358) 第四节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359) 一、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的组织化…………………………(360) 二、国际组织协调国际关系的实践与评价…………………(360) 三、联合国的作为与改革……………………………………(362) 第五节大国协商制度……………………………………………(364) 一、什么是大国协商制度……………………………………(364) 二、大国协商制度的几种主要形式…………………………(365) 三、大国协商制度的评价…………………………………(368) 第六节南北对话制度……………………………………………(369) 一、南北对话制度的形成……………………………………(369) 二、南北对话制度的发展趋势………………………………(371) 第十一章全球化与全球问题……………………………………(375) 第一节全球化的现实与挑战……………………………………(375) 一、什么是全球化……………………………………………(375) 二、全球化的政治挑战………………………………………(380) 三、值得关注的反全球化现象………………………………(385) 四、全球化的历史定位与选择…一…………………………(389) 第二节关系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问题……………………………(391) 一、什么是全球问题…………………………………………(391) 二、全球问题的基本特点……………………………………(395) 三、全球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398) 第三节全球意识与全球治理……………………………………(404) 一、什么是全球意识…………………………………………(404) 二、全球意识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410) 三、什么是全球治理…………………………………………(412) 四、全球治理对国际关系的影响……………………………(417) 第十二章国际安全与国际秩序…………………………………(421) 第一节国际安全的基本理论……………………………………(421) 一、什么是国际安全…………………………………………(421) 二、传统安全观………………………………………………(422) 三、新安全观…………………………………………………(424) 第二节经济安全、环境安全与社会安全………………………(426) 一、经济安全的要义与特点…………………………………(426) 二、环境安全的要义与特点…………………………………(429) 三、社会安全的要义与特点…………………………………(433) 第三节国际安全与国际干涉……………………………………(436) 一、国际安全的维护………………………………………一(436) 二、什么是国际干涉…………………………………………(438) 三、国际干涉的理论及实践分析……………………………(440) 第四节国际社会与国际秩序……………………………………(444) 一、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444) 二、发达国家的国际新秩序观………………………………(446) 三、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新秩序观……………………………(449) 第十三章中国与当代国际关系…………………………………(453) 第一节中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身份与地位…………………(453) 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453) 二、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54) 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455) 四、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457) 第二节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外交战略及其反思…………………(459)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内容与特点…………(459) 二、教训与反思………………………………………………(467) 第三节21世纪的中国对外战略………………………………(477) 一、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全方位外交……………………………………………………………(477) 二、积极融入全球化与国际机制,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481) 三、参与全球治理,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483) 四、保持理性的身份认同,防止盲目的大国意识……………(486) 五、倡导"和而不同"、"共处共存"的外交哲学………………(488) 参考书目……………………………………………………………(491)
文摘
书摘 第66-67页一、什么是国家权力 西方学者将"Power"解释为国家权力或国家实力。汉斯·摩根索认为,权力是行为者A能控制行为者B的思想和行为的两个政治行为者之间的一种关系。这样,权力就意味着行为者A的实力。他断言:"权力可能包括建立和维持人对人控制的一切因素,这样,权力就涉及到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所有社会关系--从暴力冲突到最微妙的一种思想意愿借以控制另一种思想意愿的心理联系。"①他还认为,权力是"人对他人的意志和行为的控制"。著名的法国学者雷蒙·阿隆与摩根索有同样的见解,认为权力是个人以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行动去影响他人的行为与情感的能力。国际舞台上某一政治单位的权力也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政治单位的能力,政治权力不能孤立存在,而是通过一种相互关系体现出来。卡尔·多伊奇同样将权力视为实力,同时又把权力与冲突联系起来,认为"权力是冲突中取得优势和克服障碍的能力"①。我们认为,国家权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行为主体所拥有的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非物质力量,也包括它们维护自身利益、推行对外战略和影响其他行为主体的能力。 英文power一词有多重含义,可以译作强权、强国、权威、政权、力量等,如果我们把它认作是一种影响和改变其他国家行为的能力,其内涵应是综合性的。权力与其他一些概念相关或相近,使用时经常没有明显界限。这些概念包括:(1)影响力(influence)。权力和影响力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两者是等同的。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手段。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影响力所涉及的互动关系不包括采取武力,即影响的内涵是非暴力的和平方式,而权力则不排除对外使用武力,西方学者就常常把武力与权力等同起来。(2)武力和暴力(force)。西方学者认为武力是权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武力为后盾,就无真正的权力可言。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必须将权力与武力--实际使用的暴力相区别,"作为威胁或潜在威胁的武装力量,是一国获取政治权力的最重要的物质因素",但是,一旦暴力付诸实际运用,政治权力的内涵就改变了②。武力是国际政治中权力关系的重要内容,是改变他人行为的重要手段,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无法有效地对他人施加影响时所使用的最后手段。(3)实力(capability)。实力表明的是一个国际政治行为体对外施加影响的物质手段,是国际政治中权力关系的物质基础,与影响力相比,其内容是可以计量的。
ISBN7310023099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蔡拓
尺寸32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