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ST汽车多媒体网络》是基于MOST规范V2.4(2006年8月版)编写的。因为MOST规范仍在不断变化发展,所以《MOST汽车多媒体网络》中所描述的内容与后续的实际规范会有所差别。该书内容与规范有不同的地方,应当遵照规范。《MOST汽车多媒体网络》所有的版权受到保护,包括印制版和电子版。影印、在任何数据载体或在互联网络上,尤其是以PDF文件的复制与发行,需得到本出版社明确的许可,否则违权必究。
《MOST汽车多媒体网络》中提到的大多数硬件和软件的名称、商号的名称和社团的标识,应视为常规的注册商标。《MOST汽车多媒体网络》中提到的产品名称基本遵从生产商的用法。
《MOST汽车多媒体网络》中开发的电路和应用,经过了最大准确度的测试。出版社不对书中的资料和软件准确度做任何承诺,因此出版社和作者对于不正确的指示和结果不负任何责任。
编辑推荐
《MOST汽车多媒体网络》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著。
目录
第一部分 MOST标准
第1章 MOST合作组织
1.1 目的和历史
1.2 快速标准化
1.3 结构和规范工作
1.3.1 指导委员会
1.3.2 管理员
1.3.3 技术协作组
1.3.4 工作组
1.3.5 技术协调员
1.4 兼容性核查程序
第2章 汽车应用的网络结构
2.1 汽车上的应用
2.2 面向功能的方法
2.3 通信需求[NOL2005]
2.4 标准和分类
2.4.1 标准
2.4.2 闭环控制功能的通信系统
2.4.3 开环控制功能的通信系统
2.4.4 信息娱乐通信系统
2.4.5 总结
2.5 汽车上的网络结构
2.5.1 网关
第3章 MOST系统结构概述
3.1 MOST分层模型
3.2 应用层架构
3.3 网络服务
3.4 MOST数据链路层
3.4.1 MOST帧
3.4.2 时间主节点和时间从节点
3.5 物理层
3.5.1 光介质物理层
3.5.2 电气介质物理层
3.6 MOST设备
3.7 网络管理
3.7.1 设备网络块
3.7.2 电源管理
3.7.3 网络主节点和网络从节点
3.7.4 连接管理
3.8 多媒体数据的传输
第4章 应用程序框架
4.1 没备模型
4.2 应用协议
4.2.1 数据格式
4.2.2 动态过程
4.3 MOST功能块
4.3.1 功能块的结构
4.3.2 函数类
4.3.3 函数的接口
4.3.4 系统功能块
4.3.5 同步信道的管理
4.4 与应用有关的标准功能块
4.4.1 功能列表
4.4.2 共用的功能函数块
4.4.3 应用程序接口
4.4.4 Auxin的应用例子
第5章 MOST协议
5.1 MOST25帧
5.1.1 起始符
5.1.2 边界标识符
5.1.3 帧控制符
5.2 同步数据域
5.3 异步数据域
5.4 控制信道
5.5 寻址
5.6 MOST50帧
5.7 高层协议
5.7.1 MOST高层协议
5.7.2 MOST异步媒体访问控制
第6章 物理层
6.1 简介
6.2 POF塑料光纤
6.2.1 基本原则
6.2.2 聚合物光纤的属性和优点
6.3 PMMA光纤的连接
6.4 光电收发器
6.4.1 LED发送器单元
6.4.2 PIN光电二极管
6.4.3 收发器的外壳和连接器
6.5 MOST系统的物理层
6.5.1 光学和电气参数的基本原理
6.5.2 光学和电气需求
6.5.3 功率预算
6.5.4 时序需求
6.6 物理层的进一步发展
6.6.1 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M0ST系统
6.6.2 其他的传输媒介
第7章 网络管理
7.1 唤醒
7.2 系统初始化
7.2.1 系统查询
7.2.2 中心注册表
7.2.3 网络系统状态
7.2.4 动态地址
7.2.5 系统启动示例
7.3 通知
7.4 关闭
7.5 错误管理
7.5.1 光学事件
7.5.2 过热
7.5.3 欠电压
第8章 MOST接口控制器
8.1 MOST节点的硬件结构
8.2 MOST网络接口控制器(NIC)的概念
8.2.1 智能网络接口控制器(INIC)概念
8.2.2 网络接口控制器(NIC)概念
8.3 智能网络接口控制器(INIC)
8.3.1 可用的接口
8.3.2 端口、套接字和连接
8.3.3 EHC与INIC的通信
8.3.4 在MOST网络中INIC的角色
8.3.5 INIC中的通信路径
8.3.6 媒体本地总线——同步多用途接口
8.3.7 控制端口
8.3.8 流数据端口
8.3.9 INIC中提供给控制数据的接口
8.3.1 0INIC中提供给流数据的接口
8.3.1 lINIC中提供给包数据的接口
8.3.1 2INIC器件的例子
……
第9章 网络服务
第10章 MOST 系统设计——V-模型XT和MSC
第11章 若干MOST的娱乐系统的测试
第12章 兼容性测试
第13章 MOST 规范说明书概述
第二部分 基于MOST的应用
第14章 开发工具
第15章 简单MOST系统的结构
第16章 MOST网关
第17章 MOST组件的制造和处理
第18章 MOST技术在量产时的应用
第19章 汽车中的音响系统
附录A MOST、以太网和IEEE1394的比较
附录B 重要的通信系统
附录C 缩略词表
附录D MOST术语表
参考文献
序言
汽车工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是传统产业提升的唯一途径,汽车电子和信息技术是最具活力的技术领域之一。汽车电子和信息部件(包括软件)在汽车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车载电子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汽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于CPU的车载电子装置数量的增加和功能的不断提升,相互间数据共享与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加,总线网络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实现的功能不断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博世(Bosch)公司推出CAN总线技术到现在,车上总线网络技术已经是技术路线的重要选择,各类汽车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总线技术。目前,主流的车载总线包括CAN、LIN、MOST、FlexRay,新的技术还在不断涌现。这些总线网络实现电控单元之间的数据通信,构成了汽车的信息平台。
随着人们对车载娱乐系统功能、信息服务功能、通信功能需求的不断提高,车上信息娱乐装置数量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这些装置间的通信和数据共享的需求,催生了车载媒体网络技术。MOST(Media Oriented SystemsTransport,面向媒体系统的传输协议),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总线网络技术。MOST是使用光纤或铜线传输介质的环形网络,可同时传输音像流数据、文件数据和控制命令数据。MOST技术包括网络协议标准以及一系列网络结构和节点实现的软硬件技术规范。MOST网络的发展可追溯到1997年,其技术概念来自当时MOST Cooperation发起的一项非正式合作。1998年,其联合17家国际级的汽车制造商与超过50家的关键汽车零部件供货商,共同研发MOST网络技术及规范。目前,欧洲市场已有许多采用MOST技术的车款进入大规模量产,包括德国的保时捷、奥迪、奔驰、宝马,瑞典的富豪、绅宝,意大利的菲亚特、兰吉雅,法国的雪铁龙、标致等。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本的降低,以及人们对车载信息娱乐功能需求的不断提高,MOST技术在中低档车上也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文摘
插图:
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第一次实现了应用于控制设备和传载多重信号的汽车网络时,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认为这种技术可以使他们的产品与其他公司的产品不同。Mercedes开发了CAN(Controllei。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系统;PSA(Peugeot Citroen)和Renault则通过VAN网络控制汽车的基本设施;而美国开发了J1850;BMW同样拥有自己的网络——IBus。所有的汽车制造商过了很久才意识到,这些技术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服务的,即在设备间传输位和字节,它们之间几乎没有本质的不同。然而对于汽车生产商来说,这些不同的技术则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他们都开发了相似的但是功能和传输方式有所不同的技术。过了大约20年的时间,cAN才被大多数人接受。今天,基本上全球所有的车辆都是通过各种cAN网络来控制内部和动力传动功能。开发其他新网络技术的努力可能是多余的,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得出这种结论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1996年,以Mercedes的D2B系统为基础,BMW和Bechker(当今的Ha珊an/Becker)与OASIS Silicon SYSTEMS(当今的SMSC)合作,开始对MOST进行讨论,并且决定和其他汽车生产商共同进行开发。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要设计自己的解决方案就意味着自己得承担所有的费用,所以第一次与戴姆勒·奔驰联系时就采取了比较紧密的、更谨慎的合作方式。
通过汽车生产商积极的努力,这个组织变得更加紧密,决定共同合作开发MOSI’。开始阶段仅仅以网络功能,如物理总线层、网络管理的定义和合作思想为标志。随着合作和信任的加强,对总线系统应用需求的讨论更加容易。基于两个汽车制造商共同关注的问题,定义了物理传输层和制定了功能说明书。后来这份说明书(见第12章)扩展了物理传输层、网络管理(核心兼容性,Core Compliance)和应用层的兼容性(Compliance)测试规范。
ISBN | 7564029269,978756402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简巴(Andreas Grzemba)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