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走进芭蕾王国》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在各种书刊上发表的文章,主要是让广大读者和芭蕾爱好者更多地了解芭蕾的历史发展情况及其艺术特征,同时涉及到了一些舞蹈、舞剧的创作知识。由于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不免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提法,不过作者还是决定保留文章的原貌,不做更多的修饰,以便更真实地反映认识上的差异。
编辑推荐
《走进芭蕾王国》:北京舞蹈学院建校55周年教学科研成果系列丛书。
作者简介
肖苏华,中国著名舞蹈编导、教育家、理论家、北京舞蹈学院资深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芭蕾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
曾二十七次代表中国出任重大国际芭蕾舞和现代舞比赛的评委,以及二十多次担任全国性舞蹈比赛的评委。 1987—1988年,曾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师从世界著名芭蕾大师格里戈罗维奇在莫斯科大剧院深造。
主要创作作品:芭蕾舞剧《阳光下的石头》、《红楼幻想曲》、《断桥随想》,民族舞剧《天马萧萧》,现代舞剧《梦红楼》等二十多部大型舞剧舞足舀作品。亲自指导创作的八个舞蹈作品分别荣获国际芭蕾舞和国际现代舞比赛的四个大奖和四个金奖。
主要专著:《芭蕾之梦》、《芭蕾艺术欣赏》、《国际流行交际舞》等,译著有《历史生活舞蹈》、《古典芭蕾双人舞》、《古典芭蕾100堂课》等六部,并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及评论文章一百多篇。
先后独立推出《交响编舞法》和《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两个舞蹈编导教学体系,培养了大量在国际国内荣获金银奖的演员和编导,荣获国家教委和北京市颁发的教学成果一等奖。
目录
序
一、走进芭蕾王国
1.历史的轨迹
2.白色的浪漫
3.圣·彼得堡的奇迹
4.现代芭蕾的崛起
5.交响芭蕾征服世界
6.中国芭蕾的腾飞
7.现代芭蕾的多元化之路
二、芭蕾史话漫谈
1.芭蕾——世界宠儿
2.凯瑟琳公主带给法国的礼物
3.意大利席间芭蕾征服法国
4.第一个穿脚尖鞋的人——塔利奥妮
5.芭蕾大师云集彼得堡
6.柴科夫斯基与他的三大芭蕾
7.使芭蕾起死回生的佳吉列夫
8.乌兰诺娃——世界明珠
9.受封为爵的玛戈·芳婷
10.芭蕾王国的男明星们
三、芭蕾艺术欣赏入门
1.芭蕾是人体艺术
2.芭蕾是一门多媒体和综合性艺术
3.芭蕾是规范的艺术
4.芭蕾是艺术性很强的艺术
5.芭蕾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艺术
四、20世纪芭蕾的来龙去脉
1.20世纪芭蕾的来龙去脉
2.20世纪现代芭蕾的基本走向
3.20世纪芭蕾艺术的基本特征
4.再谈中国芭蕾的创作问题
五、论苏联芭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六、交响芭蕾初析
七、舞剧的创作与创新
八、当代编舞随想
九、编舞技法的“门户”与“基础”——谈编舞技法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十、市场经济下的舞蹈艺术创作
十一、读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有感
十二、中国芭蕾思考
1.试论中国芭蕾舞剧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2.中国芭蕾出路何在
3.中国芭蕾的呼唤
4.中国芭蕾热背后的忧思
十三、芭蕾赛事随笔
1.大赛在莫斯科河畔
2.瓦尔纳联想
3.虎口拔牙勇夺金牌——记第八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
4.瓦尔纳芭蕾——大赛高奏凯歌
5.中国芭蕾誉满瓦尔纳
6.站在奥林匹克之巅
7.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首届《荷花奖》芭蕾舞复赛观感
8.舞蹈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花城舞赛联想
9.青春的旋律奏响申城——记上海第二届国际芭蕾舞比赛
十四、芭蕾演出随感
1.福金与他的《天鹅之死》
2.悲悯如歌——观《阿炳》
3.喜看香港云海艺术团的古韵新风
4.猛士颂歌·别具一格——韩国芭蕾首次在京公演
5.他山之石——明斯克观舞心得
十五、人物印象
1.难忘的会见,有益的教诲——记与格里戈罗维奇的一次谈话
2.一个“普普通通”的“上帝”——纪念乌兰诺娃80寿辰
3.乌兰诺娃的表演艺术
4.我们永远感激您——记俄罗斯芭蕾专家鲁勉采娃
5.舞蹈的梦在战火中升腾——记张守和
后记
序言
岁月如梭,转眼之间人生已到古稀之年了。追忆往事,憾事颇多,不堪回首。不过心中也多少存些欣慰和感激之情。欣慰的是我一直执著于自己热爱的舞蹈事业,特别是为了我国芭蕾艺术的发展和舞蹈创作的繁荣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努力,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感激的是命运让我遇到了很多尊敬的师长、亲密的朋友和至爱的亲人,他们都给我很多教诲、支持和鼓励,让我在困境和挫折之中义无反顾地继续前行。
本书收集了我多年来在各种书刊上发表的文章,主要是让广大读者和芭蕾爱好者更多地了解芭蕾的历史发展情况及其艺术特征,同时涉及到了一些舞蹈、舞剧的创作知识。由于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不免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提法,不过笔者还是决定保留文章的原貌,不做更多的修饰,以便更真实地反映认识上的差异。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还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后记
65年前还是孩童时,我就开始在苏联学习芭蕾舞。虽然20多年前,我已“改行”从事舞蹈创作与教学,但是芭蕾情结始终未了结,一直延续至今。从7岁时,每年在伊瓦诺窝州(省)进行的舞蹈比赛屡屡获金奖,到近20年来几乎年年出任国际芭蕾舞比赛的评委,为中国选手争取金奖;从当初做芭蕾演员、教师到从事芭蕾舞剧创作的编导,我与芭蕾的“缘分”剪不断,理还乱,似乎命中注定要与芭蕾打一辈子交道。其实这一漫长的过程并不轻松,有时甚至是很辛劳和痛苦的,不过我从未放弃或后悔,反而从中感受到一种极大的满足。时至今日,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与芭蕾的“共舞”,而这本书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我与芭蕾的几十年情缘。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已故的爱妻郑文妮,正是她几十年如一日地与我同舟共济,给予我事业上最无私的支持和巨大的鼓励,才使得我有了这些小小的成就……其次,我要特别感谢北京舞蹈学院领导和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为出版这本书给予的全力支持与帮助。另外,还要感谢上海音乐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黄惠民先生,以及我历届硕士研究生李青、卫艳蕾、张艺、邱敏、陈堂春在出书过程中做出的很大努力。在这里,我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另外,本书的封面设计曾参考部分画家,摄影师的作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文摘
插图:
一、走进芭蕾王国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艺术之一。早在文字、音乐、绘画、戏剧等人类文明还没有产生之前的“人之初”时,站立起来的人就开始舞蹈了,也就是古人常说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因此舞蹈也就被冠以“艺术之母”的雅称。仅有5。0多年历史的芭蕾与舞蹈相比,还是一门年轻的艺术,然而后来者居上——今天的芭蕾已在舞蹈王国中为自己建造了最宏伟神奇、最富丽堂皇的宫殿,令世人向往、陶醉、赞叹!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到这座迷人的殿堂里去领略和分享人类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吧!
1.历史的轨迹
芭蕾(Ballet)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的Balletto,意即跳舞。又来自古拉丁语的Ballo一词,意指在晚会上表演舞蹈,最后用法语的Ballet确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人们开始重视人体本身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经济、科学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而在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王公贵族竞相把艺术作为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扩大政治影响的工具和手段,他们不惜巨资相互攀比,相互竞争,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芭蕾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开始在意大利宫廷中形成,并在古朴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从一种游戏性质的舞蹈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确定风格、舞步与技巧的艺术形式。
ISBN | 9787807515562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作者 | 肖苏华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