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表公共演讲(第2版) (平装) 978730117406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如何发表公共演讲(第2版)》介绍了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的经典修辞理论和当代关于公共演讲的最新理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分析讲解演讲艺术的概念和技巧时,使用了大量图文并茂的实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如何发表公共演讲(第2版)》既可以用作教材,在课堂上学习使用;也可以作为演讲爱好者的自学材料,用以训练口才。
编辑推荐
《如何发表公共演讲(第2版)》: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中文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谢丽尔·汉密尔顿(Cheryl Hamilton) 译者:何姝 朱熠 谢丽尔·汉密尔顿(cheryl Hamilton),美国塔伦特郡学院(Tarrant Cunty college)传播艺术系演讲学教授,在公共演讲领域出版过多部著作。 译者简介: 何姝,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专长为国际新闻、在线新闻、公共政策、论辩研究-主讲课程为英语新闻阅读、英语公共演讲的艺术。 朱熠,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香港电影》杂志执行主编、《看电影》杂志副主编。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 第一章 公共演讲、道德规范和你 公共演讲:在你的生活中它扮演什么角色 量身定做的演讲 传播过程和公共演讲者 道德规范:演讲者的义务 小结 测试答案 第二章 准备开始:你的第一次演讲 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 学生演讲实例1 成功的步骤:计划和准备一篇演讲 学生演讲实例2 小结 第三章 建立演讲者的信心 了解焦虑 控制情景焦虑 控制内在交流焦虑:积极想象 控制内在交流焦虑的其他方法 小结 第四章 倾听:演讲者须知 倾听的各个阶段 刺激和动机为何重要 百分百沟通:倾听的神话 为何听众不易被说服 解读听众非语言符号的提示 使倾听变得容易 小结 第二部分 准备你的演讲 第五章 分析你的听众 分析你的听众:情境信息 分析你的听众:人口统计学信息 听众分析:心理信息 分析听众的接受能力 学生演讲实例3 收集听众信息 运用听众分析 小结 测验答案 第六章 选择和研究你的话题 选择你的话题、目的和主要论点 研究话题 小结 第七章 支持你的观点 滥用支持材料——慎用论据 没有充分使用的论据——多用它们 论据:说明或证明 小结 第八章 组织你的演讲:开场白、正文和结论 组织演讲的正文 组织演讲的开场白 组织演讲结论 小结 第九章 大纲、故事板和演讲笔记 大纲 故事板 演讲笔记 小结 第三部分 发表演讲 第十章 准备有效的视觉手段 使用视觉手段的好处 视觉手段的类型 选择你的视觉手段 设计你的视觉辅助手段 小结 测验答案 第十一章 表达信息 视觉表达 声音表达 语言表达 直接行为 表达方式 演讲预演 小结 第十二章 完善语言风格 为什么语言选择如此重要 有效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设计 语言和偏见 学生演讲实例4 小结 第四部分 演讲类型 第十三章 告知性演讲 告知性演讲的类型 学生演讲实例5 准备告知性演讲的步骤 开始演讲前:最后的检查 小结 测验答案 第十四章 说服性演讲 说服的定义 说服性演讲与告知性演讲的区别 说服性演讲类型 学生演讲实例6 准备说服性演讲的步骤 运用激励程序 小结 第十五章 说服的方法 熟练运用论据和逻辑 逻辑推理 建立可信度 迎合听众的心理需求 小结 注释
序言
传播学是20世纪诞生于美国和欧洲的一门新兴学科,引进中国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媒体产业的大改革、大发展,传播学就成了顺应时代潮流的热门学科。 然而由于这是一门年轻的“舶来”学科,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尚处在从“译介”到“本土化”的初级阶段。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常感到对一些术语、概念、理论难以把握,往往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时在激烈争论之后才发觉问题出现在翻译上。例如将communication译为“传播”,有人就方便地将传播误解为“宣传+广播”。有人将新闻与传播混为一谈,用“新闻传播学”(news communication)来涵容传播学。有人说,新闻学研究新闻媒体。新闻媒体就是大众媒体,所以新闻学与传播学没有多大区别,因为新闻学研究的就是大众传播。
文摘
插图: 听众的反馈有很多种形式,而且理解起来也不是都很容易的。在理想的情形下,听众会通过明显的非语言的面部表情(比如点头或皱眉)来表示他们是赞同、否定还是疑惑。如果情况允许,他们还会在演讲过程中或之后的提问时间里做一些评论,问一些问题。很多听众在演讲结束之后会上来向你表示祝贺或问些问题,有一些甚至还会给你写信。所有这些反馈对于判断你的演讲是否成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有时听众并没有给出任何明显的反馈。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必须努力去解读他们一些无意识的反应,从而来判断他们是否在听,是否理解。一定要记住,听众经常会假装在认真地倾听。事实上,每个人都盯着你看并不意味着他们都很认真地在听。如果演讲者认为认真的姿势和专心的眼神就等于倾听那就大错特错了。真正倾听的人往往会变换一下坐姿,在纸上写写画画,咳嗽一下,瞥一眼时钟或地板等等。记忆阶段 记忆储存是成功倾听的最后阶段。一旦听众完成了感觉、解释、评价和反馈阶段,如果有必要,他们就会决定保留演讲的某一部分,然后进行记忆。但无论你的演讲多么精彩,听众多么努力地记忆,到了第二天,或下星期、下个月,大部分听众只能记住大概10%-25%的信息。。被他们遗忘的部分可能是曾经印象很深的部分,并且这个部分还使他们对你的演讲作出了积极的评价,但是由于特定的因素最终还是被遗忘了。
ISBN978730117406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谢丽尔·汉密尔顿(Cheryl Hamilton)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