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类语言学视角下的语音简化性研究 (平装) 7301170378,97873011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普通人类语言学视角下的语音简化性研究》旨在运用普通人类语言学视角,结合人类的生物学特征,从本能的角度讨论语言的一种现象,即语音简化。作者试图从本体论角度出发,对语言的语音与语义关联材料的认真梳理和细致分析,以揭示一些与人类社会、文化、心理无关的语言表达现象,客观地说明语言的自然情况,探讨人类这种熟视无睹的语音现象,阐释以往研究者所忽视的语音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并提出了作者具有独创性和前沿性的解释和假设。 《普通人类语言学视角下的语音简化性研究》从语音层面对语言呈现出的语音联觉、固定搭配、音节构成和音节数量的现象逐个进行考察,目的在于说明:语言简化性规律可以独立于文化而存在,是人类语言发音生理机制的表现,是人类本能的表现,是人类语言非工具性的表现。
编辑推荐
《普通人类语言学视角下的语音简化性研究》:语言学论丛
目录
序 作者序 绪论/1 第一节 普通人类语言学:定义、研究内容与学科的建立/1 一、普通人类语言学建立的必然/2 二、向本体论的复归/3 三、普通人类语言学研究的本体——人的生理基础、文化与社会本质/7 第二节 简化与简化的定义/13 第三节 语言进化论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15 第四节 语音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水平和发展趋势/18 第五节 普通人类语言学视角下人类语音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22 第一章 语音联觉中的语音简化性/25 第一节 声音的姿势/25 第二节 语音联觉/29 第三节 语音联觉的简化性根源/37 第四节 语音联觉与体验哲学:语言理据性的必然性问题/39 一、西方对语言理据性的研究/39 二、中国对语言理据性的研究/41 三、理据的定义/42 四、语言符号的必然性和任意性与理据性/44 第二章 固定搭配中的语音简化性/46 第一节 固定搭配的元音简化性/49 第二节 固定搭配的辅音简化性/62 第三章 音节中的语音简化性/74 第四章 语音简化与词的长度/80 第五章 人类语音简化规律的根源/93 第一节 人类语言中的同化根源/93 第二节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吗?/102 第三节 语言通过声音作为媒介/105 第四节 语言功能的生物适应器官/108 第五节 语言进化的体质人类学阐释/114 第六节 语音简化特征与语言的非工具性质/118 一、语言是工具吗?/118 二、语音简化原则证明语言的非工具性/127 三、语言工具论弊端/132 结语/137 参考文献/140
序言
语音是由人类的所谓的一套发音器官发出的、系统地用于某一自然语言的声音。如果我们接受乔姆斯基(N.Chomsky)关于语言本质假设的话,同手势语相比,语音是语法主要的物质表征。从功能的角度看,如果没有语音,语言的功能难以实现;从儿童语言获得的角度看,如果没有语音,儿童难以获得语言;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如果没有语音,人们无法知道语言的存在,更无法认识语言内部的结构、原则和机制。因此,语音的研究自然成为语言研究的基础领域。 语音研究早在古代欧洲、古印度、古代中国和古阿拉伯世界就已经存在,但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语音学不过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语音学侧重语音的生理和物理特点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以特鲁别茨柯依(N.Trubetzkoy)系统地提出音系理论为标志,音系学从语音学中分离出来,成为语言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如果说语音学侧重的是语音的物质特点,那么音系学则注重语音的语言功能。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成音系学成为当代音系学的主流。生成音系学把音系看成人的内在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语言能力是人脑的天然属性;音系语法是语法计算系统中的模块之一。音系的内在化假设使得音系和语音的关系再度成为语言学中的具有哲学意义的基础性问题之一。
文摘
人类语言的研究一直是各种学科关注的焦点,因为语言对于历史的解构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虽然考古学家可以从出土的墓葬中找到文明发展的线索,但是,如果没有找到记录语言的文字,考古研究也就仅仅能够使用比较模糊的结论来分析出土文物。同样,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测定出古人类化石的年代,但对于当时人类的文化进程也仅仅通过有限的证据来进行猜测和推断。因此,语言起源时自身所携带的一系列特征就成为解构人类本身的焦点。 在文明进程发展到当今阶段,利用人类语言达到对人类文明现象的解释的研究方式仍然没有过时。人类语言是人类自生的一种现象,它伴随着人类起源一起走到今天。如果人类没有具备语言,人类就会如同仍然生存在自然界中的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和文明,而完全可能依赖于自然提供的适合于自己生存的环境,活动在不同大陆的丛林里。
ISBN7301170378,97873011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尹铁超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