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讲演录(第1卷) (平装) 978750368781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内容简介
《民商法学讲演录(第1卷)》:西南学术大讲堂。本丛书集刻录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中,西南法学学术界发出的一种声音、沉淀的一种思考,与时人共鸣,更让后人知晓并体悟我们这数代人为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的福祉,负责任地思考过什么、呼吁过什么,这里将真实地一一呈现,这是西南政法大学为恢复法学教育招生三十年所提交的一份学术答卷,也是为中国民主法治发展所呈上的一份学术献礼!本卷所辑演讲系诸位演讲人2004-2007年间于西南政法大学“金开名家讲坛”、“名人论坛”所宣讲内容,所有内容均根据录音整理并由专人校对。
编辑推荐
《民商法学讲演录(第1卷)》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媒体推荐
西南毓秀,桃李芬芳,西南政法大学被誉为“法学界的黄埔军校”,其人才群体和学术成就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论坛则是广大西南学子和诸多学者共同的学术家园。论坛作为西南学子学术思想的表达和汇集,也因此汇入了法治事业的洪流。丛书集刻录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中,西南法学学术界发出的一种声音、沉淀的一种思考,与时人共鸣,更让后人知晓并体悟我们这数代人为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的福祉,负责任地思考过什么、呼吁过什么,这里将真实地一一呈现,这是西南政法大学为恢复法学教育招生三十年所提交的一份学术答卷,也是为中国民主法治发展所呈上的一份学术献礼! ——摘自西南学术大讲堂总序 民商法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应当单纯钻在故纸堆中或关在书斋中,而应当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直面现实社会生活。 为了实现1.2Jk目的,对培养的学生必须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灌输和科学严格的职业训练,使他们既能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实践技能和操作技巧,又能对社会发展动态、学术动向和社会生活有深刻了解,且能够娴熟地处理社会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西南政法大学素有重视实践性教学和注重课外培养的优良传统。演讲文化源远流长、论辩文化弥漫校园。名目繁多的各种辩论活动此起彼伏,各种系列的论坛和演讲使人目不暇接。 民商法论坛就是这众多论坛系列中的一个。近几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数十位专家莅f临我校,为我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精神大餐。为了使这众多的名家讲演的受众群体不仅局限于西南政法大学校园内,而是尽可能地扩及到全国,我们对演讲内容进行了整理, 并结集出版。 ——摘自《民商法讲演录》(第一卷)后记
目录
01.王保树:关于我国《公司法》修改的若干问题 主讲人:王保树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赵万一 时间:2004年10月30日晚8: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学术报告厅 02.梁慧星:怎样学习法律 主讲人:梁慧星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李开国 时间:2004年11月7日9: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岭南厅 03.孟勤国: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法学研究 主讲人:孟勤国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谭启平 时间:2005年6月23日晚7:3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学术报告厅 04.梁慧星:关于物权法的若干基本问题 主讲人:梁慧星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时间:2005年5月9日晚7: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 主办: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 承办: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05.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第二次审议稿评析 主讲人:梁慧星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陈苇 嘉宾:龙宗智 时间:2005年5月10日晚7: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岭南厅 06.尹田:物权立法的新进展 主讲人:尹田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持人:刘云生 时间:2005年12月4日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学术报告厅 07.乔治·w.康克等:21世纪知识产权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 主讲人:乔治?w.康克等 08.马俊驹:法人制度与民事主体立法 主讲人:马俊驹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刘俊 嘉宾:李开国赵万一谭启平 时间:2006年3月29日晚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岭南厅 09.马俊驹:人格权热点问题研究 主讲人:马俊驹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刘云生 时间:2006年3月29日下午2:3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学术报告厅 10.孙宪忠:物权法理及立法主要争议 主讲人:孙宪忠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教授 主持人:赵万一 点评人:刘俊张玉敏谭启平 时间:2006年6月24日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岭南厅 11.陈小君:后农业税时代的农地经营权问题研究 主讲人:陈小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主持人:陈苇 点评人:刘俊谭启平 时间:2006年6月16日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岭南厅 12.刘俊: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热点法律问题 主讲人:刘俊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 主持人:刘云生 点评人:郑文龙张志辽 时间:2006年3月16日晚7:00——-9: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4120教室 13.管晓峰:论商法的精神 主讲人:管晓峰中国政法大学商法研究所副所长、金融法研究中 心副主任、教授 主持人:刘云生 时间:2006年10月23日晚7: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岭南厅 14.俞萍:当前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主讲人:俞萍重庆市社会学会会长、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发展学 系教授 主持人:陈苇 点评人:张华贵朱凡 时间:2006年4月24日晚7:00——9: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学术报告厅 15.陈苇:家庭暴力社会调查的方法及调查报告撰写 主讲人:陈苇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杜江涌 点评人:简敏李俊 时间:2006年6月14日上午10: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3209教室 16.江平:中国物权立法思维冲突的分析 主讲人:江平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张国林 时间:2007年5月7日晚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模拟法庭 承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 民商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 17.巫昌祯:婚姻家庭法的修改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主讲人:巫昌祯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陈苇 嘉宾:刘云生唐烈英 时间:2007年6月21日晚7:3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学术报告厅 18.梁慧星:《物权法》答疑 主讲人:梁慧星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谭启平 嘉宾:刘俊聂天贶 承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 民商法学院 时间:2007年5月25日 19.段瑞春:知识产权与著名品牌——经济全球化强劲主体的双翼 主讲人:段瑞春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会长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事会主席 主持人:谭启平 点评人:陶鑫良张玉敏雷体华 时间:2007年11月7日下午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岭南厅 20.陈苇:我国农村家庭暴力实证研究 主讲人:陈苇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朱凡 嘉宾:杜江涌李俊 时间:2007年6月25日下午3: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模拟法庭 21.刘俊:我国房地产市场与房价——社会法视角的观察 主讲人:刘俊 主持人:刘云生 嘉宾:孙鹏张志辽 时间:2007年11月27日晚7: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学术报告厅 22.杜芳琴:妇女学研究的新动向 主讲人:杜芳琴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 展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陈苇 嘉宾:张华贵李俊 时间:2008年4月3日晚7: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学术报告厅 23.朱慈蕴:公司法在关注利益平衡中的演进 主讲人:朱慈蕴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商 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主持人:赵万一 嘉宾:汪世虎曹兴权李燕 时间:2008年6月14日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学术报告厅 24.周友苏:公司法基本理念的凝炼与阐释 主讲人:周友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主持人:赵万一 嘉宾:曹兴权唐烈英侯东德 时间:2008年6月16日晚7:00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学术报告厅 后记
后记
大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成果和推进社会进步的主要载体,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是高等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法科学生,首先应该是具有扎实宽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多元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人文素质,同时还应具有公正不阿的道德情操,并能对我国的国情、民情有适度了解。 具体到民商法的专业特色来说,民商法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法律部门,同时也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相关的法律知识只有切实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才具有实际意义。这就决定了民商法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应当单纯钻在故纸堆中或关在书斋中,而应当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直面现实社会生活。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对培养的学生必须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灌输和科学严格的职业训练,使他们既能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实践技能和操作技巧,又能对社会发展动态、学术动向和社会生活有深刻了解,且能够娴熟地处理社会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文摘
二、新技术革命与知识产权制度现代化 我想主要说明科学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知识产权制度从产生、发展变革到今天不到年的时间,与科技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正好是近代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的时期,知识产权制度是近代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从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的一般社会条件来说,大致有3个:第一个条件是社会生产的科学技术,第二个条件是科学技术成果的方法,第三个条件就是知识财产的法律制度化。近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不仅植根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反过来推动了技术革命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在这里我想谈谈,知识产权制度作为罗马法以来私权利的非独自化革命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历史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还在于制度创新,我认为知识产权制度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制度创新的结果。
ISBN9787503687815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尺寸16