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 (平装) 750453651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揭示了全球养老保障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即由单一养老保障制度向结构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即国家、企业等以不同角色和功能构建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等。
编辑推荐
《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在全面介绍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运用了历史比较、国际比较和经济分析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全球各地区养老保障改革面对的主要问题,揭示了全球养老保障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 《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作为介绍、比较和分析全球养老保障政策和制度的经典著作,具有全面性、权威性和指导性。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杨燕绥,女,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著有《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障立法国际比较》《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和《中国宪法》(与许崇德教授合著,1999)。她的两本英文著作由荷兰Kluwer出版社发行,并编入《世界法律百科全书》。 兼任劳动争议处理国际协会副主席(国际劳工组织注册机构),国家教育部人事司咨询顾问,中国军人保险法顾问和中国—加拿大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
目录
第一编 历史回顾 第一章 全球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成果 第二章 公共养老保障制度与私营养老保障制度 第二编 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养老保障结构与存在问题 第三章 养老待遇 第四章 病残津贴和遗属抚恤金 第五章 养老与社会救助 第六章 养老保障筹资制度 第七章 养老基金投资管理 第八章 养老保障覆盖范围及其缺陷 第九章 社会养老保障管理及机构设置 第十章 逃费问题 第十一章 养老金的转移支付和收入再分配 第十二章 个人面临的风险 第十三章 经济影响 第十四章 财政影响 本编总结 第三编 改革: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性研究 第十五章 制定养老保障政策的基本准则 第十六章 扩大养老保障覆盖面 第十七章 监督机制、管理和法律实施 第十八章 退休年龄的影响 第十九章 多元化设计和弹性结构 第二十章 改革进程和政治管理 本编总结 第四编 各地区养老保障改革情况介绍 第二十一章 亚太地区的养老保障改革 第二十二章 非洲地区的养老保障改革 第二十三章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养老保障改革 第二十四章 中东阿拉伯地区的养老保障改革 第二十五章 中东欧地区的养老保障改革 第二十六章 OECD国家的养老保障改革 第五编 技术资料汇集 技术资料―1 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的量化模型 技术资料―2 ILO的社会保障公约和建议书 技术资料―3 公共部门养老保障制度 技术资料―4 人口结构对养老保障的影响 第六编 统计资料汇集 统计附录―1 养老保障人口统计 统计附录―2 老年劳动者的就业与退休 统计附录―3 养老保障覆盖范围 统计附录―4 老年劳动者的就业与退休 统计附录―5 养老基金投资和资本市场
序言
在20世纪初的时候,几乎没有就业者能得到养老保障。在发达国家,有的人很早就死亡了,而有的人一直工作到60多岁,他们在自己的孩子身边度过短短几年的退休时光后,往往70刚出头就离开人世。很少有例外。那时,年老通常意味着贫穷。如果有人在工作期间伤残,那么他们不到年老便已开始饱受窘迫之苦。对他们来说,活着就意味着贫穷。如果老人从孩子那里得不到经济帮助的话,他们只能求助于慈善机构或极其微薄的政府补贴。在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老人的状况更糟:自己的收入仅仅够维持基本生存;孩子能提供的赡养少之又少;活得更短;生活的质量只能用卑微和低贱来描述。但是到了20世纪末的时候,这种状况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目前在发达国家,老年人的贫困率与社会其他可比群体的贫困率基本相当。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大多数的职员在退休后,都能以一份比较优厚的养老待遇颐养天年。病残津贴以及允许提前退休的政策使得丧失工作能力的人生活有了一定保障。几乎所有的家庭妇女在丈夫死亡后,都可以得到遗属抚恤金。而大多数的职业妇女可以在年老时得到养老金。除了这些变化,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他们在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和提高养老保障的保障水平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 这一社会条件的巨变,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成就之一。在经历了20世纪前半叶的挣扎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20世纪后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养老保障给付以GDP两倍的速度增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开始为人们提供养老保障。 但是,正如这本书所写,社会养老保障之路我们只走了一半。全球各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目前都处于剧变之中。一方面,发达国家在为养老保障给付寻求新的筹资架构。这需要深思细酌,并在政策制定者中达成新的一致。另一方面,世界上大多数人还不能在年老或病残的时候得到一份给养。
文摘
插图: 随着这些调整,加拿大养老金制度,魁北克省养老金制度的缴费率并不能完全免受未来人口和经济发展变化带来的影响。但是,它将可能对任何重大的经济和人口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从而保障养老制度财务的稳定性,避免由于社会养老保障收支不平衡的债务,使个人或某一代人道受重大损失。二、退休人员死亡率的变化有一个风险来源于总体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人口寿命大幅增加到65岁,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增加了养老保障的成本。日本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1953年到1990年间,日本65岁男子的预期存活期限提高了40%,从11.8年提高到16.7年。一个从1953年开始进行养老金储蓄的日本年轻职员,到1990年时发现,他的养老金储蓄只达到养老收人需求的70%~75%,因为他和同事的寿命大幅度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待遇确定型养老保障制度同样会面临与病残率下降相似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不论什么类型的养老保障制度,退休后存活年限的增加会提高按月支付的养老金成本。这样,下一代的养老保障制度参与者要么必须在工作期间增加缴费,要么只得延长工作年限,要接受较低水平的养老金。然而,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障制度,对正处在工作中期和在对寿命延长没有准确估计时退休的人们的缴费和收益的影响不同。 在完全积累的缴费确定制度和非完全积累的名义养老储蓄账户制度中,处于职业中期的雇员所得到的承诺被限定在其个人账户积累额之内,他们个人无法预料寿命延长为他们日后养老收入带来的风险。
ISBN7504536512
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作者国际劳工局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