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内容简介:全新的网络环境,正在把传统的图书馆推向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新境地。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保存和利用图书的场所,而逐步发展成为人类的知识信息中心。图书馆的服务必将成为图书馆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比如服务理念的信息化、服务内容的知识化、服务载体的网络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服务态度的主动化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理念、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环境与资源、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形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主体的素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和教育、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评价。《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可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和情报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图书和情报管理干部和相关学者学习和研究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图书馆管理学丛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
第一节 网络环境
第二节 图书馆的概念及其演化的形态
第三节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理念
第一节 服务理念
第二节 传统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演变_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特征及服务理念的构建
第四节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创新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环境与资源
第一节 图书馆服务环境
第二节 服务环境对图书馆服务形式和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图书馆服务环境设计
第四节 图书馆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
第五节 图书馆服务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形式
第一节 参考咨询服务
第二节 个性化服务
第三节 导读服务
第四节 文献传递服务
第五节 阅览服务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主体的素质
第一节 心理素质
第二节 能力素质
第三节 创新素质
第四节 信息素质
第五节 道德素质
第六章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和教育
第一节 读者类型、特点及对图书馆工作的作用
第二节 读者心理
第三节 读者需求分析
第四节 读者教育
第七章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第一节 IC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IC的概念及特点
第三节 图书馆IC创建的模式
第四节 构建Blog平台与学科馆员创新服务
第八章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评价
第一节 构建图书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AHP)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中的评价
第三节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评价中的应用
第四节 语言信息评价方法及其在图书馆服务评价中的应用
第五节 群评价方法及其数字图书馆读者满意度指数的测评
参考文献 序言
21世纪,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信息化技术的突破,给图书馆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正在把传统的图书馆推向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新境地。
印度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图书馆学五定律,其主要内容是:书是为了用的(Books are for use);每个读者有其书(Books are for a11);每本书有其读者(Every book has its reader);节省读者的时间(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A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msm)。这五条定律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以“收藏”为主的服务观念,强调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性。
图书馆服务是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是超越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或用户服务范畴的一个概念。图书馆服务就是为了满足读者和社会需求,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及其他各种资源,实现图书馆使用价值的全部活动。当前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发展,导致图书馆传统概念的变化。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保存和利用图书的场所,而逐步发展成为人类的知识信息中心。图书馆服务必将成为图书馆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比如服务理念的信息化、服务内容的知识化、服务载体的网络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服务态度的主动化等,因此有必要探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理论和实践。 文摘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容
具体而言,服务创新实际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开展网络信息数字化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类型和途径、利用信息及服务的行为模式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因此图书馆要有计划地将馆藏印刷型文献资源及其他类型载体的文献数字化,将其组成数据库,以提高馆藏的易用性及共享性,建立网络化的信息平台及完备的文献信息检索系统,使信息在馆与馆之间、用户与图书馆之间充分传递。
第二,开展用户检索技能培训。
图书馆的价值只有通过用户的利用才能实现。用户利用图书馆已有的系统,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检索,图书馆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图书馆才能得到有效利用。所以,图书馆应加强对用户检索技能的培训。
第三,开展定题、定点服务。
图书馆的服务还表现在对学校的重点学科和重要科研项目进行跟踪服务,了解它的动态,利用已有馆藏和网上图书馆,以代查代借的形式提供及时的定题检索、查新、编译、科研调查等服务,如为教师提供科研前查新、科研中追踪、科研后转化等服务。
第四,开展知识挖掘、信息增值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不再满足于获取大量的原始文献,而是希望获得加工后的综合性增值产品,所以图书馆情报服务部门要根据读者需求,对文献及信息产品进行深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精品,提高信息产品的含金量,使用户在最短时间取得最大的收获,以达到信息增值服务的目的。
ISBN | 9787811106084 |
---|---|
出版社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居平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